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主要讲耶路撒冷的哭墙,西墙隧道,大卫墓,古城和城门,死海古卷博物馆,亚伯拉罕的帐蓬,大屠杀纪念馆。
承载千年眼泪的哭墙
1,哭墙也叫西墙 Western Wall or wailing wall,是原来“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组成”。
哭墙的石块整体呈现二种风格,据说下面十一层的石块是使用希律王时期的原来石块。其中有块最大的巨石重达570吨,据百度说是世界上第三大人造石。
公元135年,犹太人亡国后,便被禁止进入耶路撒冷。后来君士坦丁大帝在313年颁布米兰赦令立基督教为国教,犹太人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允许在每年的圣殿被毁日前往圣殿遗址处祈祷。此后不同的统治者对犹太人是否可以进入耶路撒冷圣殿山祈祷的规定也不一样。
哭墙是犹太人除心目中的圣殿山以外的第一圣地,从公元135到公元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这漫长的一千八百多年,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时,都会到哭墙朝圣,头顶三尺在上的上帝,面壁而泣流亡的苦难,迫害,歧视,祈祷并期待重建圣殿,所以也称哭墙。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以色列政府全面控制了耶路撒冷老城,以色列人才得以真正的在这个圣地,这个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朝圣,祈祷。如今这里不仅是以色列的重要广场,精神家园,也是政府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各种重要节日的场所,吸引着全球基督徒,也是许多旅游爱好者的必看景点之一。
穿黑袍戴黑帽的便是最虔诚的犹太教徒,也叫做拉比。他们在哭墙处流泪祷告,读到圣人的名字要点头。
括号内文字来自百度。
哭墙用栅栏分隔成男左,女右两部分,室内也分有男女两部分。从来没有争议。哭墙广场人来人往,不是刚从哭墙下退出来,便是去哭墙处朝圣的路上。从来不会搞错。
“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圣经里的这句话突然跳了出来,上帝所造就的一切,包括生男生女,永远不可改变,也永远没有争议。
这是左边男士的祷告处。
隔离栏栅
进入男士祷告处,要头戴小圆帽Kippa, 又叫谦卑帽,这是表示对上帝的敬畏。祷告完毕,要面向哭墙后退出去。
敬拜大堂有许多凳子和桌子可供信徒使用。也有免费的纸和笔用于给上帝写小纸条。
在男子部左侧,有个“威尔逊拱门”Wilson’s arch,里面据维基百科介绍,“设有圣约柜,可以容纳超过100经卷,以及图书馆和空调。”供人阅读,里面装有“燃油的圣灯‘永恒之光’(Ner Tamid) 代表耶路撒冷的金灯台,以及圣殿祭坛不断燃烧的燔祭。”
这是右边女士们的祷告处,明显地方小很多,但人却更多。
哭墙是通向上帝的邮局,很多人觉得上帝太忙,就把祷告的事项写下来,塞在石缝中,这样就算上帝太忙没听到也保证上帝会看到。
这是威尔逊拱门内的男子部。由男子部左侧“威尔逊拱门”Wilson’s arch进入,里面据维基百科“设有圣约柜,可以容纳超过100经卷,以及图书馆和空调”,供人阅读,里面装有“燃油的圣灯‘永恒之光’(Ner Tamid) 代表耶路撒冷的金灯台,以及圣殿祭坛不断燃烧的燔祭。”
威尔逊拱门实际上是一条从耶路撒冷通往圣殿山的石桥,建有引水道将水引入圣殿。
从楼上所拍,玻璃窗的反光模糊了照片。当时没有时间,匆匆一拍,结果张张玻璃反光效果明显。
网上照片。
进入拱门
女士在楼上一层。
祷告一角,据说这里是最靠近至圣所的地方。
2,西墙隧道/拉比隧道Rabbinical Tunnels,位于西墙之下,可以看到西墙在2000多年前地下的样子。 隧道展示的第二圣殿山时期的大手笔建筑,惊人的釆巨石技术和发达的供水系统。
这根柱子是耶稣时代留下来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但肯定很重要。
我一直不能确定这是否是条一直存在的隧道还是当时借考古之名而挖出来的隧道。偶尔在网上找到了张逸萍译自Associates for biblical research里面有关这条隧道的真相。我觉得挺makes sense. 我大致归纳如下: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拉比们开始从西墙广场开始向北延伸挖出了一个坑道,直到1982年,挖掘声引起了在圣殿山地面上的巴勒斯坦工人警觉,虽然由此引发了骚乱,但是拉比们还是被允许继续由西墙外向北开挖。到八十年代末,当挖到圣殿山建筑群北端时,拉比们找到了主前二至一世纪希律前的圣殿北水隧道。这个古老的从石头里凿出来的水利系统隧道被称为“哈斯摩宁隧道”。
仿佛走进二千多年前的时光隧道,一根根钢筋混凝土柱子用来支撑地面上的圆顶清真寺广场上的建筑。
这是在2017年在威尔逊拱门地下发现的第二世纪初的罗马剧场,据信,拱门是小剧场的圆顶,小剧场是用于小型的综艺节目或者用于演讲,论坛,市议会等。
巨大的希律王时期的石头,它的标志就是石头四周围有挖的凹槽。
行走在2000多年前的地下隧道,触摸这些带着历史沉淀的巨石,非常感慨,石头在哪,信仰就在哪,如此简单,沉甸而又执着。
巨石
耶稣时代的地板。
凹槽的石头是阿拉伯时代留下的?
有耳朵的石头以方便拿取。
西墙水道
水道
水道
水隧道内相当窄,左右两边都是石墙。
隧道的北端,1996年,以色列政府在此新开了北门作为燧道的出口,但是引起了冲突,造成100多人死亡。
中世纪留下的地下水池
这是在出口处看到的据说有2000多年历史的巨石。
3,紧邻圣母升天修道院是马可楼,二楼是最后的晚餐房间,楼下是传说中大卫王墓King David's Tomb的所在地,真假不知。可以看出整面墙的三种不同风格。
门上的六角大卫之星。以色列的国旗就是六角大卫星。
大卫王墓入口处
墓室内的哈卢卡灯盏。灯盏名字来自肖青笔记。
男女参观之处不一样。
实在有点沮丧,千里迢迢跑来跑去,马可楼的那个最后晚餐房间真假不说,结果马可楼下的大卫王墓又肯定不是真的。
女士们参观的墓室,什么也看不到,也没看明白。
4,亚伯拉罕时代帐蓬,这个肯定是仿的。
我们的午餐便是在那吃的,度过了非常非常的不一样愉快的时光。
据说帐篷是用羊毛织成,但是我也不确定,实在看着像麻布。店小二都穿着那时候的衣服。
帐篷顶部
帐篷外的山包
流着奶与蜜的上帝应许之地。
每样菜都非常的好吃。
骆驼上的英姿。英姿差点被骆驼摔下来。
想像中的我应该戴着随风飘起的头巾和太阳镜,骑着骆驼,在夕阳下缓缓从大漠中走来。
留着想像,下次去雨季不再来的撒哈拉。
5,死海古卷博物馆,内部古卷真迹不让拍照。这是光明之子。
馆内珍藏品
馆外广场的艾未未作品:两棵真铁树
作品作者介绍
馆外的亚当雕像
6,耶路撒冷的各种城门。
粪门Dung Gate,靠近西墙,比较宽大,也是现有城门中最低矮的门,汽车也可以进入。这是古时居民将垃圾及排泄物从此门运出城外。
我拍的肯定是城门背面。
向锡安门进发。我喜欢这张照片,照片来自文忠。
Zion Gate 锡安门,算是老城的名门了。阿拉伯人称此门为”先知大卫的门。”由苏莱曼大帝在1540年时建成。
因城门的南面是锡安山而得名。
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后,锡安门和耶路撒冷老城掌握在约旦手中,锡安门至此被关闭长达19年。墙上无数的密集的弹孔是第一次中东战争时留下的,非常震撼。子弹打烂的石头之花,那是把积攒了近2000年的屈辱,迫害,侮辱,执着,渴望和梦想之弹统统射向了城门。这样的力量之花,举世瞩目,只有上帝明白。
撒迦利亚书第一章14节:你要宣告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为耶路撒冷,为锡安,心里极其火热。17节:你要再宣告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的城邑,必再丰盛发达。耶和华必再安慰锡安,拣选耶路撒冷。
石碑上写着,这是在以色列独立战争中建立的锡安山会堂。
城门的台格路也满是弹痕。我很想数数这些石头台格是否有2000块,想像着每排台格由远而近的走来仿佛这千多年来的以色列民族走过的所有的苦难。
Lions Gate司提反门,羊门。城门上其实雕了四个豹子,却被误会为狮子。
这里也是主耶稣从监狱直到各各他的苦路开始地方。
大马士革门Damasucus Gate, 这是最漂亮的城门,离我们酒店不远。平日里城里的小商品市场很热闹。
耶路撒冷老城虽是历史名城,宗教圣地,但是也是特别的热闹,繁华。那怕是在苦路一至九站,也是各种摊位小商店非常的多。
这是亚美尼亚区。
仿佛到了七宝古镇
我看到有个摊位上有各种香料,还有著名的藏红花和磨成的粉末,还没来得及讨价还价,就被领队催走了。
老城车技高超的女司机在U turn.
老城里开车非常具有挑战性,绝对不好开。但是这里车让人。
这是在伯利恒广场上的大叔在兜售他的旅游纪念品。就放这篇里了。
各种纪念品
街头艺人
无法忘却的纪念
大屠杀纪念馆Holocaust Remembrance Center
纪念馆内的历史馆是主展馆,馆内不可以拍照,以示尊重。
这是馆入口处,“通向被毁灭世界的桥”
图片来自网上。
手无寸铁 只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