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强调,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必须深化乡村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育才、引才、固才上下足功夫,让广大人才在乡村“聚得来、增其智、展其才”,加快建设“近悦远来”的人才高地,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一、吸纳“开拓创新”的乡村“新”人才。
人才是第一第一资源,我们乡村要想走向富裕的美好生活就必须吸纳“想实干、有才干、敢实干”的“新鲜血液”这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智慧”,带来“新机会”。一方面我们要因地制宜,立足本土特色,根据我们地域的资源禀赋,确定发展的方向,为引才“铺路架桥”,为聚才“搭台筑巢”;另一方面要营造海纳百川的“引才”氛围,用乡情唤才返乡,引导在外能人以投资兴业、项目援建、助学助教等方式反哺故里、报效乡梓,为其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把广大能人的善意变为善举。要以政策借才驻乡,通过双向互派、蹲苗历练、编制倾斜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基层;积极推动人力下沉,开展科技巡回指导、送文化下乡、法律巡回服务等活动,打通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
二、培养“素质过硬”的乡村“硬”人才。
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极高,尤其是对融合多学科知识、适应复杂环境的复合型人才渴求更是迫切。对此我们不能盲目单一的追求高学历人才,而是要精准引才,根据我们区域发展战略的方向,以及周边环境,综合考虑人才类型,这样才能让他们发挥各自的所长,同时,要紧密围绕农业产业特色,鼓励人才下乡、技术下乡,培育出一批真正理解农业、热爱农业的专业化农村人才队伍,与农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有效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同时组织专家团队定期为人才提供面对面的农技知识培训和现场指导,不仅能解决人才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能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与应用,让人才真正打通科技赋能乡村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三、用好“学有专长”的乡村“专”人才。
乡村振兴的实现,关键在于用对人才、发挥人才专长,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当好人才的“后勤部”,不打折扣兑现政策承诺,及时兑现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生活补贴等补助资金,全心全意解决后顾之忧,用“真金白银”激发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在事业留人基础上突出待遇留人,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产生“此地心安是归处”的归属感,形成“以才引才”的集聚效应,涵养近悦远来人才生态,让人才感受到这里的温暖与关怀,让人才“流量”变为人才“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