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分享
崔勇
少说多做才是道之真谛。就像狂风不会连续刮一个早晨。暴雨不会持续下一整天一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直线上升、直线下降。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无尽的暗夜不会成为永恒、阳光普照,才是人世温度。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终到灵山。爱迪生用上千次失败后的电灯给世界带来了光明。同时完美诠释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理。博古论今,纵观中西,一将功成万骨枯,耀眼的丰碑都是无数的血汗,努力,乃至生命堆起的。凤凰浴火才得涅槃重生。当前的逆境,困难都需要我们平和,宁静,坦然的面对。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困乏其身。人生没有偶然的获得、所有的巧合都是一次次成功的预谋而矣!没有什么不可改变的现实、只是我们的努力还不够多而已。没有什么不可跨越的沟壑,只是我们的步子还不够大而已!用平常的心,用平凡的努力,做我们该做的事,能做的事,坚持做,认真做!反复做!
李欢
道德经第二十三感悟
这一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的规律和人生的道理。天地间的狂风暴雨都不能持久,何况人的言行和作为呢?那些夸夸其谈、急于求成的行为往往难以长久。这提醒着我们要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不可强行违背。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这让我明白,我们的选择和行为决定了我们最终的结果。如果我们遵循道的原则,就能与道相通;践行德的标准,就能拥有德的品质;而如果行为有失,也必然会遭受相应的损失。这是一种因果的必然,也是对我们人生选择的一种警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急于求成而做出不恰当的决定,或者因为缺乏诚信而失去他人的信任。此章告诫我们要保持内心的诚信,以真诚待人,以真心做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也才能让自己的道路更加顺畅。
总的来说,《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教导我们要以平和、自然的心态面对生活,遵循道的规律,坚守德的标准,保持诚信,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长远。
六玄
第二十三章,感悟
这一章,希言自然,我最大的感受是在变化无常里摸索能量守恒。老子先说自然,暴风骤雨的威力很大吧,来的激烈,去的迅猛。对应到人的身上,也应了那句俗语,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于人乎?所以,老子接下来谈到了道。道,在我看来像是揭示能量守恒,比起暴风骤雨,我们应该去摸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平稳。那么如何去平稳的发力呢?就是后面的一系列同字语句,素书里面有更详细的阐述: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对外求同存异,和光同尘,对内总会不自禁的像同频靠拢,因为这同样也是自然,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背。有人不信,有人似信非信,有人坚信不疑,这没有对错高下之分,只是信的程度对应频率的稳定程度,也对应着发力平稳的程度。
最后,既然天地尚不能长久,人又怎么能奢求长久呢?从帝王求万寿无疆到王侯求富贵永恒,最终都是一场梦幻泡影罢了。老子提醒我们看的更通透些,如果我们相信,也慢慢地摸索着看见了些,渐渐的有所提升了,那么,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惜福且惜命,无为无不为。
胡小进
《道德经》第23章 少说多干,合乎大道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本章涵义:少说话才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就像狂风不会持续一早上,暴雨不会持续一整天一样。谁造成它这样的呢?是天地。天地尚且不能长盛不衰,何况人呢?积极修道的人,才能与大道合为一体;勤于修身养德的人,就能与德行合为一体;失道、失德的人,就要承担失道、失德的后果。与大道融为一体的人,大道会帮助他成功;与德行融为一体的人,德行会帮助他成功;失道失德的人,大道也会听任他走向失败。诚信不足的人,就会有人不信任他。
分享感悟1:暴政不长久,需清静无为。希望执政者加以改变。前面几章已多次阐明“悠兮其贵言”“多言数穷”等类似的话,而本章一开始便继续阐述“希言自然”的道理。这几个“言”字,字面意思是“说话”,内蕴的意思都是“政教法令”。老子提醒要行“不言之教”。他以狂风暴雨不能整天刮个不停、下个没完为例,说明滥施苛政、虐害百姓更是不可能长久的。这个比喻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说服力。
老子告诫执政者,要遵循道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他认为,暴政是长久不了的。执政者清静无为,社会风气才会安宁平和;执政者恣肆横行,人民就会反抗他;执政者诚信不足,老百姓就不会信任他。纵观历史,哪一个施行暴戾苛政的执政者不是短命而亡呢?
中国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仅仅存在了十几年,原因何在?就是由于秦朝施行暴政、苛政,人民群众无法按正常方式生活下去了,被迫揭竿而起。另一个短命而亡的王朝隋朝,何尝不是因施行暴政而激起人民的反抗,最后被唐王朝所取代的呢?
执政者清静无为,不对百姓们发号施令,不强制人民缴粮纳税,这个社会就比较符合自然,就比较清明纯朴。执政者与老百姓相安无事,执政者的天下就可以长存。
分享感悟2: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意思是,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言外之意是说,任何事情都会过去的,艰难困苦不会长久地存在。一个人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要沮丧,不要气馁,要知道风雨之后就是彩虹。
人生在世,有顺境,也有逆境;有飞黄腾达日,也有潦倒落魄时。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而后一种德性比前一种更伟大,它要求你宁静、平和、淡定。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人生自有沉浮,每个人都要学会忍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悲伤。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出成功和幸福的内涵。须知,再长的隧道也有出口,再长的黑夜也会过去。逆境中不用怕!挺过去,迎接你的是一片蓝天。
清末,曾国藩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屡战屡败。可是,他在给皇帝的报告中,却有意将其写成“屡败屡战”。皇帝看后,被他不屈的斗志所打动,不再追究战败之责,仍旧委以重任。最后,曾国藩成功了。
在顺境中创业不难,在逆境中创业则需要独到的眼光和相当的勇气。逆境的涵义很广,个人病痛是逆境,事业不顺是逆境,国家经济萧条也是逆境。然而,无论何种逆境都只是相对的,有志者往往可从逆境中崛起。
“屡战屡败”让人觉得很消极,而屡败屡战则让人感觉很积极,表明他虽然屡次失败,却仍然充满信心,战斗不息。“屡败屡战”表明了做事不管最终能否成功,都会积极面对。
感悟分享3:少说话,多做事。“少说话”,是因为说出的话很可能会伤害到某人,所以要少说话。“多做事”,勤奋努力,会给同事留下很好的印象,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抢别人的事来做,这样会引起同事的反感。
多做一些对他人有利的事情,比如服务性质的,能加强跟别人情感的联系。想得到大家的认可,最好是在情感上,而不是在荣誉上,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能力的提高上,去赢取别人情感上的认可,这样才能长期与大家和平共处。老子说,希言自然。意思是,少说话才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如何与同事沟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价,一直是职场人士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刚进入一个企业的职场人士的难题。
一些刚刚进入企业的人,总想着迫不及待把自己的创新想法说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大多情况下会被其他人以幼稚、想法有问题、不切合实际等理由否决。
其实,处在一个新环境中时一定要注意:不管有多大的抱负,此时是没有人认真听你说话的,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埋头把工作做好。“多干活少说话”,这是给他们的忠告。
对抱怨的员工来说,他可能没有认识到,管理落后问题是很多小企业必须跨过的一道“槛”,而一个员工在这种时候不仅要做事,还要学会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要共同创造做事的环境。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积极的心态、必胜的信心,还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在每一个人积极行动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只有永不放弃,不断自我鞭策、自我激励,才能战胜自己、战胜困难,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
中国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刘邦几乎是每战必败,但是垓下一战,却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而建立了汉朝。如果几次失败过后,就不敢进取,不敢再与对手交战,成功又从何而来?
面对困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懦弱的人会哭泣,浮躁的人会抱怨,聪明的人会藐视,勇敢的人会去征服。我们应当戒骄戒躁,藐视困难,征服困难,永不放弃,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未来。
逍遥子
道德经第23章 道亦乐得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命运它到底由谁来掌控的?
关于命运的话题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我命由我不由天,意思很明确是说,我们自己的命运当然我们自己做主,得出这个结论的人大部分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未曾经历过挫折,所以对人生的无奈没有深刻的体会;因为年轻力壮,所以总感觉自己什么事情都能够做成。第二种说法: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能够发出这种感慨的人,应该是被生活狠狠的磨练过,许多事情是靠人力无法完成的,即使你在努力,有些事情你还是办不到。比方说我们面临财富问题、情感问题、健康问题,包括我们的子女问题,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事事都如意。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感觉都是命运的安排。所以我也不知道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是命运自己掌握,还是由老天爷掌控?学习过易经的人,会有一种阴阳思维方式,阴阳它是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说我们的命运应该是老天和我们个人共同来掌管,不是由一种力量掌控,而是两种力量的相互配合。
本章开篇讲到,大风不会刮一整天,极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它们是来得快,也走得快。大风暴雨来之前,它们也不会告诉人们,要刮大风,要下大雨了。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会发现它们是有规律的。天地变化的规律是要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人的命运怎么可能保持不变呢?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个心理准备,变才是天道的常态。那么我们如何去做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呢?
老子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我们的命运是老天和自己共同掌控的,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就要进入相对应匹配的轨道。老子说的很明白,从事于道者与道同行;修德的人所认同的是有德,失德的人所认同的是无德。
我们在学习易经的时候,有一句话是说自天佑之日吉无不利,老天要帮助一个人,要成就一个人,这个人就会大吉大利,但是老天又会帮助谁呢?首先是自己的自,如果你自己都不帮自己,每天把命运交给老天,你可以看一看老天到底会不会帮你。所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要按照那样的人去行事,你才有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社会的财富分配,有些人在这环境里赚了些财富,有些人每天却抱怨运气不好。为什么别人能够赚到钱,自己却不行?是不是该好好的反思一下?当你抱怨的时候,你有没有考虑过他们背后吃了多少苦,承担了多少压力。所以这些人的命运是他们和天道互动当中创造出来的。一个只懂得抱怨的人,老天怎么可能跟你互动出财富?作为我们普通人,又该怎样掌握我们的命运?老子说你起码要做一个有德行的人,这样老天就会配合你互动出一个有德行的命运。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以乐得之。这三句话是老子的最高境界,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与道同行,还是与德同行,还是与失同行。你的选择决定了你前行的方向,也决定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老天都会配合你。所以说我们的命运就是我们与天道的互动当中慢慢创造出来的。
安心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感悟:
1、“希言自然”意思是:真正的“道”总是自然运行而勿须多言,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它发展的自然规律,就象狂风、暴雨虽然来势凶猛,但它不会持续太久,老子用“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两句话说出了自然规律,也道出了干成一件事或一番事业,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欲求得成功,必须作长期持之不懈地努力,既要有诚心,又要有恒心。大搞暴风骤雨式的形式主义,必然会是浮云一片,难有成就,难以长久这一哲学内涵。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如一家饭店,开业前铺天盖地的宣传,开业时锣鼓喧天,讲了一大堆的话,大优惠大酬宾,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可他不在菜品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开业后一段时间过去就门可罗雀了!所以,老子在这里也是想告诉我们,我们似定了奋斗的目标后,不必多言,埋头在本质上下功夫,不作表面文章,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会有向上向好的发展。
2、“自然因果”。“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这一节又给我们讲出了,不论做事还是行道,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思想和行为必须和大道保持一致,你失去了必须失去的东西,你将会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这也叫“因果”。
这里分享一个《乞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乞丐,认为命运对他不公,向西去问佛祖原因,在去的路上他遇到了员外不会说话的女儿,遇到了修练500年不能成仙的老和尚,遇到了修行1000年不能成龙的老龟,乞丐答应了带他们问佛祖的问题。等到见到佛祖时,佛祖只允许他问三个问题,乞丐答应了。
他问:老龟修行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还没变成龙呢?佛祖告诉他,老龟是因为舍不得它那背上的龟壳。
他问:老和尚修行了五百年为什么还没升天呢?佛祖告诉他,老和尚整天心里记挂着他的锡杖。
他问:员外的女儿为什么不能说话呢?佛祖告诉他,如果哑巴女孩见到她的心上人来了,就会说话了。
问完三个问题,佛祖飞逝不见。乞丐回过神来,哎呀!自己的问题还没问呢!算了,还是乞讨过日子吧,于是往回赶路。
乞丐来到江边见到老龟,老龟把乞丐渡过河,乞丐问老龟:“是不是舍不得它那背上的龟壳。”老龟幡然醒悟,把龟壳脱了下来送给乞丐,说:这里面有24颗夜明珠,是无价之宝,对我已经是没有用处了,我把它送给你,谢谢你帮助我,不久老龟就变成龙飞走了。
乞丐拿着24颗夜明珠又往回赶路。来到山上见了老和尚,老和尚急着问乞丐。乞丐说:“是不是舍不得手里的锡杖?”老和尚一听茅塞顿开,把宝贝锡杖送给了乞丐,然后马上就腾云飞走了。
乞丐来到员外家门口,突然从里面跑出一个姑娘大声喊道:“问佛祖话的人回来了。”员外又惊又喜,女儿竟然会说话了,于是员外把女儿嫁给了乞丐。”
这个故事里,乞丐虽然没有问到自己想要的命运答案,但他乐于再回去做乞丐也把他认为重要且合乎情理的事情问了佛祖,顺应了他的本心,在失去他应该失去的之后,他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他艰难的跋涉求真,他的善意合于天道,所以他也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乞丐去问佛起因是为自己,但在去的路上他遇到了员外的女儿、和尚和老龟,使他的“因”发生了变化,当遇到佛祖时他放下了自己的问题,先帮了他人,虽然失去了解决自己困境的机会,但在失的同时,他又得到了困惑自己一生的答案,这就是“果”。这个故事主要是讲让人如何放下心中的挂碍,也告诉我以因得果,福善有报,(不同的人和事有不同的感悟)这里我只作与本章有关的解读,因此,得与失的关系是相反相成的。总之,我认为,干什么事情,都要少说多做,不要三分种热度,恒久的坚持,正确衡量得与失,福祸相依,因果有报,“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在合乎大道规律中,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心有暖阳,何惧人生沧桑!”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拼出自己想要的幸福!
体会人:安心
----通过读书安住自己燥动的心
永灵
道德经 第二十三章 心得体会
希言而言,惟真道也。言自然,自天语。知人,知物,知善,知恶,知行,知智,知因果,知万物生存,知至理天真。然天语,人未可知,唯诚心参悟,妙理其中,解则不惑,知其所以。
与云,与风,与水,与火,与电,与雷,与暗,与世俱来,万物共生同长。云从龙,风从虎,水流湿,火就燥,皆之自然之数也。
无妄动,意随心。观山不动风云,观水无意远猴。
不妄加干预,皆谓之自然。
李翔
学习了《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开启我的智慧宝库探索之旅,我用整体思维来理解局部,看的更清楚了一点。所谓天道无常,常与善人,富贵荣华,不可长保。厚德配位,方能平安吉祥。否则会被反噬。无常,突然让一个人拥有千万财富,大部分人十年二十年后,会回到原点,《道德经》告诉我们:“德不配位”,自然无法驾驭。财富有心,只追厚德之人。有些是家族历代祖先长期积累阴德,老天奖励与其子孙后代,才出现高官厚禄之人,那有什么无缘无故能,身居高位富贵之人,那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结的果实。天道如天平一样,在平衡世间万物,对于财富我们要有敬畏之心,财如水,滚滚来,让其拥有者目的,是造福社会大众,是为不断提升自己德行,不是用来奢淫娇纵,贪得无厌,强者伏弱。善用者吉祥如意,常常久久。不善用,天灾人祸自然相随,今天荣华富贵,明天穷困潦倒的人大有人在,故事不断的在你我身边重复着,可否明白人间真相。世间财富本来五家共有,官府势力,强权盗賊,水火无情,不孝子孙,疾病欺骗。眼看着起高楼宴宾客。眼看着楼塌了,一无所有从头再来。想想谁最接近与天道,修行者,淳朴善良的农民,刚出生的婴儿,他们最接近,纵观云云众生,贪嗔痴心重,阻碍了你向天道靠拢,所谓天道无常,常于善人。这个善,主要指妄想分别执着心不重之人,能拿的起放的下之人,仁义礼智信之人。人体本是一个小宇宙,与日月星辰,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相对应,智者夜观星辰其变化规律,对应人间相对应发生大的变故,你我他本于天地为一体也。
杜建刚
二十三章讲的内容,开头四个字,希言自然。希,解释为珍惜,珍惜自己讲的话,也就是少讲。希言在春秋时代是讲统治者要少施加政令,少打扰民众。这样做是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和规则。我们平时讲话本来就应该如此,做一个简单真实的人最好,大道至简。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两句话非常有诗意,告诉我们整个宇宙的状况,大风大雨不会长久的刮,长久的下。就象台风一样,台风一段时间过去了,海面依然那么平静,依然和平那样美。
联系在当下,我们经常听到常人讲的一句话,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永恒的成功。一个企业没有永恒的辉煌。我曾看过一本书,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华为任正飞,始终是一个有危机意识的人,始终有危机感,居安思危,做企业他觉的是如履薄冰。华为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是非常高的,据数据显示,2023牟研发费用支出高达1647亿元,占全面收入的23.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华为的研发团队,截止2023年底,华为拥有约11.4万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数量的55%。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一个企业要发展必须持续对输入人才创新,输入技术创新。人才是根的基础,技术是灵魂的基础。华为这种高强度的人才储备和持续性的研发投入,使得华为在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领域保持了强劲的竟争力。
请相信 ,风雨过后迎来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许美静唱了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曲,非常励志。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寻求道,喜欢研究道,就要与道合一,与道同体。我们做事做人就要希言,落实在教育孩子上就要行无言之教,用自己的行动去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在工作中我们要践行自控力,希时,希言,希心,少点欲望,多做事,给专注的心灵一个广阔的安放空间,抱朴见素。
德者同于德,寻求德的人,要拥抱德,与德同体,用德去指引一颗向善的心,与智者同行,与高人为伍,试信赢天下。与优秀的人接触,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能量。只要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每一个人,当我们有了宽阔的眼界和视野后,我们就会看到更好的人和更好的东西。北欧航空公司有一句著名的广告,如果你还没有见过这个世界,又如何能改变世界。
读书改变命运。我真诚的希望我们书友会一起努力,终身学习,持续成长。
北方有秦人
道德经23章感悟
“希言自然”从字面上理解,用到修身上颇有参考价值。东西方文化是相通的,所罗门箴言中“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我们古人所说的“多言多失”、“口为祸之了”、“结怨多在言语中”,等等,就都说明了“慎言”这个道理。老子在前面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论语》中有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贵讷于言而敏于行”、“巧令色,鲜矣仁”,等等。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提倡委善于表达,但这并不代表要噗喋不休。一个人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说话,什么时候应该保持沉默,否则不仅会让君子耶之,甚至还会给自已招来祸患。
“故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飘风”即飓风,又称台风。飘风虽然可怕,但它不会整日不停地吹。不管飘风强大到什么程度,到了中午,都会减弱缓慢一点。所以说,任何飘风都不是终朝不变的。骤雨,指的是夏热季节的大雷雨,大概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所以说,夏天的大雷雨,只会下一阵,不会下一整天的。在这里,老子把自然现象的因果律,用比喻来反复说明,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常变化之中,我们不能把握住它,也无须去把握它。只有一样东西是超越现实的,那就是自然。
人就不能违背自然之“道”,只有效法自然之“道”、自然之“德”、自然之“天”,万事万物万民才能各得其所,各得其养,各得其生;只有同于“道”与“德”,“道”与“德”才会“亦乐得之”。
凡事向道行德,看淡得失。《金刚经》中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如何在生活当中,运用我们的智慧在这些虚幻的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呢?就是要学会利用“知止”这种智慧,来对待生活中的问题。
老子说:“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告诫人们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的平安。会说话还要知道闭嘴!
马志峰
感悟:
01.“希言”才是真正的自然之道,如同天地之间的暴风雨一样施行是一时的,不可能永远存在。
天地创造的狂风暴雨都不能一直存在,更何况是圣人呢?
我们不是圣人,也不是统治者,但是作为个人可以从自我修养上修炼自己,做到“希言”,遵从自然的规律,能不说话时不说话,能不发表言论的就不要发表言论,谨言慎行!
02.追求什么,自己要心中有数。要确定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一个人信仰什么样的价值观,自己就会按照什么样的价值观去为人处世,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呈现在公众面前,就会形成自己的外在形象。
03.重视“修道修德”,才能达到“乐”的境界。一个重视自身修养修炼的人,内心世界才有真正的快乐。这和现在的说法“人生本是一种生命的修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吧!努力修行自己吧!
和光同尘读书苑
使命:弘扬国学,修身正己
愿景:持续传递阅读价值,让世界充满爱与力量
2024.07.28
新农望烟酒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