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儿少年游嘉兴研学
Day5读行中国,古镇水乡民间荟

吃完早餐,我们出发枫桥景区

00:17
00:05
00:03
00:04

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2年,也就是梁代天监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园”由于历经元、明、清三朝的火烧,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06年作后保存下来的遗迹,当然苏州市政府近年大力地整修之下才得到了今天涣然一新的外貌。到这里,寒山寺并非因山而得名,而是因人得名。在唐代,有两为僧人,一个叫寒山,一个叫拾得。尤其是寒山,他是唐朝诗僧,著有《寒山子诗集》,后人为了纪念寒山,将此寺改名为寒山寺。

寒山寺的唐朝张继诗碑,始于北宋翰林学士、珣国公王珪(1019~1085年),早已失传。令人欣慰的是,由于苏州佛教界、文化界的刻意恢复,四处寻觅王珪墨宝,我国台湾博斯年图书馆无偿惠赠三千余字的王珪手迹资料——王珪写的一块宋碑的拓片。然后,依王珪之原字或字体,苏州碑刻博物馆于1996年重刻了王珪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碑。现立于塔旁。

苏州名胜古迹众多,为什么惟独寒山寺尤其名扬中外呢?原因有三:第一,源于一首诗,当时唐代有位诗人叫张继,他是湖北襄樊人,进京赶考,却名落孙山。他心情郁闷,归途中渔船夜泊枫桥,枫桥,也就是靠寒山寺西边的一座桥,在这里,他听见了寒山寺钟发出的“咚咚‘声,一下子使他受益匪浅,想通了许多,心想;我今年落榜,下一次, 我一定可以东山再起,救灾灵感顿开的情况下,写下了千古名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直至今日,在千里之外的日本,有不少年幼的孩子都耳熟能详。

00:18

第二,佛门弟子一直认为,曾住持过此寺的寒山、拾得分别为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化身。


第三,就是寒山寺的那口钟。也就是张继诗中所提到的钟。明代时,流入日本。后来。有个叫山田寒山的日本人在搜寻未果的情况下,便募捐了一对青铜钟,一口赠予中国寒山寺,一口留日本馆山寺。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失史册中,写下了美好的一页 。

00:21

因诗而得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寻古探幽,挥毫抒情,诗碑传承了江南文化的风雅,体现的是最具中国民族特征的“舟客羁旅”的文化审美。

小桥横跨流水,水中的倒影摇曳生姿。

00:20

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的古老建筑。炊烟袅袅,如同诗一般悠然自得。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我们乘坐小船,沿着河道慢慢游览,欣赏两岸的风景,感受水乡的宁静和浪漫。

00:13

    中国的一种工艺品,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今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们一行人相约美丽的乌镇西栅,与蓝印花布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记忆,都是老一辈留下来的记忆,乌镇的蓝印花布是一代人的记忆。

相传中国蓝印花布源于秦汉、盛于宋代。自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大量能工巧匠汇集长江中下游一带,南北文化的交融促使蓝印花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乌镇旧时处于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交界处,水路贸易交通异常发达,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同时,也带起了各种文化技术的交流。

乌镇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旧时,乌镇有染坊数十家,东栅染店弄便是由此得名。乌镇西栅景区的“草木本色”染坊就是一家以传统草木染色作为特色的作坊,始建于宋代,传承至今。染坊以植物作为染料,主要从事蓝印花布和彩色扎染的制作。

蓝印花布染制最基本的六道工序为:刻版、拷花、染色、退浆、清洗和晾晒。第一步刻版是将设计好的图案放在花版之上,在刻版垫板上进行镂刻花样。镂刻时刻刀需竖直,力求上下层花形一致。

接下去是将面料平铺在台板上,压上花版,在花版上刮上防染浆,花版上的图案就被漏印到了面料上,将刮好的布匹挂起阴干。


拷花上浆是蓝印花布制作工艺中非常关键的工序,漏印的防染浆应该厚薄匀称,花纹清晰规整,织物留白处不要沾染到防染浆的残渍。


第三步是染色。染色过程共需要十三道工序,首先需要将布放入盛有清水的缸中,充分浸湿,这样可以使布更好地上色。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蓝印花布中的“蓝”就是蓝草的蓝(板蓝根草)。

靛蓝是还原染料,布匹在经靛蓝染色后要在空气中还原氧化,面料经历由黄变绿,由绿变蓝的过程。翻身完成之后,继续浸泡染色、取出、翻身,这样重复十多次,染色工序就完成了。


到了退浆及清洗,整个制止过程也快接近尾声,染完色后的蓝印花布,需要晾干后褪去上面的浆料。


通过褪浆刀进行褪浆后的面料就已经显出蓝白相间的图案了,通过进一步清洗晾晒去除布面残留浆料,使蓝印花布图案更为清晰。

 


这里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乌镇老街、乌镇剧院、乌镇邮局等。这些建筑保存完好,风格独特,是乌镇的重要文化遗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们走进这些建筑,了解它们的历史和文化,感受乌镇的深厚底蕴。

提灯走桥,祈求幸福安康;

乌镇素有“走三桥,祛百病”的习俗。

00:08
00:05

门前有一组铜雕塑,是和合二仙,这两位神仙,主婚姻和合。

西栅景区门匾上书“乌青毓秀”,乌青指乌镇与青镇,现合二为一,统称乌镇。

门前,插一排五彩缤纷的万国旗。这是2014年11月19日-21日在乌镇召开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留下来的。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