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启华章 · 肆意绽放】一气呵“成”    “语”简意赅———荀子四小暑期读写诵活动(三)

荀子实验第四小学
创建于2024-08-04
阅读 16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邯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邯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许许多多灿若明珠、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被誉为“成语典故之乡”。

       阅读开启智慧之门,书香浸润心灵之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底蕴丰厚的赵国文化,探索成语故事背后的历史人物。

       我们班的王若亦,今年8岁,来自丛台区荀子实验第四小学。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成语故事是《毛遂自荐》。


【释义】毛遂:河北鸡泽人,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我推荐。后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

【典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典故】战国时赵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自荐随同前去。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半天没有成效,毛遂手拿宝剑走上宫殿,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的侵略。

【近义词】自告奋勇、主动请缨

【反义词】推三阻四、畏缩不前

【谜语】自己推举自己

【歇后语】孙猴子作官——毛遂自荐

       战国时期,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请求救援,平原君打算在其门下挑选出二十个文武人才一同前往,但只挑选出十九个,剩下的都不符合条件,这时,有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主动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请求加入前往楚国的行列。

       平原君问:“你在我门下多久了?”

       毛遂回答:“三年了。”

       平原君说:“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里的锥子一样,立刻就会显露出锋利的锥尖,而你在我门下三年了,我却没听说过你有什么表现,你还是留下吧。”

       毛遂说:“我现在自我推荐,就是请求你把我放进袋子里,如果早点有这样的机会,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锥尖而已,而是早就显露出才能,锋芒毕露了。”

       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很有道理,就答应让他一同前往。

       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会谈,从早上到中午,都还没有结果。于是,毛遂持剑走到楚王面前,极力说明赵、楚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楚王终于被说服。答应赵国愿意出兵救援,于是两国当场歃血为盟,誓守联合抗秦的盟约。毛遂这次不仅帮平原君完成任务,也为国家立下了功劳。

       成语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挑战和机遇时,应该勇于自我推荐,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03:07

图文:二年级组

编辑:何彤彤

审核:教导处

荀子实验第四小学

阅读 16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