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文化的载体,文明的传承。阅读,可以打下精神底色。为深入贯彻上级全民阅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五丈原初级中学精心安排教师读书活动。暑假期间,全体教师携手经典书籍,开启了新的心灵之旅。
周密安排,人人参与
在学期总结会上,学校周密安排了教师署期阅读活动,宣读了活动方案,要求每位教师暑期读一本经典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实暑假生活。
李纪刚老师在阅读经典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丰富的情感和价值观。作为管理者,阅读经典可以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教育人的宁静与从容。
经典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往往深入人心,它们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与复杂,也让我们学会了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更加懂得感恩与回馈。增强教师育人的使命感,增强为师生服务的责任心,更好的传播真善美。
经典作品往往跨越了地域、文化和时代的界限,这种跨文化的体验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学会了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从而激发我们自己的思维活力,促使我们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经典作品是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也承载着教育人的梦想。读经典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也能够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好的完善自我,与时俱进。
吴克强老师读《寂静之道》
今天随手在书柜中拿了一本《寂静之道》进行了阅读,感触很深,在这个浮躁喧器、竞争激烈的时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视野更广阔,然而内心的安宁和幸福感似乎反而变得遥不可及。这本书对现代人的困惑和烦恼所作的开示,从一个佛法修行人的角度,解读该如何对待宝贵而短暂的生命,如何面对烦恼重重的生活。本书对治负面情绪、处理人际关系这些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见解颇深。
修行就是修心,完善自我的同时也增长了帮助他人的能力。《寂静之道》这本书可以说是开卷有益,任何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解决自己困惑的方法。
品读名人,丰盈人生
阅读名人传记,可以向先哲讨教,向时贤学习。积淀知识,丰富人生,感受名人的智慧和力量。
张格娟老师读《苏东坡传》
炎炎暑日,重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内心多了份宁静与平和,我再一次被苏东坡的才华与坚韧深深打动。
他是年少有志、才华横溢的苏子瞻、是不慕名利而诚实顽固的苏轼、是平易近人又乐观豁达的苏东坡。一生仕途"三起三落",但他却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场永不谢幕的诗意人生。他无论为官还是被贬为农,所到之处都把生活过成了诗,把自己的感受赋予了不朽的艺术形式,时而大气磅礴、时而豪放奔腾、时而隽永朴质,使之流传千古,惊艳了世人。他不仅是文学巨匠,更是生活的智者。面对人生起伏,他以豁达之心笑对风雨,用笔墨书写人生华章。 这本书让我领悟到,无论境遇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追求,方能成就非凡人生。
闲暇时读书,在阅读中遇见高贵的灵魂,做最好的自己!
张红娟老师读《王阳明全书》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在人们趋向物质化的同时,其精神越来越和自己的心灵分离,人的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如何使人从荒芜紧张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获得一种心灵自由?
王阳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决方式。王阳明强调,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事,不要让所遇之物成为心中羁绊,不能做声色货利的奴隶。
每个人的烦恼都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身的欲望,再一个就是万物金钱权利名声美色佳肴。如果能豁然看待,来去随缘,而不是执着的求取,人生自然会多几分洒脱。
徐昭娣老师读《杜甫传》
假期闲暇之余,手捧一本传记,开启了与诗圣心与心的交流。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着忧国忧民的大爱。他的前半生无忧无虑,游山玩水。后半生一路坎坷,穷困潦倒,颠沛流离。这样的人生境况,他却始终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一生写下了1400多首诗,他的诗,如同一面镜子,让我看到历史的沧桑,也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真谛。的确,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他能为社会、为他人付出多少。
董宇辉评价杜甫: 可以悲惨,但绝不卑微;可以平凡,但绝不流俗;可以贫穷,但绝不卑贱;因为他有骨气,因为他有脊梁。
这就是杜甫,这就是很多人视为偶像的诗圣。
小说美读,撷英采华
经典小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可以除鄙见,得新知,广识见,养性灵。
王建科老师读《欧亨利小说选》
故事里的小人物
欧亨利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其艺术成就能与莫泊桑、契诃夫媲美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优秀短篇小说都是现实主义的,最优秀、最为感人、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都是描写小人物的短篇。这些作品被人们传颂不已,已成为人类文化精神生活中的一个瑰宝,为世人所珍爱。
《华而不实》写的是一位世俗的美男子,他跟一位漂亮贤惠、知书达礼、很有教养的富家女子的偶遇,结果却被自己口若悬河、哗众取宠的不实言辞给搅黄了。《最后一片叶子》是描写人世间存在的真情与友情。一个看似已经无用的穷困潦倒的老艺人,在故事的结尾,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突然变得无比的高大伟岸。因为他给世界留下了真爱,为挽救那位患病的年轻女子的生命,她用尽了自己最后一点力气和才能。《心和手》也是写的这一主题。为了给犯人在偶然相遇的以前的恋人面前留下一点尊严和体面,警官在那位恋人面前把自己说成是犯人,而犯人却暂时成了警官,表达了人们之间相互体谅和包容的情感。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会有感到窘迫和无奈的时候。《感恩节里的两位男士》和《警察与赞美诗》,就生动诙谐的写出了西方社会中小人物的这种无奈。在这里,有流浪汉的窘迫尴尬,也有绅士的无奈。《提线木偶》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是医生和就要死去的病人之间的那场对话。两个恶人之间的幽默诙谐的对白,既揭示出了人性中贪婪、残酷、粗暴的一面,又让我们在阅读中间享受到了一种愉悦之情。一种真正的艺术会带给我们的愉悦之情。《麦琪的礼物》《爱的奉献》写出了小人物爱的心酸。
一个故事,也许对小人物的关注才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因为我们大多也是小人物。
王彩虹老师读《杀死一只知更鸟》
《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在种族歧视严重的时代背景下,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阿迪克斯这位父亲,以自身的正直、善良和勇敢,为孩子们树立了绝佳的榜样。他教导孩子们要有同理心,要尊重每一个人,无论其肤色和身份。
书中对正义与良知的追求令人敬佩。面对社会的偏见和不公,阿迪克斯坚守内心的信念,为无辜者辩护。这种勇气和坚持,让我明白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同时,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也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
这本书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念,学会以更包容和善良的心去对待世界。
张晓哲老师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勇敢是一种拼搏,大胆地去做才有结果。坚强是一种强大,面对困难屹立不倒才有回报。毅力是一种韧劲,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假期品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再次给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力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光芒、洋溢着炽热的革命激情的长篇小说。在保尔身上集中体现了革命者的精神风貌和共同特征: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革命气概。
在现代社会,保尔的故事仍激励着我们,在遇到打击时,就该像保尔一样,只要有敢于竞争的精神,再大的困难终会在我们面前低头的。在不断地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活出了一个顽强的自己。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我们不能虚度年华,应该珍惜时光,发奋图强。勇敢执着,现在的生活固然安定,但决不能就此安逸,要为梦想拼搏。
在人生的旅途中,会遇到重重困难,要去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但这都是短暂的,回顾走过的路,我们应领悟到,那只是磨炼人生的火焰,要做自己的英雄。
李君科老师读《西游记》
张平老师读《平凡的世界》
读了《平凡的世界》令我感受较丰富。
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无论生活多么辛苦,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生活中的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美好。
珍视劳动: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我们应该尊重劳动、热爱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我们也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挫折和失败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勇敢面对它们,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无数平凡的人,像一片绿叶、一滴甘露、一缕光线,正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在平凡中体现人生的不平凡!
雅文雅韵,岁月留香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以书为友,以读增智。捧起书本,捧起伟大的思想,翻动精神的海洋。
周亚军老师读《黄帝内经》
炎炎三伏,一卷在手,可以清心,可以解暑。暑假读书,对于我们教书人而言,是加油,是充电,是补给,是赋能;亦是旅游,是启迪,是反刍,是治愈。
再读《黄帝内经》,领悟先祖热爱生命、顺从自然、天人合一的养生智慧。《黄帝内经》是中医之源头,其主要精神及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这不止是一部医书经典,也是一部哲学之书,与周易文化一脉相承,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读优秀典籍,叹服于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恢宏气势,深感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传播民族文化自信的责任重大。让下一代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责无旁贷!
暑假读书,是传承,更是引领!
蒲育老师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名篇,讲述了作者与北京地坛公园的情感纠葛。史铁生,作为一位残疾作家,在地坛公园中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创作的灵感。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传递了关于命运、亲情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被史铁生对生活的态度所感动。尽管他身患残疾,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相反,他通过观察地坛公园中的花草树木、游人以及自己的内心变化,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鼓舞和启示。
此外,文章中还描绘了史铁生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在史铁生身处困境时,是他的母亲给予了他无尽的关爱和支持。这种母爱让史铁生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也让他更加珍惜生命。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她一直在默默地为我付出,支持我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父母,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总之,《我与地坛》是一篇充满温情和感动的散文。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不仅感受到了史铁生的坚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珍贵。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珍惜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的时光,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书香假期,共同成长。我们都是教育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梦者,追寻诗意和远方。有了书的润泽,我们会更加自信睿智。以书为伴,让课堂充满智慧,让教育一路书香!
供稿:周亚军
编辑:张晓哲
初审:吴克强
审核:李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