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河南省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会

创建于08-09 阅读674

        为了使广大一线教师深入理解新教材编写理念及变化,把握新教材重点内容并有效使用新教材,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与北师大出版社河南教材培训宣传中心联合,2024年8月9号、8月10号两天在鹤壁市迎宾馆举办河南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培训,我有幸代表夏邑县第二小学参与了这次培训,受益良多,在此把培训内容和心得与大家分享。


       培训会第一场是巩子坤教授以“落实核心素养    服务儿童健康成长”为主题的讲座。首先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做了整体介绍,从1989年的“由封闭走向开放的五个维度”讲到2012版的“核心素养”,强调始终注重经历过程与经验的积累。其次带着三个问题一起探索新教材:1、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最主要的变化是什么?2、什么是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的标志性特点?3、情景+问题串能否提现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与教?最后讲了第五版数学教材的总体特色有五个方面,其一是目标理念:突出数学课程育人,坚守学生发展为本;其二是内容体系:核心素养统领,逐册逐单元落实;其三是结构体例:“情景+问题串”,追求五个过程统一;其四是活动设计:强化经验积累,突出项目学习;其五是编修过程:循证研究范式,证据支持体系。巩教授分别用课例详细的对这五个特色展开了解读,期间很多内容都对我们把握新教材有了指导性作用。

       下午先是候慧颖主任对一年级上册教材从内容安排、编写体例、编写特色三个方面做了整体介绍。第一是内容安排,分为“预备单元”“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五个内容。第二是编写特例,还是采用统一的编写体例,按“情景+问题串”基本叙述方式安排,将思考、分享与提升体现其中。第三是编写特色,特色1:设计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助力幼小衔接的平稳过度,精心设计专门的入学适应单元,开启数学学习之门。特色2:儿童能够读懂的“画书”的形式呈现“情景+问题串”,从儿童视角出发,用充满生活气息、儿童情趣的数学情景,呈现了鲜活的生活原型,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特色3:用有设计的直观模型搭建学习的“脚手架”,“小棒”和“小手”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好帮手,画图贯穿数与运算学习的始终,数线一直以多种形式陪伴学生学习。

       接着司晓鸽老师以“幼小衔接1到5  学生老师更幸福”为主题, 从单元教材解读和课时教材解读两大方面对一年级上册预备单元做了详细介绍。单元教材解读中谈到教材变在何处、教材因何而变以及教材的目标定位;课时教材解读中分别对预备单元的五个课时从素养导向、目标达成、习惯培养三方面做了目标定位。之后对于这五个课时中教材内容解读以及每一环节的设计和处理都做了详细的解释,对于每一课时的教学流程也做了具体指导。新教材把本来简单的一课时的预备课改成了五个课时的预备单元,一线老师对于这单元目标要求、教学流程、活动设计等不太好把握,司老师的培训内容对我们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最后位惠女老师从“内容结构的主要变化及特点”和“各单元教材分析”两部分给我们解读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与代数”领域。首先比较第四版教材和第五版教材的内容结构的不同,在《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第五版教材新增了《数鸡蛋》和《整理与复习》两个课节;在第四单元《10以内数的加与减》中,新增了《挖红薯》一课;第四版中《加与减(二)》调至一年级下册;第五版中新增数学游戏“毛毛虫穿新衣”。

       位老师接下来对每一课节,特别是新增课节从内容和编写思路两部分做了具体解读,还在每一单元都做了问题思考。比如在新增课节《数鸡蛋》中,提出:增加10的认识《数鸡蛋》这节课的价值和意义?在《一共有多少》这一课节中,提出:如何在学生不同的数学学习基础下开展学与教的活动?

      最后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和足够的探索空间,要能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分享表达的过程。

       培训会的第三场内容是位惠女老师和侯慧颖主任分别对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三个领域内容进行介绍。

        一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领域只有第五单元《有趣的图形》一个内容。位惠女老师对本单元内容解读、编写思路以及要培养学生哪些重要的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比第四版和第五版教材内容的改变,提出我们需要注重的问题:1、结构不变,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应该关注什么?2、学生在《我说你做》一课中已经经历了丰富的观察、操作、想象活动,为什么还要增加《怎样搭得高》一课?之后又通过具体课例,让我们清楚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在开放探索中大胆想象、主动验证、善于倾听、策略改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统计与概率”领域一年级上册只有第三单元《整理与分类》,本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位老师对每一课节每一任务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给出了实质性的教学建议:在学生自主分类的过程中,老师不要急于评价对与错,要学会延时评价,要引导学生用他们提出的“某个标准”进行分类,看用这个标准是否能完成分类任务。

      接下来侯慧颖主任对“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包含的内容给我们做了特别详细的解读,一年级上册包括两个《综合实践》和一个《数学好玩》。第五版教材用项目学习的理念统领“综合与实践”内容的编写,结合具体情境,产生驱动性问题。学生主动开展系列的研究,亲身经历实践与活动的全过程,并形成相应的成果,最后对成果进行分享、评价和反思。这样的方式既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又具有鲜明的特色,利于儿童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开展跨学科的活动,积累解决问题经验,让综合实践活动有了“灵魂”与“主线”。综合实践课中,每一课节都围绕导语——导入主题情境——呈现活动任务——3个核心问题串这几个环节开展的,有的课节还有针对核心问题关键内容的学习支持供我们选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从儿童视角出发,从学习需要开始,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同伴、参谋、建议者、鼓励者和欣赏者。

        这两天的培训过程中,通过专家多角度的解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位惠女老师的“3个一定”和侯慧颖主任的“3个少”。这两位老师不停的说:老师们“一定要慢下来”,“一定要让孩子们动手做一做”,“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一定要少说话”,“一定要少评价”,“一定要少讲解”。这“3个一定”和“3个少”具体到课堂活动中,我们要怎么做呢?我觉得这是我们培训后要思考很长时间的内容。

      新的学期就快开始了,面对一年级新生,我们一起努力,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做到“让知识的生成慢一点,再慢一点”,“让活动的开展多一点,再多一点”,要让孩子在操作中理解,在参与中浸润,在思考中成长。

阅读 6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