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阳光娃娃俱乐部2022贵州行-下篇-安乐溪乡

创建于2022-09-09 阅读1067

安乐溪乡青山小学是我们俱乐部去的时间最久的学校。

00:07

青山村的村公所

村支书王科龙,曾经的学校老师,因为没有编制,进过乡里的中学做过宿管,这次见面,看到他每天忙忙碌碌,感觉真是标准的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他对他管的每户村民都如数家珍!

小伙伴特地找了个高处给没有开门的学校拍个照片

一开始大门紧锁,大家站门口都觉得挺开心😃

当年用丙烯颜料画的海报,竟然还在!

配图:只要是树苗,在哪都能📈长

我们的王兴艳来带路啦!

开到这里,坡陡,上不大去,我说要不远就下车走过去吧!

问兴艳:还有多久?

兴艳说不远不远,

那到底多远?

大概半小时吧!

哈哈,师傅特写来一个

00:29

师傅说,还是我送你们去吧!

这是第一座山

第二座山

还没到

估计我们当时下车,也得走个2小时吧^_^

回顾当年,去兴艳家来回靠双腿,花了7个小时

00:13

当年小杨画的明信片妥妥的在墙上

这是我们青山小学学霸,王兴艳。小学毕业不仅考上乡中学,初中毕业又拿了毕节梁才中学的奖学金进了高中,每次我们来,他都全程陪着我们。

转眼已经高三了,这次兴艳和我说他的理想是念军校,我很支持他,也提醒他有没有做好两手准备,人家考虑的挺多,后面的志愿也想好了。

和少年聊天,他说他每天最喜欢的事是放学后在操场上跑步🏃,喜欢大汗淋漓的感觉。这次发现他开朗了很多,也会发现自己的优点,祝福他可以得偿所愿!

兴艳的哥哥已经结婚,当年哥哥是为了弟弟辍学,回家养羊的,转眼已经做了爸爸👨。时光呀…

疫情刚爆发时寄来的学习机,好多孩子都保存的好好的,这次也借机帮他们更新资料

时间有点紧,不停的家访

巫佳佳长成了大姑娘,弟弟妹妹们陆续念书了

佳佳奶奶煮的土豆超级甜

核桃我们吃了好多个

临走时买了点野生的草药🌿,爷爷自己去挖的

刚好是李子盛果期,我们品尝了无数种李子,味道也许不同,不变的孩子们纯真可爱的心意!

Lili老师的待遇是一家准备一只鸡,拒绝还不行,在青山,大伙儿都把我们当成了老朋友,回家的亲戚!

回到青山小学门口的小卖部,以前照顾我们的大姐夫妇已经远走他乡创业,把房子送给了一对慈祥的老夫妻🎎

老奶奶竟然记得我们,热情的拿来了凳子,和一筐李子

Alex在等着校长开门!

终于进来了哈!

孩子们还记得右下角的厕所吗?

曾经拥挤的学校,现在也就70-80人了

沈爸当年资助的球

各位企业家捐的课桌竟然现在是所有学校里质量最好的课桌了!

阅读角还在

孩子已经变小伙啦!这位小伙子今后会是一名乡村兽医,他表示他毕业了要回家乡。

张家的几个小不点也都念书啦,成绩都挺好!

王家爷爷给我们来了一段

00:42

奶奶跳了舞

久违的羊角酒

当年的王家六朵金花(最小的第七个孩子是弟弟)是我们团队争议最大的,关于是否要资助这么多人口的家庭,因为王的无心之语,助人不要太有分别心,你们觉得值得就可以。才确定了列入名单,大姐的成绩还不错。

出发前,不知哪来的消息,说大姐结婚了,我还有点失落。

等到到了她们家,得知开了学,大姐,二姐,三姐都将进入初中一年级继续学业,感觉太好了!怎样可以更好呢!

暑假,地里缺人,孩子们都要割猪草和挖土豆🥔,这几天,我们听的最多的就是,某某在地里挖土豆。远吗?很远!一时叫不回来。


如果没有小路,不能通车,他们和城市之间的距离就是那么远!看不完的玉米地,翻不完的山头,现在,天堑变通途!

00:17

短短两天,完成了我们过去30个人分四天才能家访完的计划,这两年的交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感谢王支书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在离开那天傍晚迎来了暴雨!

还好,雨来的时候已经坐在去毕节的车上了!

回程路上,去乡里的中心校参观了一下,规模挺大的,很多孩子因为离家远,都住校!

学校宿舍不错

规模很大的中心校

晚上十一点多回到贵阳,好客的朋友带我们去青云路品尝贵阳当地美食!

米豆腐

糍粑稀饭

冰粉

丝娃娃

豆腐丝

雷家豆腐圆子

临走时还带了丁家脆哨!

Young:今年的赫章行,完全不同于往年,6个人轻装上路,效率极高!

在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配合下,我们高效走访了30多个孩子的家,完善更新了资料。

并且去了四所学校:可乐乡的原大山小学,大坡小学,安乐溪乡的青山小学和安乐溪中心小学。

以往的观念总觉得悄悄的去了学校就行,能不见领导就不见,因为疫情防控规定,这次不得不和各个学校校长以及教育集团大校长打交道,意外发现各个校长都是充满了情怀,带着坚定的信念在干着自己的工作。

校长们在大热天全程陪我们到每户孩子家,也和我们畅所欲言,随着国家对山区的重视,农民的生活有了大大的改善,现在很少有人吃不饱穿不暖了。路都修到了家门口,农村经济也在飞速发展。教育需求也就发生了变化。缺少副科老师,副科资源和心理老师。我们也计划做一些尝试,比如空中教室。如果把和学校的链接打通,受益的将是更多的孩子!

曾经和我们年年相聚的孩子,这次见面,几乎都认不出来了(这次隔了3年),好些个孩子都进了中学,而她们最需要的是学科类的补课,因为教育水平不一样,去乡里念中学的孩子,英语,数学就比较吃力。我们也尝试让苏州的孩子远程授课,可是时间比较短,住校后她们也就没时间上线了,后面要再看看有什么其他可能性!

这么多年下来,我们似乎也要进入新的思考,如何持续下去,如何用她们想要的方式去和她们保持链接。

不管怎样,花都在开,期待明年再相会!


阅读 10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