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了解感统训练的时候——
家长总是安慰自己,“别老认为自己孩子有问题” 、
“我们以前不做感统训练,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吗?”、
在一知半解感统训练的时候——
“感统训练不就是体育运动吗?你带孩子多跑跑步不就行了?”……
所以直到孩子上小学后无法正常上课、无法应对一般功课时,家长才开始着急、焦虑起来。
事实证明,感统训练并非体育运动。感统训练虽然是以运动的形式进行,但它并非是一般的体育运动。
感觉统合是什么?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有效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处理,使个体作出和谐有效运作,并反复修正的过程。
简单来说,感觉统合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
孩子在上课听讲过程中,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将看到的文字、老师讲的话等信息传入大脑,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反应,同时过滤掉干扰信息(教室外的声音,同桌的小动作等)。
大脑在高效率的运作下,孩子实现高效率的学习,这就是感觉统合的过程。
感统能力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感统的训练方法
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包括:大肌肉动作、感觉动作统合、知觉动作统合、符号认知阅读、数字推理、自我监控。如下图所示:
其中,大肌肉动作、感觉统合动作、知觉动作统合这三项是孩子的基础能力,而符号认知阅读和数字推理是学科学习的能力,自我监控是自觉学习的能力。
感统训练主要针对的是大肌肉动作、感觉动作统合、知觉动作统合这三项奠定儿童学科学习能力的基础能力的训练。所以对应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如下:
01.前庭刺激的训练
前庭是大脑中的重要器官,控制人的重力感和平衡感,是对人体做直线的加速、减速以及旋转运动反应的感觉,是人类接受刺激的重要的基本感觉。
刺激前庭在知觉运动训练中广泛得到使用。可以让孩子接受下列训练,如:大陀螺、平衡木、蹦床、跳跳球以及其它旋转性、平衡性、跳跃性的运动。
02.本体觉刺激的训练
人类行为的另一个基本感觉就是本体感觉。本体感是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感觉,例如,对大、小肌肉的控制,动作的准确性,手眼协调,身脑协调,精细动作,动作连贯和灵巧等。
如果本体感觉发育不良,就不能很好地解扣纽扣,不能掌握力道的轻重,抓握、取物困难等生活难自理的情况,还会直接影响学习能力。可以让孩子接受下列的训练,如:上下台阶跳、跳绳、游泳、爬行等其它可以使肌肉紧张、收缩的运动。
3.触觉刺激的训练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在人类感觉系统机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触觉对人的情绪、社交、安全及性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这样帮助孩子刺激触觉,如:多带孩子去户外玩泥土、水和沙子,用按摩刷或不同材质的毛巾轻擦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颜面部、手、脚等部位的皮肤,用小刺球或大笼球在身体各部位挤压等等。
了解完感统的训练方法,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感统训练和体育运动的区别。
那么,感统训练跟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感统训练是通过针对性强、刺激力度恰当的足量身体感官刺激活动,来促进大脑形成新的网络连结,以便更加完善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展现出更良好的生命状态、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感统训练强调针对性因人而异,需要专业测评后根据个案身体能力发展水平、心理状态、能量高低等来设定训练方案。
而体育运动,就拿跑步来讲,长时间的跑步,机体已经习惯同一动作的节律和速度,如要引起大脑的反应,需要更大的刺激量才能达成,这样很容易引起肌肉和骨骼的劳损。
家长如果不懂感觉统合理论,就无法理解孩子的“做不到”,甚至会认为“就是不会才要练,练久了就会”而强迫孩子去做,给孩子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
总之,感觉统合训练不同于一般的体能活动或游戏。
它是个别化、针对性强的、促进身体神经系统完善的能力开发活动,
必须经过教育、心理和生理三方信息整合的专业测评后,根据测评结果才能进行有效性的训练。
感统训练=体育运动?
很多家长容易陷入“感统训练就是体育运动”的误区,认为感统训练可以由体育活动完全替代。
如果把感统训练和体育运动看成两个圆,它们之间是有重叠相似的部分,但并不是等同或者谁包含谁的关系。
幼儿的智能主要表现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一、大运动
大运动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体平衡等各种运动能力。
二、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比如抓握、摇动、耙弄、拇食指对捏、握笔乱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竖道、折纸、用筷子、画人像等。
三、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主要指幼儿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如对物体和环境的精细感觉,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运动器官的能力,对外界不同情景建立新的调节能力等等。
四、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比如,孩子彼此之间交谈,听音乐、歌曲,读故事、歌谣,写字、画图画等,这些听、说、读、写都是不同形式的语言活动,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燕尾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促进孩子间的交往,扩大知识面,而且可以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使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还可以促进孩子认识能力的发展。
五、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如逗引时有反应,见人会笑,能认识亲人,让生,懂得家长的面部表情等等
生活自理能力。如开口表达个人要求,穿衣服时知道配合,会脱袜子,会穿鞋会扣扣子和解开扣子,会穿上衣等。
适应外界要求的能力。如会控制大小便,有简单的是非观念,见物兴奋,能自已吃饼干等等。
懂得社会常识。如懂得常见物和人的名称,会说常见物的用途,懂得桌子等用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认识各种颜色等等。
社交行为是指孩子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其行为模式也是由内在成长因素所决定的,有一定的发展程序。孩子大小便的控制是适应外界要求所形成的,但是最终能否控制,还得取决于神经功能的成熟程度。
感统训练黄金期
运动可以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为孩子安排体能的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却存在黄金期:
0-3岁是感统失调的黄金预防阶段;
3-6岁是感统失调的关键训练阶段;
6-9岁是感统失调的补救训练阶段;
9-12岁是感统失调的抢救加强训练阶段。
感觉统合是人类的本能,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消失,12岁以前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可以事半功倍,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对一些异常行为有所警觉,不要对孩子恶声恶气或满脸怨气。
咨询入园
18347636625王老师
18604763159周老师
15648809494刘老师
地址:红山区桥北大街8号金宇国际C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