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第三天
“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彷徨。
每次学习都是积累,
唯学习使人不断进步。”
7月30日,农村小学校长提升研修班迎来了两位专家,他们分别为我们讲授中小学育人方式和教师激励与评价机制创新方面的专题课程。
上午,来自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的导师蒋立兵教授为我们解读“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育人方式转型—从刷题到启能”。
长期以来,“刷题式”的教育方式一定程度能帮助学生应对考试,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真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社会竞争力吗?如果要进行育人方式的转变,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层面,实现从刷题到启能的转变,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蒋立兵教授从四种形态导入问题,引人深思,促使全体校长思考并进行交流,是该短期育分,还是长远育人?
在讲授的学习框架中,他又从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需要、学生素质发展机制的诉求、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等使得育人方式变革转型迫在眉睫。而在育人方式转型的取向中,从刷题到启能,要打开学生的自我系统,打开学生的元认知系统,启发学生的潜能,回归本心。
在推进素养导向的教学变革中,应提倡知识本位的讲授中心教学,素养本位的学习中心教学。蒋立兵教授沿用案例分析,告知我们以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
下午,华中师范大学的宋荣教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如何做好教师激励与评价机制创新》。
认真聆听的各位校长!
如何做好教师激励与评价机制创新,宋教授从以下四点展开了讲述:
一.国外访学感受
通过自己孩子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中外教育模式的差异,引发了我们的深思。
二.小学生的主要特点
这里讲到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交往特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特点,重点强调了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三.教师激励与教学创新.
从强化教学工作中的奖励机制、完善科研中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展开了讲述。
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四.教师评价与课堂德育
这里强调加强师风建设。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立师,立师先立德。
通过宋荣教授的讲解,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了当前教师激励与评价机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我们深入探讨了如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如何构建全面、公正、动态的评价体系,更好地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和专业成长。
两位专家的课程观点贴切教育实际,干货满满,值得学习久久!
今天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学习之路不会停下来。行进在华师的道路上,欣赏着车外的风景,“训”解真理念,“培”植新梦想!
撰稿:吴超群
图片:熊果、雷寒霜
审核: 金明
美篇编辑负责小组:第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