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共研新课标,赋能新课堂——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版)解读》心得体会

创建于08-10 阅读523

为了进一步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养,更新教学理念,2024年8月10日下午,我校数学名师工作室如期开展了暑期线上阅读交流活动。本次交流活动在陈红老师的主持下顺利开展。

毛燕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尝试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入新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引导探究,培养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或独立探究来寻找答案,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元评价,全面反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不仅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还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努力程度,给予全面而积极的反馈。

刘琴老师着重分享了“课程理念”方面 。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李金霞老师在学习新课标时,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数学课程的变化

(一)关于课程标准的变化

(二)课程目标的变化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四基”,发展和运用“四能"

(三)学段的变化

三个学段变为四个学段

二、如何践行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注重教学内容结构化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四)教学活动情境化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

(六)关注个体差异化,促使人人发展

毛晓凤老师分享了自己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几点心得:

首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教学设计尽量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其次,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最后,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的语言性评价,还要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

蒋笑艳老师重点读了课程内容这一章,她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做以下改进:

1.结合课例,每月一项内容再读课标,把握好度,规避错误,提高认识。

2.让学生经历感受事物的不同属性、分类,感悟抽象过程,到学会利用统计图、统计表描述信息,分析信息,为统计学打下基础,形成数据意识。

3.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学科周”活动,每期开展一至两项,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王朝老师读了新课标,有以下体会:  

一、让学生享受生动有趣的数学。有意义的、富有情趣的导入能马上吸引学生的目光,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扣住学生的求知心弦,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数学。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体验成功,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人人都能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体验成功。评价要因人而异,不要用“同一把尺子”,要注重评价个体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陈红老师认为:面临教材的变更,我们应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不变应万变。通过学习,分享如下:

1.教学方式要丰富多样,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切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落实教学活动各个环节,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3.注重情景设计和问题提出,注重创设真实情境,重视设计合理问题。

4.设计作业要体现核心素养,作业设计注重现实情境,要注重单元整体视角,要注重分层布置(基础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注重科学合理(不超时超量超标,要少而精)。

每一次的分享都是思想的碰撞,每一次的交流都是灵魂的迎合。在交流中我们收获颇丰,相信大家一定会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把汲取到的“宝贵财富”带到学生中去,带到我们的课堂中去。

阅读 5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