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潍坊市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展播

学生发展处
创建于08-07
阅读 73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张越杰

聚焦科技教育,担当育人使命

    张越杰,女,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1992年4月生人,潍坊市实验学校教师,自2017入职以来一直耕耘在教学育人一线,时刻以一名青年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课程为中心,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我们的主阵地和核心竞争力。她始终坚持以课程为中心,立足科技教育,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科技智造类课程体系。

    她在同教研组教师的带领下,7年时间里专心打磨研发课程,秉持“信息科技服务教学”理念,融入现代科技,先后参与并开发实施了《3D打印》《激光切割》《智能物联》《创客无人机》《智走迷宫》《机械臂》《创意天梯》《水动力火箭》等课程。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将科学素养与创客精神扎根生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启发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

  2023年以前作为智能物联课程的负责人,她创设基于问题解决的物联网课程,以真实的生活情景为主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习程度开设了智能家居、多彩乐园、智慧校园、多功能机器人4个主题子课程,构建理论知识+创意物化的物联网课程体系。课程常态化实施4年,它也发光发热过,被评为获奖最多的课程之一。

  现作为创意天梯课程的负责人,她创设基于现实思考未来的太空电梯竞赛式课程,课程从电梯结构搭建、编程控制、极限拉力测试三个环节设置了不同难度梯度的子任务,旨在让学生将学科知识综合重组并转化为智能应用。竞赛课程模式的设置极大的吸引了学生参与和挑战的热情充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竞技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意物化的工程开发能力。

    二、学生立场,勿忘初心践行育人使命

    聚焦科技教育,丰富教与学的途径。她全心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形成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动手操作能力。

    打通科技教育,向内指向实践课程,向外延伸国家赛事。为落实课程目标育人使命,她和团队教师立足创意天梯和无人机课程将课堂搬到了赛场,对接教育部白名单赛事,组织学生参赛。备赛过程中关注团队赛中每个学生的兴趣和潜能,编程、设计、搭建各有分工发挥特长,互相学习和共同成长。她积极探索科技赛事下的教学改革和育人创新,为学生提供竞赛与科创平台,发展学生在科技创新方向的特殊才能。

    学生在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赛事中获得优异的成绩。通过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热爱,为未来做好准备。

    三、教师第一,潜心研究深耕“实践”教育

    作为青年教师,她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荣誉成果十余项;积极承担科研工作,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山东省微课题《基于人工智能教育的中小学实体编程课程开发与实施》等多项省市级课题并顺利结题;参与学校编写的《一起来劳动》《一起去研学》等书籍已出版。

    作为班主任,她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注重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耐心倾听困惑和问题,给予他们积极的指导和鼓励。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和德育工作中,带领学生参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品设计、清明祭英烈、劳动最光荣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此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师德考核年年“优秀”,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

    她将在教育的舞台上,继续播撒青春的种子。以学生的需求为航标,不断引领他们触摸科技的脉搏,健康成长,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

     

郄海霞

郄海霞个人事迹汇报    郄海霞,女,中共党员,1981年1月生,中学一级教师,2003年7月从重庆师范大学毕业至今执教于潍坊市实验学校,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郄海霞同志思想进步、忠于职守、积极钻研,在教育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了二十一年,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赞誉和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她带头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助推学校发展的同时,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先后获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校党员先锋岗等称号,她研发的多门课程获省市级优秀课程奖,取得过潍坊市优质课一等奖,潍坊市微课大赛二等奖,潍坊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奖,参与各级各类课研究四项,在国家和省级各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六篇。    一、坚定信念,提升能力,全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郄海霞同志作为学校第三党支部支部书记,工作勤奋、扎实,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团队协调能力。她在学生中厚植爱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时刻注重红色基因的传承,她设计的微党课《渤海走廊》、《少年英雄王二小》在学校微党课大赛中获一等奖。2019年以来,她连续五年获得学校优秀党员荣誉称号,师德考核中连续多年的获得优秀等次,并有幸成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师资库专家教师。    该同志善于调查研究,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她牵头提报的《党建与业务融合促进 六维度强化思政育人》主题党日案例,荣获2022年潍坊市优秀支部主题党日案例评选二等奖,这样是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类别唯一一个获奖的案例。    二、扎根一线,努力工作,着力完成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郄海霞同志扎根课堂,努力工作,创新实践课程,现任创意智造教研组组长。她带领各项目团队开发实施了《智能机器人》《色素探秘》《激光切割》《天文观测》《3D打印》《智能物联》等全新实践课程,涉及了现代科技、科学探究、传统文化、红色教育等多个领域,深受师生认可与好评,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她设计实施的研学课程《品味古城青州 传承千年文化》获得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优秀研学课程,并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三届中小学实践教育资源征集,她开发的研学课程《探秘古城非遗 匠心传承技艺》获得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二等奖。她立足学生实际需要,设计开发的综合实践课例获得潍坊市优质课一等奖,潍坊市中小学优秀STEM课例奖,并为全市创客教育提供示范课。她在工作中注重反思,不断总结,先后在国家级刊物《研究性学习》等发表论文两篇,在省级刊物《山东教育》《中学教学参考》等发表论文五篇。她参与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一起去研学》等多本书籍,她参与完成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研究》获得潍坊市教育重点项目优秀研究成果。    三、与时俱进,研修合一,尽力做好最适合学生的教育。     郄海霞老师始终坚持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她在2007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就读教育硕士,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她不断学习心理学和家庭教育指导相关知识,主动申请参加了“潍坊市百千万家长讲师团”和“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师”,并用她独有的教育艺术和专业技术引导和陪伴学生们的成长,走进一户户家庭,解决一个个教育难题,化解一次次的亲自矛盾,得到社会、学校和学生们的一致认可和赞许。该同志2021和2022年度连续两年被潍坊市教育局选派,参加山东省初中骨干班主任培训,在她的努力下,经过山东省教育厅的严格考核,郄海霞老师两年均以优异的成绩结业,并获得全省“优秀学员的荣誉称号”。    郄海霞老师扎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一线二十一年,经验丰富,成果突出,坚持以科研型、专家型教师的目标督促自我进步与发展,严守教育工作者的底线与红线,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优秀的党员教师,强烈的责任感不容她有所退缩,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潍坊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井光兵

行稳致远,做研究型教师

    他与老师们共同提升实践活动课程内涵,牵头构建了“7+N”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探索了劳动教育项目化实施的理念与路径,实现了教育部白名单赛事的落地与转化。

    先后被评为潍坊市青年教改先锋、潍坊市青年岗位能手、潍坊市学科育人能手,入选潍坊市劳动教育研究团队,被聘为潍坊市初中劳动和综合实践兼职教研员,入选潍坊市未来教育家型教师培养人选、潍坊市信息化教学名师培养人选,获4项省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主持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5项,助推学校获得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全国应急消防基地、国防教育示范校、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学校等荣誉。

    一、夯实研究意识

(一)在书中求。读书学习不拘泥于教育领域,人文类、社会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都欣然接受,看似没有关联,其实根同一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要不断地通过阅读和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背景”。

(二)在事上练。教育是由无数件小事串联起来的,每件小事都能对学生产生长久深远的影响。坚持学生立场,把学生放在工作的中心。先“举轻若重”,方能“举重若轻”。

(三)在行中思。反思是一种向内的力量。提出好的问题是研究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每个学生都是灵性的表征,我们生活的世界、工作的环境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教师要不断梳理、归纳,找到自己的成长路径。

    二、强化研究能力

(一)筑牢课堂阵地

1.课程研发。与团队教师研发了《智能机器人》《影视表演》《微电影创作》《动画梦工场》《3D全息投影》等10多门实践课程,构建起涵盖“生存体验、健康生活、文化传承、科技创造、技术应用、社会服务”等领域的“7+N”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2.课程提质。探索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课程提升的理念与路径,组织开展大概念教学、学历案设计、实践云课堂、课程重构等10余次教科研活动,为课程提质提供平台和支撑。

3.成果提炼。2022年4月被聘为潍坊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兼职教研员;2022年在潍坊市初中综合实践、劳动教育暑期骨干教师培训会开展了“核心素养导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经验介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化实施的实践研究”获山东省、潍坊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二)探索项目化实施

1.形成精品课例。链接真实情境,深度参与“寻味中国大豆 携手健康生活”“奶品营养周”“我为传统节日代言”等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形成相应课程资源。

2.创立实施模式。提取大概念。从“笼统”到“聚焦”;课程联动。从“课程是课程”到“课程是育人的载体”;编写学历案,从“说明书”到“脚手架”;情境化实施。从“教”到“学”;多元化展现。从“封闭”到“真实”。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劳动教育探索”获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优秀典型案例;“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中小学黄河生态教育实践探索”获山东省黄河生态教育优秀案例等。

三、提升研究水准

(一)探索人工智能教育

1.对接白名单赛事。实现了赛事的落地转化,对接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8个赛事、10个赛项;扩展了办学职能,与潍坊蓝海学校等8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探索了实施模式,带领50名学生获得全国比赛一、二等奖,与中小学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开展系列研究。开展了“基于评价导向的编程教育模式研究”等课题研究,提炼实施经验,撰写材料和案例,助力学校获评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二)开展项目研究

主持了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学校等品牌争创项目。主持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研究”获潍坊市教育重点项目优秀研究成果;“普职联动 多维共建导向的职业体验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获潍坊市第二十届教学成果奖等。

教育无止境,教学研究永远在路上。我们不仅要善于开展教学研究,更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路径和过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被动走向积极,从教走向学,保持快速成长的速度,打开自己,迎接挑战。融入到学生中去,感受实践教育的独特魅力。

李杰

她有一颗丹心 惟愿一生秉烛

    2007年,李杰老师带着对教育的一腔热情走出山东师范大学,来到潍坊市实验学校。17年来,她坚守教育教学一线,保持感召力和爱心,坚持自我进取和继续学习,在教育事业上奋力前行。

    一、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李老师从教17年,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课程中巧妙地融入思政教育,实现全方位育人。

    学生在李老师的《探秘Vc》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了解中科院微生物所的专家们如何改进了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透过一颗维生素C见证近年来中国的大国崛起。学生在《践行生态治理,守护美丽家乡》的研学课程中,了解国土生态治理的方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学生在《深海浅说》的魅力讲堂中,了解“蛟龙号”“奋斗者号”等大国重器的研发历程,理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李老师将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激励学生做奋进百年新征程的时代新人。

    二、倾注爱心,培育桃李。

    由于实践基地的特殊性,李老师与学生只有“一周之缘”,但教育的影响却不止于此。

    记得省高中生辩论赛时,赛场的主席激动的找到李老师,说自己是小学、初中来实践基地时她的学生,对李老师在班级教室里制作的“荣誉树”记忆犹新,说他当时担任宣传委员,收获了很多同学的鼓励卡片,后来走上了播音主持的学习之路。记得《寻味中国大豆,携手健康生活》项目化学习结项活动时,一位男生做小组总结,希望李老师在其妹妹来实践基地时能给她上课,说她肯定也喜欢做宣讲员,帮助他人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

    因为爱心,一周虽短,这场“育”见美好的双向奔赴却可以走的很远。李老师珍藏着很多的学生合影留念,因为她喜欢和学生一起将点滴成长汇成一脉清泉,聚成生命之湖。

    三、教改专心,先锋示范。

    李老师是同事口中“年轻的老教师”。“年轻”是因为未到不惑之年,“老”是因为深耕教改阵地已久。

    李老师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指导纲要、政策文件等,开发实施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研学实践课程。如《纳米应用》《豆之坊》《音乐贺卡》《探盐碱玫瑰,寻生态振兴》等,深受学生喜欢。参编教材《潍坊生物与探究》《劳动与技术》等,参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化学习、研学实践的书籍《为你的健康成长奠基》《做中学》《一起来研学》等。

    李老师深知打铁还得自身硬,力求业务上不断精进。曾两次参加省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分获一、二等奖、省科普微视频大赛一等奖、市中小学实验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一等奖等。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开发的课程获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质资源、市电教优质课、市创新教育和实验教学优质课、市综合实践基地优秀课例、市一师一优课课例等。获得了潍坊市教改先锋和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她坚持把业务学习和课题研究带入实践中检验,在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前进,担当先锋示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畏路长,秉烛前行。李老师愿成为越来越好的老师,不负学生的一句“老师好!”

陈玉香

陈玉香个人事迹

    一、积极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她从教 22 年,踏实工作,不求回报,在教育事业这份纯粹的净土中,不断 成长,不断创新破茧为蝶,先后获得潍坊市教学能手、潍坊市学科优质课、潍坊 市实验优质课、实验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并获得学校首届实验基地名师, 先后多次组建团队进行课程研究,带动青年教师。2015 年组建团队开发《STS 创意实验课程》被评为潍坊市中小学活动育人精品课程。2013 年主持的潍坊市 规划市课题结题,2017 年主持的山东省规划课题结题。2013 年潍坊市骨干教师 培训会议上对展示课《彩虹鸡尾酒》进行现场教学作大会点评。2023 年在潍坊 市高中理化生教师实验技能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并组织完成实验培训。同年获教 育局教学成果展评一等奖和潍坊市三说比赛二等奖。近年来与团队青年教师一起 针对高中卓越人才的培养,开发实施高中生物实验和创新实验课程,聚焦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开展潍坊县市区高三优秀学生的实验培训,迄今已培训 10 所高三 优秀学生 1000 多名,助力潍坊县市区的高中实验教学。 

    二、教育教学研究独到创新 

    在 22 年的工作中,本人不断尝试、改进、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特色。 

1.以教促研,以优质的课程资源促学生成长 她结合地域特点,多梯度、多角度 独立开发完善近五十个相关课程,深受 学生喜爱,三个课程,被评为潍坊市优 质课,并取得实验教学送下乡活动优秀 公开课、潍坊市创新展演优质课例等近三十个生物学科相关奖项。 

2.以研促教,以教育技术装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她在课程研发时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整合、细化和延伸,结合实践基地的资源 和特色,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教学。多年来,录制微课,开 展实验云课堂,线上课堂分享,服务于全市课外趣味实验课堂,2020 年入选山 东省 199 个推荐课程资源等奖项。在大概念背景下,将摄像机、平板等数字化装 备引入课堂,通过项目化学习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开 发并实施了《食尚奶品营养周》PBL 项目和《我为薰衣草小镇代言》研学项目。 她主持了四项省市级课题,参与七项省市级课题研究,获得多项教育教学成果, 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助力。

 3.以思促行,以创新素养细化精品课程研究 她链接生活热点,挖掘全新的教学思路,依托 PBL 项目《食尚奶品营养周》 与高中创新实验的有机结合,课程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为驱动,根据小初高学生 特点,依托学校先进的实验教育装备资源,有梯度的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拓展 了课程的广度。主持的省微课题《小初高衔接主题类生物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研究》结题。积极打造精品课程,获得多个省级优秀教学设计;《垃圾分类》获 专项课程一等奖;连续两次获得潍坊市活动育人精品课程,为其他学校提供有效、 显性的借鉴标本。

 4.多领域拓展,开发实验研学课程 借助学校作为全国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国家级研学营地的优势,知行合 一,将课堂延伸至大自然。如针对植物花卉生长习性,开展的薰衣草、玫瑰、槐 花、百合等潍坊花路系列研学课程等,为实验教学开辟了新途径。并获得潍坊市优秀研学课程及省研学创新线路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并考取了研学导师职 业证书和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以研究性小课题为载体,融入“STS”教育。2009 年到 2010 年间,每天下午有 30 分钟的小课题研究。并获得潍坊市校本课程二等 奖、市级课题《趣味实验与 STS 整合研究》结题、省市级教具比赛多次获奖。

    三、班主任工作,以心换心,真心育人 

    20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她体会到了业务精进、智慧积累过程中的充实感。 她始终怀着“以心换心,真心育人”的信念与学生共同成长,一直被学校评为优 秀班主任。并积极申报成为潍坊市“百千万家长讲师团”,并成为中小学、幼儿 园家庭教育指导师,多篇德育论文发表获奖。 教育工作让她时刻快乐,不断成长,她享受这个角色,虽然干了 20 多年, 依然觉得很多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和精进,教育工作是她愿意为之努力和奋斗一生 的事业。

黄云侠

事迹材料

黄云侠

参评条件:

    一、理想信念坚定

    近 5 年师德考核均优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忠诚热爱教育事业,弘扬教育家精神。

    二、道德情操高尚

    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严爱相济、润已泽人,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已、为人师表,师德高尚。从事一线教学及教研工作,任教18年,培养有文 化自信、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未来眼光的时代新人

    三、育人智慧高超

    站在时代与国家坐标下,思考与践行教育。2023年1月被潍坊教育局评为“实验名师”,在教育局的领导下,成立“黄云侠实验名师工作室”,并担任工作室主持人,助力了潍坊县市区的高中实验教育。

    1.依托学校实验中心,构建不同学段、不同基础、不同要求的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实现菜单式选择。满足潍坊县、市区高中学生个性化实验需求以及实验培训常态化开展,使实验资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利用,促进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升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形成潍坊市实验教育共同体。

    2.2023年8月为潍坊市高中化学骨干教师提供实验现场培训,形成教育合力,得到与会领导、专家、教师的一致好评。

    3.积极开发综合实践课程、衔接课程、研学课程、高中实验等等,惠及全市中小学生。

    小初化学引桥类课程:《跳跳球》《果冻DIY》《变色魔术》

    初中科学探究类课程:《固体酒精的制作》《鸡蛋跳舞》《水晶滴胶》

    初高衔接课程:《土壤改良》《玫瑰手工皂》《电镀工艺》

    高中课程:《红外光谱测结构》《农残检测》《甲醛测定》《亚硝酸盐检测》《空气质量检测》《兽药残留检测》《抗生素检测》《水质分析》《中和热测定》《海带提碘》等。

    4.取得丰富的教学成果,整合多种资源为学生成长助力。

    公开课:2021年《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在潍坊市“领军人才遴选”现场会提供公开课;2023年高三化学骨干教师培训会上提供《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苯甲酸的红外谱图》经验交流,获得与会专家和领军人才人选的一致好评。

    研学课程:《小满玫瑰红》、《研红色前阙,悟乡村振兴》

    《探盐碱玫瑰,寻生态振兴》获得市优秀研学课程;2022年研学课程《田园耕读》获得了山东省社会保障厅三等奖;2022年研学课程《盐里有世界》获得山东省教育厅三等奖。

    2020.06在市教科院组织的优质课评选中获得《盐碱地土壤改良》市优质课一等奖;

    2019《盐碱地土壤改良》获潍坊市优课一等奖;

    省校本课程:2022.12《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探秘》省教育厅黄河特色校本课程;

    省优秀育人案例:2024年5月《解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获得省教科院黄河育人文化优秀课例二等奖;

    专利:2023.12年自制教具《一种离子反应演示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参编书籍:2023年参编书籍《基于项目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一起去研学》《一起去劳动》《一起做实验》。

    2022年参与的市级课题《高中综合科学课程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顺利结题,

    2022参与的研学旅行课程入选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实践教育资源

    2022年作为主持人参与市级黄河流域专项课题《黄河三角洲流域盐碱地生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立项。

    2022年指导潍坊七中学生获得“潍坊市数字化创新实验大赛”三等奖。

    专业发展扎实

    1.新课《玫瑰手工皂》作为常规课程纳入排课系统。

    2.新课《红外光谱测结构》《农残检测》《甲醛测定》《亚硝酸盐检测》《二氧化碳通入水中PH变化》《中和热测定》《海带提碘》等纳入每期高中生实验排课。

    3.公开课两次:一次是领军人才公开课、一次骨干教师实验培训。

    4.读书分享2次;

    5.教育智慧分享2次。

    6.优秀课例评选2次:市级优秀课例《盐碱地土壤改良》,省优秀课例《解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

    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服务高质量发展,各方面成绩优异,充分展现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光荣形象。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境界,甘为人梯,用爱浸润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尊重、关爱、成就每一个学生。

阅读 7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