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书20240804

固镇县濠城初级中学读来读去读书社
创建于08-05
阅读 4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可见章的学习(教师版)·第二章

摘录一:

如果将门槛设在d>0.00,那么几乎所有因素都能影响学习一现实中大多数情况也是如此。大部分伴有少量操作的干预都能达到0.20的效应量,且我们获得的影响平均值在0.40。从这些由高影响力教师在班级中实施的效应量大于0.40的项目中获益的学生有很多。核心问题应该是,讨论如何配置资源以支持和延续这些d>0.40的影响,也要认真思考如果有证据表明影响的效应较为微弱的话,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尽管校车路线、设备账单和冗长的行政会议等是维持学校运营必不可少的,但争论的焦点仍然应该放在我们对学生影响的本质、质量和效应上一并且本书的观点是我们对所有学生的影响都至少要达到或超过平均水平。

  • 对于以前的教学,我基本上都没有有意识的配置资源,都是随意很强地哪黑哪住,自顾自地自我干嗨。读到现在,我终于有了一个意识,要想着去看学生到底学得怎样了。

摘录二:

当我研究效应的分布(见图1.1)时,我发现它近似于正态分布,因此我使用平均值0.40作为转折点来区分行为是否“有影响”一选择0.40是因为这标志着对学生学习产生了可见的影响。因为这个点是个“平均”点,所以它是一个可实现的、“现实世界”的转折点,而不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或梦寐以求的目标。

  • 前面孙民云老师提到这个效应量的问题,他说不要纠结于这个效应量。但现在,我觉得这个效应量还是要弄明白,不然,这个d=0.40转折点不好把握,没法操作对学生学习的可见。

摘录三:

当学习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具有适当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都(以他们自己不同的方式)致力于确定所追求的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时,可见的教和学就会发生。当伴有旨在达成掌握目标的刻意练习,寻求和给予反馈,并且有积极、热情、愿意参与的人们(教师、学生、同伴)加入学习时,可见的教和学就会发生。可见的教和学,是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学习,学生将教学视为他们持续学习的关键。

  • 目标本是应有之意,但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基本上是没有目标的,更不有说明确清晰的目标了。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在清晰的目标上多下点功夫。而且在现在的新课标培训中,也讲了清晰思维的树立问题。所以,这个老师当得也是极不合格的,当然,这首先是人做得就很模糊。

摘录四:

证据明确显示,当教师成为自己教学的学习者,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教师时,对学生学习产生的效应最大。

  • 怎么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教师,这个我以前也是想方设法做过。但是个人能力实在太差,所以也是没有大的效果。从一开始当老师,我就强调让学生学会自学,但是大环境太差,个人的力量太弱,根本没办法改变学生的观念。

摘录五:

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教师关于自身角色有特定的心智框架一最关键的是他们在这个心智框架中自问对学生学习产生了多少影响。根本地,最有力的思考方式是教师将自己视为他们对学生影响的评价者。教师需要使用基于证据的方法来了解、改变和维持有关他们评价影响的信念。这些信念关系到这样一些主张:教师行为可指导学生做什么,如何使用每一项资源(尤其是同伴资源)促使学生从原有状态到达教师认为的他们的应然状态--而且还要以最有效率和效果的方式达到这种状态。教师做什么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合适的心智框架,从而知道教师行为带来的影响。适当的心智框架与恰当的行为组合在一起会带来积极的学习效应。

  • 教师将自己视为他们对学生影响的评价者,这个应该是每个教师都有的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人并不十分明确,并没有明确的意识。

摘录六:

教学行动需要我们谨慎地施以干预,以确保学生的认知发生变化。关键在于要知道学习目的,明白学生什么时候实现了目的,明确学生开始学习之前具备哪些背景知识,足够清楚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提供具有意义和挑战性的经历,使他们在某方面得到逐步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知道不同的学习策略,并能够在学生不理解时使用策略帮助学生;能够针对需要理解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再指导,并因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反馈的作用;当学生的学习逐渐朝向成功标准进展时,能够巧妙地放手。

  • 要了解学生学习之前具备哪些背景知识,这个是个模糊的概念,因为没有办法确定这个问题,只能在教师心里有个大致的方向,大致的预设。但是,这样的话,就做不到“明确”了。有点头疼呢!

摘录七:

对教师和学习者来说,热忱的关键应当在于身为学习者或教师纯粹的兴奋,伴随教学和学习过程的全神贯注,以及为了实现理解而投入刻意练习的强烈意愿。热忱反映了因学习而产生的兴奋和沮丧;热忱是具有传染力的,是可以教授的,是可以模仿的,也是可以学习的。这是学校教育最具价值的成果。

  • 热忱这个概念,让我想到了《纪念白求恩》。那里也讲到了“满腔热忱”,这应是一个普遍性的素养问题,它是可以迁移的。一个教师只在教学中是热忱的,而生活中并不热忱,这恐怕也是有可能的吧。所以,你说让老师和学习者要做到热忱,如果从教学来说,我觉得还是不好做到的,因为那是人的本性使然。

摘录八:

学生要能够理解学习不会一直愉快而简单,真正接受并享受学习所带来的挑战。这是刻意练习和专心的力量。同时,学生还要致力于追求进一步的挑战,在这里挑战和反馈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这是学习的两大要素。挑战越大,学生寻找和需要反馈的可能性就越高,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提供反馈并确保学习者走在成功应对挑战的正确道路上。高于d=0.40这个转折点的许多影响的关键之处在于它们是旨在促进教与学的、经过精心设计的干预。教师了解自身干预的成功与失败是很重要的:从自己的影响中有所学习的教师,就是在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教师。追求学生学习的正向效应(即d>0.40)应当成为教师和学校领导者的永恒主题和挑战。

  • 挑战和反馈,是学习的两大要素。这两大要素还是不好做好的。首先是现在的学生是懒惰成性了,这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那是由来已久的了。要想改变这个现象,要做很多的事情。但是,那样的话,什么时候做“挑战”的事情呢?觉得很无解。
阅读 4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