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在济南过暑假——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级8班开展“乐不思‘暑’”泉水文化研学活动纪实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级8班
创建于08-09
阅读 15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正值暑期,为丰富假期生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济南泉水文化,8月6日至8日,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级8班的同学联合制锦市街道启盛街社区党委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乐不思‘暑’”泉水文化研学活动。

      活动首日,同学们在社区工作人员带领下正式开启“青春红途”研学课程。上午9点,同学们来到位于济南五龙潭公园东南侧的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从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以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旧址这一红色地标为核心,展示了1921年至1937年山东党组织创建、发展和斗争的光辉历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依次参观了“社会变革、历史选择”“"点燃星火、彰显初心”"工农运动、异军突起””土地革命、前仆后继”"信仰弥坚、铁血担当”"重建省委、抗日救亡”6个展厅。

      一幅幅老旧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个个逼真的复原场景,全面展示了山东党组织早期的形成及其艰难发展。学生们驻足凝视,认真察看,无不为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感动。

      作为研学第一课,参观纪念馆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不仅增强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也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吸收红色营养中积蓄奋进力量。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参观了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旧址,在美铭广场瞻仰中共一大代表、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始人王尽美、邓恩铭雕像。

      随后,学生们在五龙潭内参观泉群,了解五龙潭(原称灰湾泉)、月牙泉、回马泉等29处泉池,学习相关水文特征和地质地貌特征,感悟城市与泉水紧密缠绕的情缘。

      研学第二日,同学们来到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二厂,开设了一堂“沉浸式”污水处理课程。

      工作人员讲解了污水从进入处理厂到最终变成清水的全过程。污水首先经过格栅去除大颗粒杂质,然后进入厌氧池和缺氧池进行初步处理,接着在好氧池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一步净化,最后通过二沉池去除残留的悬浮物,最终得到清澈的水。这个过程不仅展示了现代科技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也让学生们对“水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参观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自己心中的问题:污水处理菌种有哪些优势?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群如何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的生长?好氧池和厌氧池分别经历了怎样的生化反应?工作人员就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专业细致的解答。零距离接触污水处理过程,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切实感受到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性。

      济南依泉而建、沐泉而生、因泉而名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水污染治理,是保护泉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生活在泉城的青少年,要增强爱泉、护泉意识,积极参与泉水资源保护和环境整治的活动。

      8月8日研学活动第三日,学生们来到了美丽的大明湖。大明湖由珍珠泉、孝感泉、芙蓉泉、王府池等20多处泉水汇流而成,由于历史悠久,纪念古人政绩、行踪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很多,诸如历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

      而这堂研学课程,便是围绕大明湖的“楹联”展开的。大明湖公园内现存楹联88副,‌工作人员为同学们准备了大明湖的楹联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同学们争相认领解说词,充当小解说,志愿讲解分享各种知识,体味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美景和忠烈精神的赞美与缅怀。

‌      游历过程中,同学们轮流分享自己的所知所感,他们表示,楹联不仅体现了济南的泉水文化和人文情怀,‌也展现了济南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泉水是魂,文化是根。我们的泉城文化底蕴深厚,城市文脉绵长。

      本次“乐不思‘暑’”泉水文化研学之旅,将红色资源和泉水文化融合在一起,以泉水保护、诗词文化为主要内容,同学们循着研学线路“探泉水踪迹,听泉水故事,感泉水文脉”,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树立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泉护泉意识,为同学们提供了一趟别开生面的研学之行。

阅读 15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