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软糖~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你眼中的“蛮不讲理”,其实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创建于08-07 阅读538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在按照大自然设定的既定秩序发展。


孩子的成长亦是如此,只有父母掌握了孩子成长的规律性特点。


及时发现孩子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秘密,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


孩子关键期有哪些秘密?


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到底是什么?


所谓的发展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我们用“敏感期”指代关键期。


然而,敏感期却很短暂,并且在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对一种特定的知识或技能感兴趣。


1、语言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一般贯穿着儿童的0-6岁,从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音,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2岁左右是幼儿词汇的“爆发期”。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两岁半的儿童具有二三百的词汇量,但到6岁时他已经能够使用数千个词汇了。


2、秩序敏感期:


儿童真正对秩序的敏感性从1.5岁左右开始出现,3岁时达到最高峰。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


比如3岁前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安全需求,当被置于杂乱无章、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会哭闹……


3-4岁的孩子对物品的位置、时间的经过、顺序、约定等,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较为短暂,4岁之后便会渐渐消失。


3、物权意识敏感期: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


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孩子太小气了,其实这是孩子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了。


处于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孩子,会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


这时候,就不要再认为是孩子蛮不讲理了。


孩子的敏感期还有很多,例如脏话敏感期、手和空间的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每个关键期的到来,孩子的表现行为均有所不同。


孩子关键期,父母应该怎么做?


父母注意3个方面,有助于孩子顺利度过关键期。


1、无伤大雅的事不要限制他


泰戈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代。


生活中,很多父母习惯以爱之名,处处限制孩子的行为,孩子想做的事情不让做,孩子不愿做的事情逼迫着去做。


本该养成自己穿衣、独立自理的习惯没有养成,而是早早地接触到兴趣班、补习班;


家长们本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心态,提前为孩子规划好了成长路线。


真正为了孩子好,就应该对孩子负责任,首先要教会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即具备自理能力。


孩子3岁之后,是养成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


家长们该放手时就放手,有些事情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做。


生活中常见的生活行为,如穿脱衣服、自己洗漱、独立进餐等,都可以让孩子独立进行。


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鼓励他自己去做,不要限制孩子的行为。


为了便于孩子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们首先就要为孩子布置一个简易的蒙氏教育环境,环境中的设施及用具应与孩子的身材和力量成比例。


比如孩子的小手能够握住的刷子,大小适度的肥皂,大小适合的毛巾、水杯,容易穿脱的衣服等,这些物体构成了一个能够刺激孩子自发活动的环境。


宽松、整洁、干净、简洁的环境气氛,能够增强幼儿的信心和产生生活自理的兴趣。


2、孩子好奇的事鼓励动手去体验


0-6岁的孩子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喜欢新事物、新玩具、新玩伴,孩子们总是喜欢通过双手来进行探索。


他们往往会提出很多问题,似乎对于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爱因斯坦曾这样形容好奇心,“它是人性当中一株神圣但非常脆弱的幼苗,人人生而有之”。


倘若我们能够将孩子的好奇心视为求知欲的表现,并且耐心回答他们的所有问题,他们就会感到非常开心。


孩子每问的一个问题,都是他对这世界的思考。而答案,极大地影响着他的认知思维与想象力。


家长若不重视,都用自己有限的知识,成人的思维回答,便极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兴趣及未来。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人类来自智力的东西无一不是来自于感官。


而0-6岁孩子的感官主要是依靠双手来进行体验。


通过双手的探索,有益于手的灵活性、手眼协调的发展。


可以说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有利于孩子早期脑结构和功能成熟,从而促进孩子认知系统发展。


这也能从侧面进一步印证,孩子为何喜欢动手操作,这都是依据大自然的规律而发展的。


喜欢动手操作的孩子,其智力发展相对而言比较突出。


作为家长,要创设丰富有益的环境,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3、坚决不能做的事情,家长要有原则


当孩子因为自己的某种要求或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大哭大闹时,家长千万不要一时心疼而缴械投降。


而是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原则,疼爱孩子但绝不溺爱孩子。


因为一旦让孩子在自己哭闹和大人满足要求之间建立联系,认为哭闹可以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们便会把哭闹变成一种手段。


蒙台梭利博士说,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我们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但要讲究原则。


孩子自由的行为基础,是要遵从既定的规则,在规则之下,孩子可以自由的选择,自由的工作。


在家庭教育中亦是如此,必须为孩子制定合理的界限和规则,让孩子清楚地知道界限在哪里,规则是什么。


当孩子挑战你的权威或者试探你的底线时,就要按照规则行事,坚定到底。


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请大家要遵循以下这3大原则:不伤害自己、不打扰他人、不破坏环境


教育孩子,没有“说明书”,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隐藏着一些小秘密;


作为父母,唯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科学的育儿技巧,才能练就一双“慧眼”。


用学习点亮教育智慧,读懂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阅读 5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