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磨人,磨成长

启航
创建于07-30
阅读 3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磨课,就像破茧的过程,很痛苦,很难受,甚至由于焦躁和挫败感的升级,一度手足无措。我的磨课历程让我经历了蜕变的艰难与喜悦,也让我明白,磨课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磨刀不误砍柴工

备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月10日接到班长的讲课通知,能成为自己女神吴老师的亲传弟子,我的心中甚是欢喜,但当自己平静下来后更多的是紧张和不安。

        前期准备的是《小数乘法》,因为学生所用教材版本的原因最后调整为《分数乘法》,但我前期所做的工作如研读课标,解读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这一切其实都是铺垫这让我对教材体系和前后勾连更精准的把握,对数与运算的一致性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我认为精彩课堂的基础是深入钻研教材并抓住核心素养,从数学的本质和儿童认知视角将知识内容进行统整,充分体现知识之间的密切关联。 课题确定后,我首先静下心来细细解读教材。接着我又搜寻全网的名师课例,观视频、翻课件、看实录,试图寻找讲课的灵感。经过两三天的焦虑学习,我初步确定了自己讲课的思路,接下来就是准备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情景创设是按照教材情景创设还是改编成南阳本土特色?探究算理时究竟是展现多样性还是直接引导画图的方法进行探究?例题的第二个题目是继续使用还是进行调整?练习题怎样选择……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特点确定好教学设计后开始制作课件,要想让课件按照自己的意愿精准出现应有的效果我也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每天熬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老公调侃:“考大学都没有这么努力!”

玉不琢不成器

磨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过多日的准备,有时感觉自己都有点“走火入魔”,晚上睡觉时如果突然想某一部分某句话怎样说会更合适,就赶快起身记录。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宋老师和付老师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进行第一次的磨课——无生授课。我虽紧张,却也不缺自信与激情,自认为教学设计精彩,吸引学生。两位老师不愧是专家,给这节课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有操作性的建议。老师的建议如醍醐灌顶:课不要一味地模仿,要有创新,数的运算教学要关注算理与算法的一致性,引导儿童在学习计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算理和算法之间的联系,加强对数和形,算理和算法的理解,构建数的运算模型,由碎片化的学习向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过渡。此时我的心情一下子从“精彩极了”落到“糟糕透了”。

        我把两位专家的意见和丹丹进行交流消化,丹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指引了方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设计和实践往往是有偏差的需要试讲,于是我经过一晚上的“挑灯夜战”,第二案新鲜出炉,这一次我没有了昨日的兴奋与激情,教学中变得瞻前顾后,畏畏缩缩,话都说不利索了,仿佛我不是来上课的教师,是来表演的小丑!不用老师们评价,我已经心如死灰:怎么一次不如一次了呢?那么多精彩而诚恳的建议,怎么就操作不了呢?答案只有一个:我没有把建议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是“拿来主义”。这一次,谢丹主任、学文姐、洋洋开始帮我捋思路,把例题中的自己感觉教材设计过于简单的第二个题目又改回来,我也绞尽脑汁把南阳月季情景改为袁隆平爷爷种水稻的情景。整理后的教案再次发给宋老师,一大早就接到了宋老师的语音电话:“好的教学一定是儿童立场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怎么去思考的,他学习的路径是什么,他的认知障碍在哪里,怎么帮助他在课堂中成长;用讲课情境贯穿作业设计,练习要有思维进阶,也要关注过程,同时对目标的达成进行检测。”最后细心的宋老师还不忘记交待:“去长垣之前一定要把教案打出来两份三份儿带着,到时候修改、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满满的感动,心里暗想一定全力以赴,最终21日凌晨定稿打印。

        

第三次试讲是在我没有任何心里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我还在从新乡去长垣的车上时付老师已经跟宋老师约好时间,我一到就开始——无生上课。这次是完全脱稿,加上昨晚刚定稿,很多地方衔接生硬,无生上课不知道怎么处理学生回答问题和老师讲解之间的关系,当晚我又加班把教案改写成逐字稿,一字一句仔细斟酌,在保证用词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符合我的语言习惯。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终于“捱”到正式讲课的这一天,傲楚也是连续两天中午都没有休息,陪我加班。帮我拿黑板贴、翻页笔、学具、优盘,擦黑板、检查课件……那一刻紧张到顾不上感动!

        站在讲台上忽然间就不紧张了,孩子们也一个个精神抖擞,信心百倍。课堂上,我的脑海中都是吴老师上课时的情景,不由自主的我也向吴老师一样深入到孩子们中间,关注发言,指导他们解决问题,帮提炼方法理解算理,哪怕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预设展示,也能因势利导让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思路顺利开展。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真正的课堂是师生融为一体的,不是你牵着学生被动的走,而是师生一起探讨与学习。通过本次讲课虽然觉得自己离优秀还相差甚远,虽然自己的课堂还有许多不完美,但想想自己真的自己拼尽全力也不觉得遗憾。特别是当吴老师亲切地拉着我的手告诉我:“替我转达对校长的感谢,感谢学校对老师的培养及对此项工作的支持!”

        每一次磨课都是历练,每一次迈步都是成长。历经这次磨课,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与蜕变,不仅是在专业能力上提升了很多,在抗压能力、思考能力上也有了质的飞跃。每一次磨课的推翻重来就是不断的从头开始,亦如人生也需要不断的重新开始,但是不要害怕从头开始,勇敢地跳出舒适圈,让我们坚定同行吧,相信在路的尽头,总会与梦想挥手相迎的样子。

阅读 3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