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时光匆匆,一晃七月已远离,八月也都一溜烟晃过了5天。这个七月我没有出去浪迹天涯、没有约上好友吃吃喝喝,但这个七月并没有虚度,读了几本书,写了十几篇短文,也算是创造了自己的一个小小奇迹。
眼看八月就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开始实践了,但当要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发现小小的第一步也很难。
林老师的”理想课堂“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的课也上了;优秀学员、榜样学员的奖状也得了;资源包也看了;《学习共同体》、《社会化学习实践手册》、《教案的革命》、《学为中心的课堂工具》也读了;但翻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试着要去真正备一节课时发现心里还是非常恐慌,一种束手无措不知从何入手的恐慌。
三单容易,一案难
何为“一案三单”?
一案: 助学案(相当于传统的教案)
使用对象:老师
三单: 课前预学单(即预习作业)
课中共学单(即课堂任务清单)
课后续学单(即作业单)
使用对象:学生
“三单“是构成一个学习内容的“四梁八柱”,“三单”的设计是最难的活儿,也最能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平。
“助学案“就是“三单”的流程再造,“学习单“是“助学案”的“CPU”。
上图是在林老师课程资源包里呈现的最简易的“一案”。这是一种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相匹配起来的给老师看的“助学案(教案)”。简洁明晰,有调理课操作的特点,比较适合我这种追求简单的实用主义者。
那么问题来了: 教材、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设计“学案”的重要依据。 我们该如何在了解学科教学要求之后再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通过预习检测来发现)来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和制定学习自评?简而言之,如何在学科要求和学生需求间建立联系?
办法来了:下图是课程资源包里提供的单课教学方案--教学设计模板。很明显,完整的模板里已将学科要求纳入到教学设计的考量之中。它要求教师能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课标要求“三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 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三个方面制定具体课堂目标。它通过教学设计单在学科要求和学生需求之间建立了联系。
那么问题又来了:回到真实课堂教学,我们是不可能在一堂课里既了解学生预习后生成的学习难点又设计好学习任务的。简而言之,教师在学生预习后发现的学生学习的难点应该何时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设计及中?
我现在能想到的唯一解决办法是提早前更多更多的课时让学生进行预习,教师要收集学生困惑,再次完善自己的助学案。
框架易搭,施工难
在批改同学们“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时候我看到有的老师是这样设计学习任务的:
1.自习教材某一部分内容。
2.填写预习单回答“***地区受到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3.与你小组同学分享交流你找到的原因。
4.各组请一位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发言。
那么问题来了:上述教学活动的设计是符合入、放、收、成的教学设计,也符合学生学、问、思、辨的学习方式。但一直是这样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会审美疲劳么?
再度思考我们所学。入、放、收、成、用是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学、问、思、辨、行)以及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堵点进行的教学方案设计的框架,就是必须要有的东西,就如一栋房子的设计图里告诉工人这栋楼要有2个们,3扇窗子,一个楼梯,6个房间等,这样才能满足居住人的生活要求。但至于门用什么材料,窗子用什么玻璃,房间朝向等都还要按照居住人的喜好来设计。那么如何能设计出客户满意的好房屋呢?
也许是个办法:最近翻出一本2017年就翻过的书《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书中介绍了37种“课堂全员参与技巧”,涉及教学活动,学生反馈、笔记指导、教学测评等方面,其使用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性。试想大量丰富又极具操作性的学生学习调动方法与“一案三单”教学设计框架相结合的课堂”建造图“一定能带我们走近”理想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