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游三省   俩寺一天河

段秋顺
创建于08-05
阅读 76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8月4日,我与付书林、段海明、段献珍一行,由献珍开车,短短一天,跨越三省,游览了山西省平顺县的龙门寺、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和河北省涉县的清泉寺。

穿过平涉隧洞,一路蜿蜒而下,在龙门寺短暂逗留。龙门寺,很有看头,管理人员说,它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筑于一处,是河谷内历史最悠久、现存文物建筑最多、跨度时间最长、石刻史料最丰富的寺院。我们看后略有同感。他还说,每年都有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师生来这里写生考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木构古建博物馆。

离开龙门寺,即开车向素有天河之称的红旗渠驶去。我们几个都在免费游客之列,灌好开水,沿着上渠通道,走悬空屈曲廊道,攀登上山石阶,走走停停,停停看看,远山近景,令人陶醉,连接河北涉县与河南林州的天桥断竟成了一条线,有小壶口瀑布之称的瀑布也只能看到一条白线从高空垂下,倒是那白色的“跃丰渠”纪念碑,在日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

我们四个人毕竟都六七十岁了,到达红旗渠渠上时,已是气喘吁吁,连忙补充水分,沿着渠沿,扶着栏杆行进着。

红旗渠大约有六七米宽,渠水离渠上沿有三四米左右,而深不可测。稍微泛黄的渠水依山就势、依渠就势缓慢地向前流去。来看红旗渠,为的是了解当年林县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战天斗地,劈开太行山,终于引得漳河穿山来的英雄气概,为的是一睹青年洞的风采。导引牌显示:从红旗渠景点入口到青年洞3500米。对于从小在山里长大的我们显眼不在话下。

沿着红旗渠蜿蜒曲折的渠道,看到直立高空的大山,联系1970年新影纪录片《红旗渠》,我们除了震撼,就是惊叹。创业洞、团结洞、青年洞等穿山洞,老炮眼、太行回声等经典力作,红旗渠、红旗渠纪念碑、山魂、山碑等石刻,无不彰显着党和国家对水利事业的重视,无不彰显着林县人民敢想敢做的精神,无不彰显着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

我们漫步在红旗渠,欣赏着红旗渠,赞叹着红旗渠。每到一个红旗渠景点,即便是碑刻题词,都要驻足观赏好半天,托人给我们照像留影,才肯离去。即将到达青年洞时,渠边音响传来了《红旗渠》主题歌声,我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着。

劈开太行山,

漳河穿山来。

林县人民多壮志,

誓把河山重安排。

……

郭沫若先生书写的“青年洞”飘逸灵动的三个大字,在青年洞上方异常醒目。青年男女、老人小孩都想在这里留下精彩难忘的一瞬,人们都在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唯恐留下遗憾。我们四人也不例外,趁着最佳角度没人的空档,请一个青年人给我们拍照,那个青年人也很理解我们的心情,一连摁了几下快门,并让我们过目,在我们表达谢意,看到我们满意后才离去。

回望红旗渠,我们再一次由衷地感叹,正是林县人民用“毛泽东思想来统帅,定叫山河换新装”的雄心壮志,“一锤一钎干革命,愚公移山志如钢”,终于“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引来了“条条渠道绕山转,座座水库映蓝天。层层山岭绿油油,荒山变成大寨田”美丽丰收的景象。

虽然中午过了饭点儿,但饱览红旗渠风光的喜悦,战胜了腿酸、脚疼、炎热以及肚子的叽里咕噜。

 

中午简单吃了点饭,稍事休息,看到天还早,就酝酿下一个游览景点。统一意见后,决定下一站,来一个“这么近,这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河北涉县——涉县清泉寺一游。

据记载,涉县清泉寺始建于汉代,被列为涉县古三大寺之首,所存建筑为明、清时建。1980年,因村民用火不慎造成火灾。2019年10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七十年代,曾从背面徒步登山造访,今天则驱车从原曲村而来。听寺内管理人员讲,村民的一场大火,烧毁建筑67间,只存天王殿、藏经殿、仙境台、山门、钟鼓楼和菩萨阁等。我们转了一圈,到后门凉台处,目及所至,是山下漂亮的石岗村、234国道的车水马龙以及山水田园的如诗如画,它再一次映证了“这么近,这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名不虚传。

迎着夕阳,我们满面春风,乘兴而归。

2024年8月5日

阅读 7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