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清晨,一年三班的教室中,都会传来朗朗读书声。
这是孩子们在读诵经典。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武王观兵,白鱼入舟。孟津既会,胜殷遏刘。”
“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他们有的在读《弟子规》,有的在读《三字经》,有的在读《百家姓》、《千字文》、《小儿语》、《四字鉴略》。
过去八、九岁的学童们在私塾先生的带读下,可以将《论语》、《孟子》、《诗经》等大量古文,奠定了读书人一生文化和修养的根基,圣贤经典滋养并成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很多重要演讲中坦言:“我提倡孩子们读经,是为了未来中国多出一些大思想家、大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
只有从小接受经典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人,夫唯大雅,卓尔不群,不跟着社会风气走,建立独立的大才人格。
浩瀚经典,引一言而震撼内心,得一句而明辨事理。
在“番茄时间”里,孩子们专注的自读。
读诵经典,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若只是死记硬背,记了一堆文字,便失去了经典的真正意义。
经典是历代圣哲们留下来的人生经验,是希望后代子孙们能依着正确的观念去生活。依经典所说去做人做事,以智慧指导人生,这才不白读经典。
其实,中国人的生活里到处都有经典的影子,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见到正确的我们要学习,见到不好的人或事,思考反求自己,我是否和他一样。再比如老话常说“饮水思源”,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忘本。
就像本篇文章的标题——“读圣贤书,字字体验;口耳之学,梦中吃饭。”读诵经典需要用心体会,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在与人相处中。若只是用嘴巴读出声,耳朵听了一遍,这样的读书就好像只是在睡梦中吃了饭一般。
经典读诵是好事。但,好事也要用对方法,家长、老师带孩子读经,首先自己要读的开心,自己先“下水”,找到对的方法,或者说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然后再引领孩子们走进经典,走进智慧的海洋。
让我们一起快乐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