【附中学子这样过暑假】——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初一年级24班马语娇2024年暑假活动小记(研习成果展示)
图文作者:马语娇
指导老师:郭靖
参与者:初368班马语晗

马语娇
创建于08-11
阅读 38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初读《送东阳马生序》,知觉晦涩难懂,不知其意。今天让我们再次重温经典,了解一代大儒宋濂艰苦求学的亲身经历。

走进作者

作者是元末明初政治家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祖籍金华潜溪。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序”的题材及其作用

《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的体裁是“赠序”。这里的“序”, 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序)、后记(跋), 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 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 议论性散文。

明代科举制度和教学环境

  • 明代的科举是一个层次、等级、条规、名目繁多苛严的庞大体系。明清科举有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其中往往又分层次。明、清两代都实行“科举必由学校”之制,参加乡试的士人,必须是官办学校的生员;地方学校的优秀生员,可以报送到京师国子监读书,而国子监生则可直接选授官职。 
  • 明朝的教育制度在教育方面非常重视,重视办学校,因为办政务非用读书人不可。明太祖重视教育,设立更普遍、数量更多的学校,对于如何教儿童念书、看书、作文、记诵等方面都有较具体的要求。明朝社学是对元朝社学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它设立更普遍,数量更多,在教学的各个方面也更趋成熟。

而现代教育制度学校教育逐步普及,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制度逐步完善。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是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

古代与现代教育制度的比较和反思

古代教育是一种严苛的过程,学生从八岁开始上学,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古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因此古代教育重教养。以私塾为教室的古代教育,旨在培养出能够为天子、贵族服务的人才。私塾主要面向士族子弟和官僚子弟,这也导致了私塾的门槛较高,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尊师重道是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老师的地位非常高,严格按照师徒制教学,先从简入繁,逐渐提高难度。但是古代教育也有其不足之处。古代教育严肃到了极致,导致学生无法自由发展个性,而且存在一些应试教育的局限性。

现代教育注重个人的全面知识体系的改造,通过课程教学将先进的思想和知识灌输给孩子,使孩子的知识系统更加完整,为孩子今后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古代教育相比,现代教育更加侧重于题海战术,这种方法也已经被证明存在缺陷,不易让学生深入理解。此外,现代家长过度干预教育,导致学生囿于陪伴式教育而无暇顾及知识全面性。

古代教育强调义务,古代老师注重言传身教。然而,古代教育主要是培养为统治者服务的人才,学有所用,且跟随农历大年龄的快速变化,受到种种政治制约而远不那么自由。古代教育更注重修行与全面体系,学生需要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比如《易经》、《孟子》、《论语》等。现代教育更加注重个人的全面知识体系的改造,也更加注重现代家长的参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逐渐认识到了重要性,并开始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工作。

因此,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的。古代教育切合那个社会,现代教育是新时代的要求。教育发展的目标是为孩子从体内到心灵全面的成长创造条件。

“幼时家贫,但仍不知上进,贪玩务学,缺乏志向。偶寄情于山水之间,纵情于男欢女爱,蹉跎人生三十有余。”读书虽苦虽累,却是最好走的路

如今,《送东阳马生序》又在我们的懵懂之期,埋下勤勉,孝义的种子,化作迢迢人生路上一盏长明的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未来的道路确实是漫长艰辛的,还有很多的风风雨雨,我们要的就是老老实实走好每一步,我们应该带着一颗“好之者不如乐者”的心和像宋濂一样高贵的平直,去勇敢面对,勤奋,努力!让我们在花季雨季,在似水流年的日子里,谱写出无悔的青春乐曲,飘扬无憾的生命之旗!

阅读 38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