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阳光
依然喷吐着烈焰
时光的脚步
却已悄然越过夏的后墙
迈进秋的门扉
立秋知多少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秋也”。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的变化。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 寒蝉鸣
这时候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立秋习俗
贴秋膘
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晒秋
立秋时节,田间地头处处可见人们“秋忙”的身影,农家小院晒满了玉米、辣椒、大豆等农作物,呈现出诗一般的“晒秋”景象。如今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称为最美中国符号之一,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前去赏秋拍摄。
啃秋
啃秋,也称为“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啃秋,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报秋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是秋的报信者,南宋时“梧桐报秋”曾是一种宫廷仪式。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宫中“以梧桐树植于殿下”,待到立秋交节之际,太史官穿着隆重的礼服,手持朝笏高声奏报“秋来了!”如果梧桐树能应声落下几片叶子,则会被认为是吉兆,有报秋的意思。
立秋诗词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杜甫山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立秋手指谣
立秋手工
立秋养身
薄衣御寒
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马添衣加裤,而应该尽可能晚一点增衣,能穿短袖衬衫,就尽量不要穿长袖。
滋养润燥
秋季气候干燥,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适时进补
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在冬季到来前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桂圆、红枣等。
立秋小贴士
1、天气转凉,建议大家少吹空调,晚上注意要盖厚一点的毯子,小心着凉、感冒!( 尤其是儿童、老年人)
2、衣服不要穿太少,也不要穿太多。适量添衣让身体渐渐适应温度的变化,秋天温度变化是很快的。
3、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搭配,多吃些蔬菜、水果,如苦瓜、冬瓜、苹果、梨、木耳等,清热解毒,滋阴生津。
4、要多喝水,豆浆、茶水等粥品适宜。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多喝豆类饮品,少吃油腻的东西。
5、注意自己的饮食卫生,气温还不是很低,所以食物易滋生细菌,引起肠道疾病,所以要养成干净卫生的习惯哦!
当晚风渐渐拂去燥热,
当蝉鸣也开始时断时续,
当梧桐叶悄然换了颜色,
都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
“秋天就要来了”!
和孩子来场秋天的欢迎仪式,
对秋天郑重地说一声“你好”,
一起迎接这个季节未知的惊喜!
制作:周承霞
审核:王燕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