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共建齐努力 共谱双拥新篇章

—韩森寨街道扎实推进双拥工作

韩森寨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
创建于2024-07-31
阅读 204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今年以来,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健全服务体系、凝聚思想共识、加强军地共建,全面落实拥军优属各项政策,推动街道双拥工作取得新突破。先后被中国国防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新时代中国双拥公众号、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公众号进行宣传报道。

“高校有了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双拥工作纳入街道总体规划,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建立健全双拥工作领导机构,拓展服务阵地,健全服务体系。

吸纳优秀退役军人、专家学者等力量,组成28人的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队伍,开展政策宣传,强化思政教育。

退役军人在哪里,服务就要延伸、跟进到哪里。

为进一步做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100余名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务保障及大学生国防教育宣传,今年6月19日,在新城区人民武装部、新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成立新城区首家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整合学校征兵工作站力量,为大学生提供从征兵入伍、服役期间、退役返校全过程的服务保障。

为进一步提升军队无军籍职工的服务保障水平,切实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在新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与支持下,2024年7月韩森寨街道成立军队无军籍职工服务站。

“街道-社区-高校”三级服务体系进一步构建,形成了街道全面抓,辖区社区、驻地单位广泛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双拥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

“拥军新力量不断加入,崇军共识更加凝聚”

街道充分利用清明、“五四”“七一”“八一”等时段,组织开展“五进”宣讲、烈士祭扫、双拥宣传、国防教育等一系列活动30余场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思想共识,探索创新社会化拥军新模式,推动尊崇军人、崇尚英雄成为新风尚。

做好常态化拥军优抚工作是基础。今年上半年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20张;办理并发放全国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优待证73张;为辖区3户三等功军人家庭庆送喜报;为7人办理了拥军IC卡。开展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暨海军退役老兵座谈会;为2024年春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辖区退役军人举办创业政策宣讲会及各类招聘会共计10余场。为街道及社区退役军人送上贺卡,激励大家立足新岗位作出新贡献。上半年辖区共有3名青年参军入伍。

去年街道创新成立咸东小哥“拥军联盟”,截至2024年上半年,辖区15家拥军联盟企业在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各项服务中共计优惠约7.2万元。“军嫂之家”组织开展“双拥绽芳华”系列活动6次;联合西安餐饮股份成立全市首家“饭大爷”拥军食堂,开业以来累计服务辖区退役军人5000余人次。依托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退役军人健康服务站,为退役军人提供“家门口”的医疗服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开花,军地共建更加深入”

加强与驻地部队交流,共谋军地建设良策,共话军民鱼水深情。街道发挥各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力量,并先后成立军嫂及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并依托部队、医院资源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驻地63750部队到驻地小学开展爱国教育,部队医院为街道干部职工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为辖区小学生普及牙齿保护知识,并深入到小区院落,开展义诊。

东方小学专门为63750部队军人子女开设“双拥”班,开展常态化国防军事教育与实践活动,组建“熊宁志愿者团队”,经常性深入社区对军属进行慰问,将“双拥”工作落到实处。

在“八一”建军节前夕,韩森寨街道走访慰问63750部队、市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等驻地部队,为部队官兵送来了矿泉水、绿茶等防暑降温用品,向驻区部队官兵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并了解官兵们的生活情况,询问部队建设和工作开展中的具体困难。

今年辖区东方小学和驻地63750部队作为全省100对军地单位成功入选陕西百个军地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示范点。

下一步,韩森寨街道将坚持高标推进,持续用心用情做好双拥工作,奋力谱写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新时代双拥画卷,为新城区双拥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阅读 20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