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

天高云淡
创建于2024-08-08
阅读 26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也就是说:习惯决定命运。


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曾经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成功人士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拥有良好的习惯。


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的确,良好的习惯是通向成功的桥梁,那么,小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那些良好习惯呢?

一、守时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养成守时的好习惯。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尤其是在当前双减的政策下,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具备管理时间的能力很重要。


守时的孩子做事有计划、不拖沓,将来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也会有长远的规划,人民日报说,你有多守时,就有多靠谱。

第二、整理


我曾经在班里做过调研,发现课桌整理的干净整洁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也比课桌凌乱的孩子更加优秀。


班里有个女生,她的书桌总是干净整洁,书包里的物品摆放也是井井有条,不管找什么作业,她总是第一个拿出来。她的各科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无论是课本笔记还是上交作业,看起来使人赏心悦目,是一种美的享受。即便是穿同样的校服,她的校服看起来也比别的同学精致好看。


会整理的孩子做事更有条理,思路更清晰,目标也更明确。因此,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在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第三、阅读


著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生活中我也是一个阅读爱好者,读书,让我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读书是孩子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读书史。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他的精神充实,对理想的追求也更加坚定执着。读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近几年记者在采访高考状元时发现,几乎这些状元们从小都有一个爱读书的好习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琅琅书声,就是孩子的朗朗乾坤。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当孩子写作业时,家长捧起一本书读,周末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用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第四、运动


唐江鹏校长说过,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承担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重视培养孩子健全而优秀的人格,我们一起陪着孩子运动,运动不仅可以改造大脑,让大脑变得更聪明,运动也会带来一个好身体,良好的身体才是一切的根本。

第五、做家务


动手其实就是动脑,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动手能力不可缺少。在家庭中谁代替了孩子,谁就是在害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参与到整个家庭的家务劳动中。如洗碗、拖地、倒垃圾,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动手的过程中提升了孩子的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其实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而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期待家长和老师一起携手助力孩子成长,培养良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

阅读 26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