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展示一只笔者收藏的描金加彩飞天乐舞图撇口建盏与朋友们共赏。该盏高8.4厘米、盏口直径21.0厘米、圈足外径6.5厘米,盏口外撇,凹腹下收,底部斜收至圈足,底下为宽缘浅圈足。盏内外均施黑釉,釉面光亮;盏底及圈足露胎,罩一层土色无光釉。盏内外口沿以下均饰一周较宽的飞天乐舞图。图中八位仙女凌空起舞:一人怀抱琵琶珠落玉盘,一人手持箜篌垂弦遮面,一人反弹琵琶惊现绝技,一人双手持两朵圣洁的莲花,其余四人均手持盛满桃子的玉盘高举奉献。画面洋溢出一派福寿吉祥,欢快热烈的氛围。图中仙女衣裙飘逸,彩带飞舞,间杂以祥云缭绕,花朵缤纷,如沐熏风、如入仙境。盏内底为一圈重重叠叠的莲瓣纹围绕着三兔共耳图案。三只三角形的耳朵将三只飞奔的兔子联系到了一起,当寓意天道循环,生生不息。盏外底上端也加饰了一圈重叠的莲瓣纹。外底内以行书阴刻“宋徽宗”三字底款。建盏上的纹饰虽然繁复,其实也只有橙红、靛青、豆青、青白、乳白、枯黄、墨黑等几种单色构成。色料如珐琅彩堆涂较厚,颜色之间并无交融,其间以金彩勾勒分界,形成轮廓分明的画图。金彩乃真金粉与金色颜料拌合而成,金光闪烁、熠熠生辉。
盏内俯视图
盏内底莲花三兔共耳图
建盏口沿上仍见耀变斑和破口气泡等老旧痕迹
笔者考证,建盏上的飞天乐舞图和三兔共耳图均源自敦煌壁画。在莫高窟第112窟中的《反弹琵琶乐舞图》中,正弹琵琶、反弹琵琶、手持箜篌、手持莲花、手持寿桃等形象的仙女均有原型。而莫高窟第407窟三兔共耳藻井图案中,更提供了仙女飞天的图画形式,只不过该藻井中的人物多为罗汉,而建盏上的人物换成了仙女。敦煌莫高窟始开凿于东晋时期的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后历代续有营造,隋唐时期更为繁盛,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和宗教宣传媒介。这只建盏的出现,可见宋朝画家对莫高窟文化曾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既有传承,更有创新。
莫高窟第112窟中的《反弹琵琶乐舞图》(复制)
莫高窟第407窟三兔共耳藻井图案
建窑瓷器以窑变纹样著称,这种彩色描金图饰为何会出现在建窑瓷器上呢?
建窑是分布于古建州一带(今属福建省建宁市建阳区)的著名制瓷窑场,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历宋、元、明、清四代,烧瓷历史长达千年。宋代是建窑的发展时期,由于当时斗茶风尚盛行,制品以黑釉茶盏较为多见。建窑的黑釉属于结晶釉的范畴,含铁量高达8% 以上。在1300多度的高温熔烧过程中,窑温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釉色闻名于世。建窑胎体厚重,胎质粗糙坚硬,含铁量高,呈黑灰、紫黑等颜色。其独具特色的胎釉特点和制瓷工艺对江南广大地区都有很大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类似建窑黑釉瓷器,还有见一种罕见的黑釉加金银彩瓷器,流传到日本后被称为“金彩天目”,奉为国宝。1998年至2000年间福建省考古队发掘了位于武夷山的遇林亭窑,出土了宋代金彩天目碗残片36件(片),为传世金彩天目找到了原产地。遇林亭窑址位于武夷山景区北侧的莲花峰,与水吉镇建窑相差不过六十公里。所烧瓷器也以茶具为主,其风格深受建窑影响,亦应看做是建窑系窑口。相传北宋末年,一位北方林姓窑工来到福建,在武夷山的一个亭子里遇见一位同宗师傅,后来俩人在山上设窑烧造建盏。北方窑工把定窑的描金工艺引进过来,遂有这种黑釉描金器问世。这个窑口被当地称为遇林亭窑,以纪念这段历史传奇。北方有一种底款为“易定”的描金加彩瓷器有可能即为金彩天目的滥觞。
遇林亭窑黑釉描金花卉纹盏
宋遇林亭窑描银碗
目前加金、银彩的建盏屡有发现,有的用金线代替兔毫,有的写有吉祥语,有的还绘有图案。足底有“供御”、“进盏”字款的金彩天目瓷器,应是为宋代宫廷烧制的贡品。但加彩色颜料的这类建盏还仅局限于简单的点染,如这种满绘飞天乐舞图饰的十分罕见。当然,能为宋徽宗御贡的瓷器必然是精工细作绝无仅有的。这种气势恢宏色彩艳丽的画面也符合宋徽宗的审美要求,应为时代的产物。近年写有“宋徽宗”题款的宋瓷多有面世,从诸多特征看许多都可认定为到代真品。但也有人颇有微词,认为宋徽宗生前不应存在写有庙号的物品。笔者认为宋徽宗提前禅让退位也有其特殊性,历史的疑团还应谨慎对待,不应一概而论。不管怎样,这种争议对这只建盏并不构成影响,因为它也可以是宋徽宗去世后的祭品。
这只建盏是宋瓷从单色釉向彩绘发展进程中的产物,也是南北制瓷工艺相互交流融合的产物。其为宋徽宗御贡的身份,与敦煌壁画密切相关的绘画内容,都决定了其在中国制瓷史中的重要地位。
以上文章发表后,“简单!”藏友又提供了一只纹饰大体相同的建窑碗,底落“供御”款。附后,请朋友们比较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