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与子,父与女,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深情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
第一次看龙应台的《目送》是大学时期,那时还是青涩的大学生,生活纯粹,只是沉浸在作者深邃、忧伤的文字中,因为在这本书里有对父母和对子女双向情感的深深诠释,当时在读时多偏重于对孩子的期许。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现在,我始终是父母的孩子,却也成为了孩子的妈妈。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老去,再读《目送》时更能体会父母的不易和自己身上的担子,所以当父母衰老需要我们时,我们要在此生缘分中尽自身可以尽的职责和义务,努力陪伴。
暑假了,蝉声阵阵,暑气蒸腾,临走前母亲又给我提了一兜子的蔬菜。成家以后,每每离开,似乎只有带走些父母想方设法准备的东西,才足以让他们安心。这些东西稀疏平常,甚至毫不贵重,却价值连城。他们这样的千方百计,极尽可能,饱含着这世间最伟大的爱意,也是我们享受作为孩子这个身份的幸福时刻。
虽已暑假,可是学校里还有些工作需要忙几天。一天,突然收到父亲的短信:“忙过这几天,你回来一趟。”以为是父母想要见见外孙们了,所以,尽快忙完手头的工作就带着孩子们回了娘家。才得知父亲已经感觉身体不舒服很久了,想让我带着去医院看看,一时间自责与愧疚感溢满心头。因为哥哥工作在外地,平时也比较忙,为了不打扰孩子们的工作,趁着我放假了父亲才说自己身体不舒服的事。于是,等着母亲忙忙碌碌收拾准备住院的用品,老公搀扶着父亲上车,我和母亲跟在身后,《目送》的画面一下在脑中闪现……时间步步紧催,父亲已经七十岁了,头发白了,皱纹多了,背影也不再挺拔,是的,我长大了,他也变老了。
在医院的半个月时间里,我发现父亲会说一些特别幼稚的话,做一些幼稚的事,也会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发脾气,完全不像年轻时的沉稳,倒像老年人口中所说的“老返小”。我有时会拿他打趣,有时也会像大人批评小孩一样责备他。母亲看在眼里,也很无奈,有时也会跟着自责:“老了,不中用啦,娃们好不容易过个暑假,也不能好好歇歇。”“这半个月,你舍着孩子舍着家,在这里照顾他,他还这么不懂事,我们如果身体都好,你们也少操点心。”“如果不是你在这,大大小小这些检查,我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养儿防老是真的!”……其实,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正在做这世上最美的事:我已经长大,他们还在,我有能力报答,他们还健康,我还想搀扶着他们漫步夕阳。
忘不了小学时,母亲总是想方设法在星期天时给我和哥哥改善伙食,父亲在每月工资很低的情况下,给我买的75块钱一双的凉鞋;忘不了中学时,母亲会隔段时间向老师询问我的学习情况,父亲则会在每次开学之前准时把我们的学费准备好;忘不了上高中时,父母为了我和哥哥能有更好的教育机会而四处奔走,找人托关系把我们送到教学质量更好的学校;也忘不了上大学时,他们带着自己煮的鸡蛋,把我送到学校,并把一切安排好后离开时那不放心的目光;大学毕业后,我成了家,家换了名字——娘家,每次离开,身后依然有两束浓厚不舍的目光送我,直至我的身影消失在他们的眼眸……凡此种种,常暖于心!
才明白龙应台在《目送》中所说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再次品读《目送》,不知不觉就会进入到文章中,随着作者的脚步感受人间的真情,甚是感伤对亲人的思念与缅怀,对生活的感受与体会。我们贪婪地吸吮着父母给的爱,又将爱汩汩地输送到孩子的血液中,然后开始流着泪回忆父母给的爱,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