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消化内科二病区 赵娟
朗读者:全科医学科 郭丽
制作者:普通外科六病区 白东艳
点击音频,倾听天使之声!
前几日我科收治了一位老人,她行动颤颤巍巍,由儿子搀扶着入院。她儿子曾在我科住院,当时我是他的责任护士,他告诉我,其实老人身体不适有一段时间了,多次劝她入院,她都拗着不肯,这几日病情加重了,才不得不来,但他希望由我来护理老人家。
老人频繁恶心、呕吐,精神状态很差,入院第一天我询问了她一些基本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入院宣教、生命体征测量、抽血、输液等。第二天早晨我去看她,老人家看起来精神了许多。
“阿姨,今天感觉怎么样?”
“闺女,我感觉身上有劲儿了,也能吃进稀饭了,今早上喝了一大碗小米粥呢,还是来医院好的快,谢谢你们!”
“在学校,学生听老师的话,学习才能进步快;在医院呢,听医生的话,肯定会好的快些。身体不舒服可不能硬抗,您看您,在家吃不进去饭,来时候气色多难看,来这儿一天就好多了。”
伴随着治疗的进行,老人家和我也慢慢熟悉了,她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她给我谈了她的家庭情况和在院治疗中的一些感受,也倾诉了她心中的烦恼。作为一名护士,我特别能理解她的顾虑,我能做的就是给予她最大能力的帮助。
一天上午,我给她做完治疗,她强拉着我坐下来聊天,可那会儿是治疗量最大的时候,实在忙不过来,我无奈打断了她:
“阿姨,上午有点忙,不能陪你聊天,下午咱俩再进行话疗。”
一旁的家属突然瞪大了眼睛:“什么?化疗?”
我笑着说:“不是您想的那样,我们一般称跟患者聊天叫做话疗。”
家属恍然大悟,连声说好。到了下午,我忙完后坐到了老人的床边。
“闺女,你忙完了?”
“忙完了,咱们可以话疗了……”
从聊天中得知,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师,患有糖尿病,虽然看了很多关于糖尿病的书,也一直在治疗,但血糖控制不理想,忽高忽低的血糖对她的情绪影响很大,为此她很苦恼。为了缓解老人的精神压力,我便调侃道,血糖的控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来,偶尔出现波动也是正常的,有时候不能那么机械,也不必害怕和忧虑,平时饮食上是要多注意,但也不能控制的太死板,既要防止出现血糖的大幅度波动,又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该吃吃,该喝喝,而且可以随时找我们给您做指导。听到这些,老人喜笑颜开。我又介绍了一些糖尿病营养方面的知识给老人,她激动的拉着我的手表示感谢。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我们的护理工作虽没有太大的波澜,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平凡的工作。但如何做到让患者、家属放心和满意,让患者愿意找我们寻求帮助,我们必须拒绝做“高冷”的医护人员,不要生硬、枯燥、公文式的说教,哪怕你拥有多高的学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要想到病人需要的是一张微笑的脸和一颗善解人意的心。
做有温度的医务人员,“话疗”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