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韩愈对杜甫的赞美,也是后人对杜甫的崇拜。
宋朝一位文人用三句话评价杜甫“少儿锐,壮而肆,老而严”。杜甫的人生不只是我们在课本里看到的,他有少年轻狂的一面,也有四处游荡的一面,所有这些成就了他最终的那个样子。
杜甫出生的家族叫京兆杜氏,是唐朝的名门望族。他的祖父杜审言,20岁出头就中了进士,经历一番官场挫折后,于55岁那年担任著作佐郎,在生命的前一年入选首批修文馆学士,是当时真正的文学名家,也是唐朝格律诗的开创者。
他的父亲杜闲,当过五品官,很有地位。他的母亲是李唐宗氏的后代,他的姥爷是舒王的外孙,他的姥姥是纪王的孙女,杜甫可以算是有着李唐王朝的血统。
作为世家子弟,杜甫在少年时代接受了很好的教育,7岁就能写诗,9岁能够临摹书法大家的榜书大字,11岁时已在洛阳的诗坛上显露头角。
这样的出身,这样的境遇,少年时的杜甫既自信又轻狂,他常拿自己比凤凰,把凤凰当作是自己的人生图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年时的杜甫读书很是勤奋,可他并没有急着考取功名,而是开启了长达三年的长途旅行,他去了他所崇拜的六朝诗人笔下的江南,回家乡后参加进士考试落榜。
之后,他又开始了第二次旅行,来到了河北和山东,这次旅行留下了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人生最好的十年里,杜甫将快乐、潇洒、轻狂演绎得淋漓尽致。
结束旅行后,杜甫结识了很多朋友,也见识了很多民生。33岁这年,考试失败的杜甫在洛阳遇到了官场失意的李白,他被李白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他们相约骑马、打猎、写诗、谈论国家大事,当时的他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杜甫35岁时参加皇帝举办的制举,因李林甫的一句“野无遗贤”而落榜。再加上在朝做官的父亲去世,杜甫的经济每况愈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几年后,杜甫的人生伴随着“安史之乱”迎来了更大的不幸。同时,我们印象当中那个穷困潦倒、忧国忧民、心系国家的杜甫也在这样的历史中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