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024年8月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动态“十公开”

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创建于08-05
阅读 221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优化家庭医生服务方式,丰富家庭医生服务内涵,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推行家庭医生服务“六个拓展”、“三个延伸”,结合实际,严格落实推进家庭医生服务“十公开”活动。

1.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在每年公历8月7、8日或9日。 “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

起居养生

    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管子》中说:“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转折,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可根据需要适当进补。


2.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起居养生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南方地区,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遭遇高温天,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人们应预防感冒。中医把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长夏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气候特征是湿热蒸腾,湿热天气多。 

      处暑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化解“秋乏”,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饮食清淡,宜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户外活动。

3.本月重点关注疾病提醒:

      八月节气有立秋和处暑,但是本月仍处在三伏天的中伏和末伏,高温闷热天气依然频现,暑气一时难消。此时防暑降温工作依然不容忽视,同时还要做好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发热,溃疡,手脚、口腔内有疱疹等皮肤症状,还可能会有轻微厌食、咳嗽等症状发生。少数患者会并发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个别重症病例进展迅速,可导致临床死亡。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但有逐渐提前的趋势。该病主要通过唾液及粪便传播,6月龄到5岁儿童易感染。

预防措施

      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及时洗手,居家保持通风良好。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传染;给孩子多喝开水,多运动,补充营养,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多吃熟食,不要吃生冷刺激寒凉的食物。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就医,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传染给他人。

感染性腹泻病

       每年5月至8月是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一般每日大便3次以上,会给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高发原因:夏季闷热潮湿,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气温高,食物不容易保存,易变质;凉菜、瓜果生吃,缺乏热加工工艺,易污染变质;雨水多,蚊蝇滋生,易传播肠道传染病;大量或者快速摄入冷饮,影响消化功能,降低消化道对细菌的免疫力。

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宣

阅读 22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