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 放好书包换鞋衣
在外面穿的衣服、鞋子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灰尘,所以放学回家后,一定要先换好拖鞋,将书包放在固定的地方,然后换上在家里穿的衣服,并将脱下的衣服挂起来。
回家换衣服和鞋的习惯在幼儿园时就在执行,只不过一般情况下是成人帮助完成的。到了大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试着让他们自己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
第二步 讲究卫生把手洗
孩子在学校呆了一天,手一定很脏,所以回家换好衣服后就要去洗手,要按照我们在生活自理能力一节讲的要求来洗。
在幼儿园小班,孩子就能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习惯,关键在于要让孩子在家里也能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
到放学时,离孩子吃中饭已有一段时间,已经处于胃排空状态,而且一般情况下孩子还不太会自己想着定时喝水,所以回家后让孩子喝水、吃东西是必备的一环,便于及时补充水分和血糖。提醒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喝白开水
第三步一定喝水吃东西
而不是各种饮料,吃东西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孩子吃晚饭。
因为孩子在幼儿园里一般都是吃过晚饭的,所以这一步在幼儿园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步赶紧坐定先复习
经过了从学校到家里的路程,孩子的左脑已经得到休息,又经过前面三步的准备后,孩子又该进入学习阶段了。首先让孩子坐在桌前,调整一下呼吸,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那么孩子是不是马上就开始写作业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要进行复习,就是把当天学习的内容“过电影”,让孩子养成复习的习惯,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特别有帮助。
首先,复习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紧,学习内容又相对集中,要在课堂上让孩子完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显然不可能。其次,复习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避免遗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果一周后再复习,那么学到的知识只能剩下25%。及时复习可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同时还可重新唤起失去的记忆。再次,复习还能使知识系统化,帮助孩子把零散知识归纳梳理,形成系统和板块。最后,复习可以温故而知新,将旧知识系统化,可以有助于理解新知识。
在孩子入学的第一年,关键是教会孩子复习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复习的习惯。父母要领着孩子复习,教孩子复习方式的多样性,眼、耳、手并用。还要注意点、线、面的结合。
当天复习一-点
首先,每次课后合上课本和笔记本,用两分钟时间,用“放电影”的回忆方式将课上内容回忆一遍,及时了解自己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加深记忆。
其次,回家后,打开课文和笔记本,将当天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发现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阶段复习--线
阶段复习是指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复习把零零碎碎的知识串起来,比如,每当一个单元或章节学完以后,都应该将这一单元或章节的内容从头到尾复习一遍。父母还要教会孩子学会列提纲,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期末总复习-面
期末复习老师一般都会带领学生进行。在家里,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尝试用图表来表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或者采取编写提纲的方式总结学过的内容。
在幼儿园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讲述当天学习的内容和一天的生活,为了让孩子有兴趣,还可以让孩子给家长当小老师,教家长当天在幼儿园里学的儿歌及相关知识;家长讲完故事可以请孩子复述,还可以让孩子讲述当天老师讲的故事等。
第五步 再做作业心有底
通过复习,掌握了当天的知识,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做作业了。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作业呢?
第一,一定要审好题。审题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法,是迅速、正确解题的保证。审题不求快,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仔细、全面。孩子们经常还没看清楚题就开始做,答非所问,要让他们多读几遍题,真正弄清题目,再着手答题。
第二,在做作业时,还要教孩子按照正确规范的格式去答题,书写工整、干净,力求一步到位,养成认真严谨的做题风格。
第三,做作业时要专心致志。做作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书写行为,而是一个手、眼、脑并用的过程。在用手书写的同时,大脑要进行积极的思维。因此,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做好作业。有的孩子边听歌边做作业,有的边说话边做作业,还有的边做作业边想着其他的事情,这都是不专心的表现。
第四,要独立完成作业。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消化、提升所学知识,培养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这些都是在意识地培养孩子回家做作业的意识和习惯,家长要积极配合,认真对待。
第六步检查对错需仔细
作业做过之后,不要让孩子觉得“差事”已完,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检。些家长总怕孩子做错题,替孩子检查作业。这样会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心反正有妈妈检查,错了也没关系,所以做题时马马虎虎。正确的做法是先指
入学早知道导孩子自己检查,之后家长再检查,发现问题也不要具体指出错误,而要划定出错的范围,让孩子自己发现并改正。同时要尽量培养孩子一次做对的习惯。老师批改过的作业或考卷,发下来以后一定要让孩子仔细检查,认真反思。特别要注意做错的题目,让孩子对错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导致错误的真正原因。有的题目做错,是由于一时马虎,比如,小数点点错了、符号弄反了等,如果是这类错误就要告诫自己以后在这些地方多加小心,尽量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有的题目做错,是因为根本没有掌握基础知识,这就要在听课、复习上下工夫。也有的题目是思路不对,这就要认真钻研典型例题,明确解题方法。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建立一本“错题集”,让孩子把平时做错的题目都记下来,以便随时翻阅,考试前还要重新做一遍。
第七步 明天学啥先预习
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为学习新课程做准备。从目前中小学生的学习现状看,仅有少数学生重视预习这一环节,约占75%的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
首先,通读课文。看课文共讲了哪几个问题,找出重、难、疑三个“点”。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来扫除预习中的障碍,对确实不明白的地方,适当做标记,以便在新课学习中重点听老师讲解。还要把所预习的内容分为几个层次,弄清其知识架构,最好能列出知识结构提纲。
其次,联系旧知识。旧知识往往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要想学好新知识,必须联系旧知识,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如家长给孩子买了一本新书,先让他自己去看,告诉孩子看的时候,有问题先不要问,等告一段落或整体看完后,再一起问家长,并教会孩子在有问题的地方或最喜欢的地方做标记;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自己看完后,讲一讲书里的内容,并问孩子一些问题,如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记住了什么等等。
第八步收拾准备好欢喜
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要让他自己整理书包。父母督促他每天晚上对照课表准备第二天要用的东西。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督促孩子养成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这不仅会使学习环境保持整洁,而且可以节省寻找学习用品的时间。例如,在学习前把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拾干净,只留下学习用品、书籍、作业本等,这样既免得其他东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孩子铺开了写。同时要求孩子在学习后将各种用品都放回原处,下次再用时可随手拿来。否则,平时学习用品乱放,杂乱无章,学习时又找这又找那,半天找不齐,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情绪,妨碍脑力集中,降低学习效率。
另外还要教会孩子学习分类整理的方法,平时将物品按类存放。比如,将教材、参考书、课外读物分开放,同一类物品又按学科摆放等。当然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分类方式进行,但一定不要把各种物品都混在一起。这时家长就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准备明天的物品,先适当地从旁协助和提醒,逐渐过渡到让孩子独自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