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你我   鼠疫防控知识要知晓

都兰疾控
创建于08-07
阅读 156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夏秋两季是鼠疫的高发季节,广袤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之下,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还有可爱的鼠兔和土拨鼠,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草原之行,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需警惕鼠疫!

鼠疫是什么?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又称黑死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列为甲类传染病,又称为“一号病”。鼠疫常见类型有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三种。


鼠疫耶尔森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对外界抵抗力弱,鼠疫菌在4~40°C都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 28~30°C,最适pH值为6.9~7.1,对紫外线、高温和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阳光直射4~5h,55℃加热15min或者100℃加热1min就可以杀死细菌。在痰和脓液中可以存活10~20天,在蚤粪中可以存活1个月。


哪些途径可能感染鼠疫?


#媒介传播#


鼠疫的传染源为染疫动物和鼠疫患者,主要是自然感染的啮齿类动物(如鼠类、旱獭等)和肺鼠疫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主要以鼠蚤为媒介,构成“啮齿动物—鼠蚤—人”的传播方式。鼠蚤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


少数可因直接接触患者的痰液、脓液或病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黏膜受染。


#呼吸道飞沫传播#


经呼吸道飞沫和气溶胶感染,引起原发性肺鼠疫。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大流行。


#消化道传播#


通过进食被鼠疫菌污染的食品或生食染疫动物经消化道感染,引发肠鼠疫。


鼠疫有哪些症状?


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牧民及野外工作人员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鼠疫潜伏期一般为1—6天,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


感染鼠疫典型症状有突然高烧、寒战、头痛和身体疼痛、虚弱、恶心和呕吐、白细胞剧增等。此外,不同型鼠疫有一些独特的症状:腺鼠疫有淋巴结肿胀、疼痛症状;肺鼠疫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痰中带血等严重呼吸道症状,口唇、颜面、四肢及全身皮肤发绀;败血型鼠疫出现谵妄、神志不清、呼吸窘迫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出血、腔道出血等。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迅速恶化,甚至引起死亡,尤其是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病死率极高。


其它类型鼠疫:肠鼠疫、脑膜炎型鼠疫、眼鼠疫、皮肤鼠疫均少见。


疫有哪些防控措施?



鼠疫可防可控。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减少被感染的蚤、蜱叮咬;去医疗机构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发病前10天内曾到过鼠疫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病人,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诊。


进入高原、草原等潜在鼠疫疫源地时重点落实“三报、三不、三护”制度。


“三报”:即在鼠疫疫源地内,报告病(死)鼠、旱獭和其他病(死)疫源动物;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


“三不”:即不接触、剥食和携带鼠、野兔、狐狸、旱獭等动物;不要在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周围进行休憩,更不要挖刨动物洞穴;不要接触急死患者、疑似鼠疫患者、确诊鼠疫患者。


“三护”:即在野外活动或作业时,要穿长裤、长袖上衣。强化疫情处理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对从事高危职业人员如放牧人员、灭鼠人员、野外作业人员和疫源地内居民要每天进行健康监护,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报告;对出入疫点周围的人员,要进行必要的看护,防止人员在没有有效防护下进入疫点。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阅读 156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