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当推李渔。
尽管李渔“自幼聪慧,襁褓识字”,“总角之年赋诗作文”,但纵观李渔一生,还属大器晚成。
30多岁还在考取功名的路上,后虽成为幕客,也只是养家糊口,期间为保性命,被迫剃头,自诩“狂奴”。
40岁举家迁到杭州,自主创业,撰写喜剧及通俗小说,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市场,成为当时的“顶流作家”。
50岁为打击盗版,四处奔波,后迁寓金陵,并老来得子,延续香火。
56岁组织家班,自编自导且携家班全国巡演,红透大江南北。
60岁完成《闲情偶寄》,成为戏曲理论巨匠,生活美学导师。
67岁为儿子回原籍考试,搬回杭州,结果从楼梯摔下,一病不起。
70岁带着未了的心愿《笠翁一家言》和遗憾,离开人世……
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
芥子园,李渔寓居金陵时购置并自行打造的园子,是他一生之中最负盛名的园林。取名芥子园,其意为“芥子虽小,能纳须弥”,从中能看出李渔的胸怀、李渔的追求、李渔的审美。
如果要用几个词来形容李渔,我会选择“热爱”、“执着”、“情趣”、“完美”。
热爱是发自内心,刻骨铭心的爱;执着是一以贯之,坚持不懈;情趣是情调趣味,有高雅低俗之分;完美是要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做到极致。
纵观李渔一生,至少在这十个方面可以称之为翘楚:
一、启蒙教育之专家
二、网红剧作小说家
三、版权维护先行者
四、园艺营造艺术家
五、巡回演出实践家
六、艺术理论之巨匠
七、国画技法施慧者
八、生活美学倡导家
九、出版发行之赢家
十、情色实名新锐派
一、启蒙教育之专家
“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李渔的《笠翁对韵》可以说是数百年来儿童声律启蒙的经典读物,学习创作诗歌的实用教材,被称为“吟诗作对三基”之一 ,至今,仍广泛使用。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按韵编写,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典故、诗词、花鸟、人物、器物等众多意象。全文对仗工整,极富声韵,用词精美,意味深长,并且读起来琅琅上口,像唱歌一样,十分适合孩子朗读背诵。
二、网红剧作小说家
李渔写的剧本保留下来的有十八种,常见的为《笠翁十种曲》,由《风筝误》等十个剧本组成的喜剧集,因附有版画,在书史上别有盛名。除此之外,他还著有《无声戏》《十二楼》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这些通俗文学作品虽在当时被正统文人所不齿,视为末技,但由于通俗易懂,贴近市民生活,寓教于乐,适合观众、读者的欣赏情趣,所以,作品一问世,便畅销于市场,被争购一空。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集,更是受到读者的欢迎,成为抢手货。
李渔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作家,被后人推为“世界喜剧大师”。不少作品还传译到日本、欧洲。
李渔的小说和剧作情节曲折,语言浅近易懂,在士大夫以及民间均颇受欢迎。《笠翁十种曲》一经问世,便洛阳纸贵,抢购一空,并被当时的戏剧界推为“所制词曲,为本朝(清朝)第一”。一时间盗版如潮,可谓是当时的“流量明星”“网红大咖”。
李渔说:“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看,又与不读书之妇女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
三、版权维护先行者
随着作品的不断问世,“湖上笠翁”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坛新人。他的作品以惊人的速度向各地流传,多地不法书商千方百计进行私刻翻印以牟取暴利,在缺少交通工具的当时,数日之内,三千里外的地方也能见到笠翁新作。这极大地影响到李渔的声誉和经济收入。
为捍卫著作权,他一边请求官府为其主持公道,传札布告;一边与女婿沈心友四处奔走,上门交涉。然而由于当时社会没有形成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盗版现象仍防不胜防,屡屡发生。
其中,盗版最盛之地当属金陵。李渔为了捍卫声誉,方便打击盗版,最终选择寓居金陵并建芥子园。
四、园艺营造艺术家
芥子园,是李渔亲自设计、亲自监造、亲自装饰的,可以说是布局之精品、园艺之美品、营造之极品。
园子虽小,意境无限,因地制宜,崇尚自然,这是李渔之所求,包括建园三要素“山石植被、水系和建筑。”的利用,让芥子园真正达到“纳须弥于芥子”的意境。
还有使内景与外景相互融合的"尺幅窗",也是李渔借景手法的创新,即是窗更似画,移步换景,四季不同,看似自然随意,实则精心营造。
五、巡回演出实践家
李渔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和情趣,不仅停留在编剧上,他还自建家班,自创、自编、自导,在芥子园等地进行舞台实践,并在全国各地进行盈利性巡回演出。
李渔组建的昆曲家班,不像其他那些家班,隐藏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供家人和最亲近的朋友观赏,而是在全国各地巡演,真是让世俗大跌眼镜。
李渔在西北偶得乔、王二姬,二人颇具艺术天赋,经名师和李渔的指点,很快成为出色的演员。
尽管李渔家班只有四名演员,但有乔、王二人这样出色艺人,以及李渔这样的好编剧、好导演,家班创建不久就红遍了大江南北,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全国九州,历其六七”。她们随李渔“游燕、适楚、之秦、之晋、之闽,泛江之左右、浙之东西”(《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观众上至公卿下至布衣,如此广泛的交游在明清家班中绝无仅有,并对昆曲在全国的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
李渔家班是明清家班史上最重要的家班之一。其演出既有非营利性的,也有营利性的。
六、艺术理论之巨匠
《闲情偶寄》是李渔的名著,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名垂青史。虽然《闲情偶寄》中的很多理论主张并非是他的首创,但能如此系统地将此前各种零散观点归结成前无古人的鸿篇巨制,说明李渔的确可以被称为“理论的巨人”。
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结构第一”的主张是李渔首次提出的,这一观点对后世的戏剧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李渔还在编剧技巧方面作了系统、丰富而精到的论述。这些戏曲理论的产生,与他多年的编剧、导演、家班、巡演等系统性的舞台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闲情偶寄》比法国著名文学家狄德罗的戏剧理论体系早出一百年,其中关于导演的论述,比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早出两个世纪,堪称世界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导演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戏剧理论著作,是中国古典戏剧理论集大成之作,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李渔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李渔构建了完整的戏剧理论体系,一些新理论建树经历了三百年的检验,对于今天的戏剧创作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他是无愧于“理论巨人”称号的。
七、国画技法施慧者
由他倡编并亲自作序、女婿等人搜集整理、在中国美术界影响颇广、一直被誉为中国画临摹范本的《芥子园画传(谱)》也是在芥子园印行的。
在中国的画坛上,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孕育名家,施惠无涯者,《芥子园画谱》当之无愧也。《画传》出世,备受时人赞赏。
画谱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从用笔方法到具体景物的笔墨技法,从创作示范再到章法布局,为画者提供了完整的学习解决方案。故问世300余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近现代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之范本。
因此“芥子园”就成为学画入门典籍的代名词,流传至今。
八、生活美学倡导家
李渔酷爱吃蟹,自称购蟹之钱为“买命钱”,等蟹上市日起,他就开始吃蟹,从不间断一日。李渔还写下了《蟹赋》,生动诠释从吃黄到吃肉,从吃脚到吃螯的吃蟹流程,被称为“蟹仙”。
李渔不但爱蟹,更热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的《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
《闲情偶寄》的后六部主要谈娱乐养生之道和美化生活,内容丰富,切合实用,同时也全景式地提供了十七世纪中国人们日常生活和世俗风情的图像:从亭台楼阁、池沼门窗的布局,界壁的分隔,到花草虫鱼,鼎铛玉石的摆设;从妇女的妆阁、修容、首饰、脂粉点染到穷人与富人的颐养之方,等等,无不涉猎,表现了作者广泛的艺术领悟力和无限的生活情趣。
这六部的写法,和一般生活知识读物不同,往往结合抒情和说理。他希望人们读了他的书对美化生活有新的认识,能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还希望通过草木虫鱼、摄生养性知识的论述,旁引曲譬,有助于规正风俗,警惕人心。如“饮馔”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李渔的饮食观与饮食美学思想,对饮食养生之道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堪称卓有建树的美食家。
九、出版发行之赢家
寓居金陵后,为了防止别人私自翻刻他的著作,成立了芥子园书铺,他的编辑出版事业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他写的大部分书都是在这里印行的。书铺同时还印行、销售他自己精心设计的各种笺帖,以及其它文化用品。作为出版商李渔,他那灵活的经营策略与经营理念,使他能牢牢把握住商机,左右开弓,把芥子园书铺经营得红红火火。
李渔根据读者的心理和需要,除了出版自己创作的作品,还编辑出版了大量的通俗文学作品,如被他称之为“四大奇书”的《三国志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金瓶梅》等;编辑出版了诸如《古今史略》《尺牍初征》《资治新书》《千古奇闻》等一大批读者想看而买不到的书。
由于芥子园印行的出版物工精价廉,信誉至上,加之广告意识强,市场销路非常好,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追捧。
后来李渔迁回杭州,芥子园屡换主人,但一直保持李渔优良的经营作风,成为清代著名的百年老店之一。有资料表明,直至清咸丰七年(1857年),芥子园还刊印过《情梦柝》等小说。
可以说,芥子园书铺不仅是清代为数极少的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老店,也是中国出版史上为数不多的历史悠久的“百年书铺”。
十、情色实名新锐派
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解放人性,过去登不上台面的色情小说纷纷出场。正是这种大环境,给了李渔突破礼法,大展身手的空间,他改定《金瓶梅》,创作同性恋作品《怜香伴》,最为争议的是创写《肉蒲团》,虽然里面包含大量色情和低俗内容,但谁也不能否认其文学价值。
《肉蒲团》全书以《满庭芳》这一词牌为开头,一句“黑发难留,朱颜易变,人生不比青松。名消利息,一派落花风”,大肆宣扬享乐主义。虽然是情色之书,但书中,李渔对性、情、欲的描写堪称达到了新高度,甚至呈现出理论化特点,堪称引领时代巅峰 。
李渔称自己的作品是“新耳目之书”,一意求新,不依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
有人说李渔的创作世界是分裂的,窃以为这正是他人性中多侧面、多角度、多变化、多创新的立体丰满的体现。
林语堂说:“在李笠翁的著作中,有一个重要部分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他是一个戏剧作家、音乐家、享乐家、服装设计家、美容专家兼业余发明家,真所谓多才多艺。”
李渔,一个把生活热爱到极致的人,一个精力极其旺盛的人、一个活的轰轰烈烈的人、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一个精益求精的人,一个凡事追求十全十美的人;一个把生活中点点滴滴都升华到艺术高度、升华到情趣高度、升华到美学高度、升华到理论高度的人。
游览于2023年12月29日
编写于2024年0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