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景
《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方式,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创设有价值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合理的安排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的需要。
玩水似乎是孩子的天性,更是他们美好的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水一天地,各种游戏材料与水的碰撞,邂逅孩子丰富有趣、创新智慧的内心世界!这几周我班的游戏场地是水池涂鸦区,孩子们尽情的投入在与各种游戏材料的探索和互动中,孩子们需要去水源地取水,可是在游戏中孩子们觉得洗手盆不方便接水,于是发现他们开始用剖面水管、直筒水管、支架等材料探索引水问题并开始搭建水道,同时生发了更多有意思的游戏行为。在活动中,孩子是天生的游戏者和创造者,因此他们搭建水道的同时,开始了一场别样“曲水流觞”宴的探索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过程实录
活动一:工程队的成立
游戏场地中,孩子们正在投入到涂鸦、混色游戏、打水仗的游戏中,也正是在取水的时候,他们发现,游戏场地里只有一个装有洗手盆的取水点,由于出水口和洗手盆的距离较近,孩子们在用容器去接水时,发现水流不进容器内或者是容器容易卡在洗手盆处。
关键问题:怎么把水引出来?
于是“怎么把水引出来”?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宗毅说:“我们要不用双手捧着水,然后让水流出来,”试了试,策策说“这也太累了”。这时只见花生米走了过来,手上拿着一块剖面水管,说:“我们试试把它放在洗水盆上面,让水流出来”,说完,他们行动起来,只见水沿着剖面水管流了出来,并且顺利、方便的流入了装水的瓶子内。孩子们欢呼了起来,在顺利把水引出来后,他们还发现短管道可以继续延长进行搭建,于是孩子们自发商量讨论投票,成立了“东风工程队”。
在这个片段游戏中,发现孩子们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学会主动想办法去解决问题,通过商量讨论、同伴互助、大胆尝试等方式顺利的将水引了出来,同时还生发出来了新的游戏想法,最终孩子们投票,成立了“东风工程队”,准备继续搭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大部分是处于观察者的角色。怎么把水从洗水盆里引出来?孩子们的想法从用手把水捧着流出来,到借助材料成功引水,这些探索反映出了孩子们能在不断试误中积累经验并进一步明晰游戏目的,让教师看到了孩子们“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的过程,体现了《指南》中科学领域对5-6岁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索能力”的发展目标。
同时活动中,对于工程队的取名,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意见,最后通过组织孩子们投票表决,确定了队名。
活动二:工程队的初尝试,
“水流百出”
关键问题:水怎么都流出来呢?
工程队在有了继续延长管道搭建的计划后,开始着手行动起来,宗毅和麒麒拿来了剖面直管、白色支架,两人合作把支架依次摆开,摆上剖面直管,准备放水,可是他们却发现,水全部汇集在管道的中间处流出来了。
孩子们不知所措,见状,我反问道:“想一想为什么水都从中间漏出来了呢?”麒麒说:“水流不下去”,这时一旁的米乐补充道:“水往低处流,我们要把管子放低一点”。找到问题之后,赶紧调整起来,于是他们把支架从高到低,由多到少摆放,剖面直管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搭建,后面部分则用剖面直管贴近地面,依次连接。再次打开水龙头,策策又发现水没有沿着管道流下去,而是漏出来了,这时文瑾边查看漏水的地方,边调整剖面水管的上下顺序说:“这个应该在上面,这个应该在下面,两个管子的连接处要按压紧”。在一次次的调整中,孩子们逐渐接近成功。
具有游戏计划之后,孩子的游戏更有目的性,同时面对游戏中管道漏水的问题,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使得问题都迎刃而解。
在该游戏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两次漏水情况,但幼儿都能够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做到不放弃。第一次漏水,教师用观察、等待和语言引导等方式,让幼儿充分思考,迁移知识经验;第二次漏水,文瑾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调整管道上下位置以及贴合度。通过这一次次的尝试,幼儿的游戏经验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水的特征的感知,对数学知识的潜在运用与学习,特别是从对支架的点数、高低、远近、上下位置的摆放中,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理解数量关系。从支架间的落差和“水往低处流”的科学知识,感知了空间的秘密,真正实现了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
活动三:“曲水流觞”宴的产生
长长的水道搭好后,除了引水外,为了更满足自身的游戏需求,孩子们在这条水道上面还发现了其他的玩法,那就是往水道里面开始投放“海洋球”、“塑料小鱼”、“树叶”等材料,把“海洋球”、“塑料小鱼”、“树叶”放水道里面,让它们滑下来,孩子们一轮又一轮的游戏,乐此不疲。通过观察孩子们的此次游戏,我发现颇有王羲之《兰亭集序》里面“曲水流觞”宴的感觉,于是回到教室里面进行回顾环节时,给孩子讲解了诗歌中的这一场面,同时观看了类似“曲水流觞”宴的视频。策策说:“老师我发现视频里面搭建的水道是弯弯的,而我们的是直的”,麒麒说:“老师,我们把水道改一下,也可以像古人一样了”,文瑾附和道:“是的是的,我们“东风程队”可以把水道进行完善一下”。听见孩子们的想法和游戏意图,我表示肯定和支持,并鼓励他们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为满足自己的游戏需求,孩子们在搭建好的水道中投放各种材料,在这一过程中也进一步感知到水的特性以及水流;并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去学习了解了“曲水流觞”宴,扩展了自身的知识面,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游戏想法。
教师是孩子们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后,及时来进行引导,以提升幼儿的游戏行为和游戏经验,并且在学习了新的知识经验后让幼儿产生了新的游戏意图。
活动四:完善“曲水流觞”宴
关键问题1:搭建技能——如何把直的水道变成弯曲或者是环形水道呢?
在进行完善水道之前,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游戏计划的绘制,这样也让孩子们游戏的开展更有目的性。
在修建的长水道的基础之上,工程队准备进行调整,如何把直的水道变成弯曲或者是环形水道呢?工程队架好一段距离的支架、铺好剖面水管后,面对剖面水管是直直的、硬硬的这一特性,他们首先选择了直接进行拐弯,形成一个90度的直角,可放水后,他们发现在拐弯处水总是会溅出来。
孩子们的脸上开始露出不开心的表情,见状,我决定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他们,说到:我也想加入你们的游戏诶。孩子们看见我来了,便开始抱怨到,“老师,我们这总是漏水”,我提醒到:“我们必须要这样直接拐弯吗?能不能像花园里弯弯曲曲延伸的小路”。听后,孩子们马上又开始行动起来,把剖面水管不断进行调整,将它拐弯的幅度缩小,从直接拐弯改成逐渐拐弯的方式,最终水流顺利通过,孩子们纷纷击掌表示庆祝。顺利解决弯道问题后,孩子们的“曲水流觞”宴工程越搭越长,逐渐呈现出环形。
该游戏片段中,幼儿遇到了一个问题,在修建的长水道的基础之上,工程队准备进行调整,那如何把直的水道变成弯曲或者是环形水道呢?《指南》科学领域指出的,“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孩子们通过不断地探究,同伴间的交流讨论以及教师的支持引导下,获得经验和解决方法:把剖面水管不断进行调整,将它拐弯的幅度缩小,从直接拐弯改成逐渐拐弯的方式。
在游戏中,老师捕捉到孩子们脸上开始露出不开心的表情,发现孩子们的游戏停滞不前,于是灵活调整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角色,巧妙地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向孩子展示新经验和新想法,做游戏中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与孩子共同发现,解决问题,通过互动拓展孩子的游戏。
关键问题2:材料——支架不够怎么办?什么样的材料能够用来做支架?
可是他们也发现白色的支架数量不够了,什么样的材料能够做支架?孩子们找来桶子、大象椅子等,试过之后发现都不合适,策策说“我们去别的班级找找吧”,于是开始跨游戏区域去寻找材料,来到大型建构区,看见正在搭建的木质梯子能够用来摆放木板,文瑾说“我们把这个梯子搬过去试试吧,它能够摆放木板,剖面水管也一定能够放”,心动不如行动,木质梯子搬了过来,孩子们发现它的高度刚好与水台的高度一致,而且剖面水管放上去很稳,不会滑走。有了充足、适宜的材料,“曲水流觞”宴搭建的也更加完备、完善啦。
附表格:
在发现支架不够的情况下,同伴间能够互帮互助、商量合作、主动探索,以促进服务意识、集体感、解决问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的进一步发展。
寻找适合的材料做支架,孩子们开始用多种材料进行尝试,同时他们开始跨区域寻找游戏材料,对于这一游戏行为,教师充分保障孩子的游戏自主权和创造游戏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现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真的令人敬佩,教师是他们的记录者,也是追随者,伴随着问题的解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欢呼开心。
活动五:别样“曲水流觞”宴
探索活动1:捕捞达人游戏
搭建完毕后,开始放水入水道啦,但是孩子们发现我们的水道太窄了,不能像诗歌里面的“曲水流觞”宴一样摆放盘子漂浮真正的食物,于是策策提议到:“那我们就直接往水道里面漂浮塑料小鱼、小虾、螃蟹,其他的小朋友就在水道两边用手去拦截,最后比比谁捕捞的“收获物”最多”。
“我的游戏我做主”,幼儿自己决定游戏的玩法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尊重孩子的游戏意图,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即“儿童在前,教师在后”,教师没有强硬地指导或是要求孩子如何去游戏,而是以孩子在游戏中呈现的兴趣与需求为出发点,支持幼儿的游戏。
探索活动2:增加水流量
面对策策提议出的玩法,孩子们纷纷表示赞成,准备玩起来,可是刚开始玩,就发现水道中的“食物”滑不起来或者是滑一段距离后就又停下来了,宗毅小朋友看见后,开始手动往水道里面加水,不一会儿,这些“食物”全都流动了起来,原来之前是因为水的流量太小了。除了水龙头放水,还需要一直手动加水,宗毅开始抱怨起来,:“老师,好累啊,我不想往里面加水了”。
于是我反问道:“那我们怎么办呢?怎么让水的流量变大”,突然乐乐大声告诉我:“老师,我之前看见过保安爷爷从野炊营地连接水管浇树,我们从那接根水管过来,这样水流就会更大了”,面对孩子们的想法,我说道:“那就去试一试吧”。乐乐和朋友们迫不及待地去寻求保安爷爷的帮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保安爷爷听后马上就答应了,并马上行动起来,帮孩子们从野炊营地把水管给连接了过来,看见从水管中哗哗流出的水,孩子们兴奋不已,赶忙把水管放入水道中,水道当中的“食物”流动的更快啦。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发现水道中的“食物”滑不起来或者是滑一段距离后就又停下来了这一问题,于是主动去想解决的办法,并迁移平时的生活经验,寻求保安爷爷的帮助,通过增加水管来让水流量变大。
当孩子向教师抱怨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通过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幼儿充分进行思考,最终幼儿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能力,顺利解决问题。
探索活动3:什么工具适合夹取“食物”?
看到源源不断流动的“食物”,孩子们捕捞“食物”的欲望更强烈啦。可是没玩一会儿,麒麒便来告状:“老师老师,你看他们全都把食物捞走了,我们后面的小朋友都没有了”;面对出现的这一新问题,我没有立刻介入,而是在游戏的回顾环节,把这段游戏视频播放给孩子们看,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于是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游戏想法,花生米说:“我们不能用手去抓,这样太简单,可以用工具去夹,就像吃饭那样”,“嗯,那可以用什么工具去夹呢”?我回复到,这时听见有人说扭扭棒、万能工匠长管、还有一次性筷子,听到他们的想法后,我便支持他们把自己想到的材料准备好,明天游戏的时候我们都用用看。第二天的游戏中,孩子们把提到能夹的材料都找了过来,最终孩子们选择了一次性筷子。
附表格:
什么工具适合夹取“食物”?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很高,通过对吸管、万能工匠长管、还有一次性筷子进行实践运用,发现一次性筷子是最适和夹取的工具。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发现材料—探索材料—运用材料”的学习过程。
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教师没有直接介入,但是将问题带到了游戏后的回顾分享环节,借助游戏现场视频,通过提问,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探索活动4:完善捕捞达人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尝试1:游戏角色的自主分配
那除了改变取“食物”的方式外,文瑾还提出来:“我们可以来比一比在3分钟内,谁夹取的食物更多”,说到比赛,孩子们更兴奋啦,策策说:“是的是的,那我们还需要计时的和裁判”,“我可以来计时,借老师手机上的闹钟”洋洋马上说出来,面对孩子们极度高涨的游戏热情,我也打算用游戏参与者的身份来支持该游戏,便回复到“那我就来做裁判吧”。
尝试2:第一次游戏情况
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期待着游戏的到来,第二天,小选手们聚精会神的准备大展身手,随着计时员喊出的“开始”,游戏开始啦,只见小选手们熟练的使用着筷子,水道中的食物所剩无几,突然雨芙大声喊道;“裁判裁判,不公平,他们用手在拿食物”,原来迫于想赢得比赛的心理,小选手们在筷子夹不住食物的情况下,使用了另一只手在水道里拿食物,面对这一突发情况,裁判和计时员及时叫停了比赛。
尝试3:再次完善游戏规则
把小选手们聚到一起,重新说明规则,在夹取食物的过程中,没有使用筷子的那一只手要背在身后,不能取拿去食物,如果发现了,那就取消本轮游戏的资格。
尝试四:第二次游戏情况
在小选手们都赞成后,游戏又重新开始了,这次在计时员的倒数声中,游戏顺利结束,通过裁判清点夹取的食物数量,获得本轮捕捞达人冠军的就是刘策小朋友。
在游戏过程当中,孩子们不断完善游戏,推动游戏向纵深处发展。
让幼儿享有自主游戏的权力,放手游戏,让幼儿自主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游戏的顺利开展也吸引来了更多的选手参与比赛,也让水道中的“食物”更多样化了,比如还投放进来了树叶、毛线、扭扭棒等,让游戏更有难度。同时该水道也开始进行升级,从单层的环形水道变形为双层的环形水道,这其中又会发生什么更有意义的游戏行为呢?让我们继续期待孩子们的游戏吧......
游戏价值及思考
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
1.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在该游戏故事中,幼儿的每一个游戏都是幼儿自主发起的,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游戏意图,不断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探索材料的特性,同时幼儿在投入游戏的状态时需要耐心地调整材料的摆放,不断地接受失败的考验,需要坚持不懈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个游戏过程,正是孩子们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与尝试等良好学习品质悄然养成的过程。
2.初步科学素养的形成。在游戏中,通过搭建水道,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支架间的高矮、距离远近,感知管道坡度与水流速度之间的关系及水流大小与物品流速之间的关系等,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3.游戏水平以及社会性能力的提升。游戏中,从简单的材料探究到规则性游戏的出现,幼儿游戏内容逐渐扩展。孩子们在游戏中情节越来越丰富、内容更多样化,从开始的平行游戏渐渐出现合作游戏,游戏水平得到提升。合作游戏的出现体现幼儿对同伴的需求增强,游戏时他们能够自己确定游戏主题、设计组织游戏,自行分工、扮演角色等;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会寻求同伴的帮助,会主动的邀请伙伴一起游戏,知道协商解决、分工游戏,这些都为幼儿社会性水平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反思教师支持行为的适切或不足:
1.及时观察和捕捉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在游戏中,教师始终牢记的一点就是学会放手,放手的关键是信任,信任儿童是有自我意识、独立的、有能力的个体。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师善于捕捉幼儿在游戏中转瞬即逝的发展和变化,尝试解读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并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支持。
2.及时调整环境与材料,支持、推动幼儿游戏。教师通过提问: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怎么解决呢?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并在后续的探索游戏中,教师及时调整并为幼儿提供相应的辅助材料。如能让水管抬高的木质支架、一次性筷子、计时器等。充分激发幼儿深入探索的欲望,帮助幼儿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回顾游戏过程,多元表征游戏经验。在回顾游戏的过程中,采用分组回顾和个别相结合的形式,通过书面游戏故事和口头表达这两种方式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游戏经验进行表征和学习。
4.聚焦问题和创新点展开讨论,深化幼儿思考。在本次游戏中,幼儿能自主自发地将游戏不断持续和深入,并且在一次次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中呈现出了很多的创新的想法,体现了幼儿对游戏的浓厚兴趣及思维、合作等方面呈现出的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采用鼓励和赞扬的方式激励幼儿,同时教师及时引导幼儿讨论及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游戏中帮助幼儿不断总结提升游戏经验。
循着问题链,孩子们发挥非凡的创造力,在真问题中进行真讨论、真反思。教师在游戏背后进行观察、思考,分析不同行为背后的经验发展,让幼儿从“玩”到“思”,从“思”到“玩”。那就让我们充满电,期待下一次的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