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七夕
—— 寿州幼儿园七夕传统文化宣传

冉冉升起
创建于08-08
阅读 253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七夕起源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2006年,“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我们知道的七夕节,起源于上古,普及于西汉,在宋代达到了鼎盛。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象征爱情的节日。 

节日习俗

1.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女子比赛,谁能最先把准备好的五彩线穿进七根针里,就预示着将来她有一双更巧的手。

2.喜蛛应巧

  南北朝时,女孩子们会在彩楼里摆设瓜果,一旦有蜘蛛在作为祭品的瓜果上结网,则被认为是“得巧”的瑞兆。 

3.晒书晒衣

古代,“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据说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

4.为牛庆生

旧时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5.投针验巧 

 这是穿针乞巧的一种变体。即将缝衣针轻轻放在水面上,通过辨别针影的样子来判断输赢。

6.拜织女

七夕拜织女,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七夕的古诗

《迢迢牵牛星》

两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的故事

03:36

—END—

寿县寿州幼儿园

2024年8月8日

阅读 25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