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人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0.参加工作

创建于06-26 阅读457

1983年7月底我被分配到了位于塘沽的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第四工程处职工医院,8月3日正式报到参加了工作。

记得报到那天先是到了位于新港二号路二号卡子门附近的四处机关组干处办理了手续,然后是组干处的韩干事带着我步行去的医院。

航务四处有着光荣的历史,它成立于1952年,最早参与宁波北仑港的建设,后来转战西北兰州隶属于中建七局,1972年响应周总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来到塘沽,转为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下属第四工程处,当时主要负责天津港陆域工程的建设工作。

在靠近港口二号路盐碱摊上还盖起了最早生活区即现在的安定里,总共有几十栋的三层四层楼房。83年的新港还是非常荒凉的,新港二号路是刚修建的,还没有新港三号路、四号路,老弯道以东一眼就可以看到办公厅,办公厅再往东就只有安定里一片住宅楼,其他地方只有些低矮破旧的小平房和盐碱荒地。那个年代安定里就是整个新港甚至整个塘沽的高档生活区。

四处医院就位于新港安定里大院内,医护人员主要是由中建七局二公司医院的人员随四处转来塘沽。当时院长是马汉臣、副院长是孙哲,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放射检验等临床医技科室,提供门诊、急诊服务,住院病房有60张床,病床混合用,谁收的病人由各科大夫自己管,共用一个护理单元,医院主要服务人群是航务四处的职工和家属,还要派出医护人员为外出施工工程队设置保健站提供医疗服务。当时全院有110多名人员。

1983年是四处医院文革后第一年接收医学院校毕业生,共有3人。我是第一个报到上班的,随后有天津中医学院吴佩中和南通医学院张笑山来报到上班。经过征求我本人同意,我被分到外科工作,另外两个人也分到了外科和中医科上班。

报到后医院给安排好了宿舍,就是现在的四公司青年公寓的一楼,离医院有500米左右,上班挺方便。宿舍都是两人一个房间,我与医院食堂的程师傅住一间。程师傅是天水人,家属孩子都在老家,他一个人在天津,在食堂里主要负责采购工作。

我刚来时外科主要有三个人,副院长孙哲是外科专业,有时间还在科里看病人;科室负责人是黄元灏,还有兼任麻醉的邬惠娣。孙哲是文革前兰州医学院毕业的老大学生,黄元灏是解放前入学的武汉同济医学院的毕业生,由于文革的原因两人当时的职称是主治医师,但工作水平都比较高,邬大夫应该是文革期间改行做医生的,也有一些临床经验。当年加上我和后来入职的张笑山,外科就有5名人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正式上班后接诊的第一个病人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是一个叫王明本的工人,看的什么病记不清楚了,都是一个单位的人,慢慢的也就熟悉了,因为是看的第一个病人,在以后的就诊时对他都很客气和认真。

刚参加工作时工资是每月37元,一年后转正是每月43元。到84年底一年多时间总共存了300元,过年时回家给了妈妈,全家人都挺高兴。

那时交通还非常不方便,从塘沽回蓟县老家没有直通的长途汽车,回家主要是两条路线。一是先从塘沽到天津市里的东北角长途汽车站,然后换乘去老家的长途汽车,一天只有一趟班车,发车时间早,要很早从塘沽出发才能赶上;另一条线路是先乘火车到唐山,再换乘长途汽车回家,总的花费时间比从天津走还少,因此大多数都是走唐山这条线。

参加工作后遇到的困难之一竟是语言问题,由于单位里不论是病人还是医院同事,绝大多数都不是天津本地人,西北人说话语速慢点还能听懂,上海人宁波人就是一点都听不懂了。还好医院同事多数都能说带乡音的普通话,遇到年纪大的一点都不会普通话的病人就感到非常吃力了。当时医院里的天津人主要是十几名家在市里的返城知青,从事护理和一些辅助工作。

刚工作那段时间联系最多的还是同学们。分在港口医院的六个人2人分到了麻醉科,1人分到了放射科、1人分到了口腔科、1人分到了化验室、1人分到了药剂科;分到航道局的同学在疏浚船上当了船医,航务一处医院的同学分到了内科。业余时间大家还是经常在一起。

这是一张当年和同事们的合影,几个人包括我自己都穿着单位发的厂服,衣着朴素很有时代感。

那个年代的工作证还一直保留着,四十多年了,仍然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

阅读 4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