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读乐山群贤至  典耀中华智慧行
——典耀中华•陈琴经典素读第七期读书会第七日

素读经典工作室
创建于07-29
阅读 41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素读乐山,群贤咸集而毕至;典耀中华,智慧共行以昭彰。读书不觉韶华逝,七日的营中时光,众人潜心求知,觅千古之真知,悟圣贤之妙理。

      晨曦初露,书声琅琅。徐洁老师的带读,或吟哦婉转,音韵悠扬;或诵读激昂,气势恢宏。书友共入《诗经》之境,沉浸其中,如痴如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之终极目是使生命幸福而快乐。惠州东江博雅学校龚克校长以《在东坡故里激活成长的快乐因子》为题,一层层揭开苏东坡的“苏式快乐”密码,助力全体学员构建自己的幸福观。龚克校长从弥勒佛陀的笑和苏东坡的乐引入,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告诉大家——生命需要诗意地栖居,快乐因子是人生长跑的赋能剂。 他通过海子、戈麦、顾城、苏东坡文学片段的展示及生命轨道的差异,推演出读书、热爱生活、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人生快乐的影响。最后,龚校长用《无论怎样》《把自己高高举起》两首现代诗作为能力朗读,鼓励大家——读书是人生快乐因子的“DNA”。读书,在打完“游击战”之后,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在博观之后约取,要形成自己的文化主线、构建自己的文化主阵地。

      来自重庆的柯星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对课。柯老师先从北宋宰相吕蒙正“缺一少十”的对联入手,激发学员兴趣,再介绍对课,利用鲁迅先生的文言诗词作品阐述鲁迅儿时接受的私塾教育对他扎实学识的重要影响。柯老师推荐大家读《声律启蒙》,并总结出对对子的基本规则。了解了规则之后,柯老师带领大家进行操练,难度从一字对逐渐升到七字对,内容既有让人拍案叫绝的无情对,也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角色,学员们热情高涨,妙思不断。

      课程结尾,柯老师利用生活中的对联感召大家多读书,多思考,通过对课这一个小点,练就写对联,创诗词,作文章的扎实功夫。

      素读经典启智慧明灯熠熠,细吟华章悟人生雅韵悠悠。

      “诵读经典开智慧,感悟贤文启心灵”,怎么选择经典呢?陈琴老师告诉我们趁早该读这几本经典。第一本就是《诗经》,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陈老师认为诗教课程的首选教本就是《诗经》,她从首篇《关雎》解读君子求淑女的过程,也是自我修炼的过程;从《螽斯》中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祖先最朴实的世界观,繁衍子孙是对人类发展应尽的义务;《桃夭》中唱出对出嫁女子的殷殷叮嘱和美好祝福;而《天保》是中国古代最好的生日颂歌;《黍离》吟出的是亡国之悲。陈老师带着我们解读《诗经》的中华文化,细腻入微,韵味无穷,将诗歌的情感与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诗教课程,无疑是最好的知识盛宴,是唤醒灵魂、启迪心智的奇妙之旅,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深深沉醉,汲取着诗歌带来的无尽力量与美好。

      午后时光,静谧安然。在谢洪霞老师的带领下,大家齐读《老子》,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老子真言,声声入耳。

      在追寻知识与智慧的道路上,“素读经典”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来自湖南的刘汉洪局长,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素读经典不应只是一时的心动,而应化为一生的行动。刘局长先用一个小游戏告诉从我们心态决定状态,开放心态,快乐进来;开放心态,幸福就来;开放心态,成功就来。刘局长接着从三个角度讲述自己的践行经典素读的过程:教化于乐,寓教于乐;内化于心,刻意练心;外化于行,幸福伴读。最后把自己在5年中涉及到和经典素读所有相关的内容,包括朋友圈、微信号、视频号等一千万字编著成40万字的《素读经典大揭秘》。刘局长的亲身实践分享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心间,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将那最初的心动转化为持之以恒的行动,在素读经典中不断成长、进步,去拥抱那更加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来自广东佛山的优秀妈妈分享了在带孩子一起学习经典路上的趣事。因为两个孩子的老师——黄友英老师的缘故,与经典结缘,从《三字经》到《古文观止》,从《论语》到《道德经》,孩子爱上经典,妈妈也一起加入学习,每次只要有学习机会就积极参加。因为读经典,孩子能和妈妈一起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美;在生活中能明辨是非,见贤思齐。

      陈琴老师在上午课程的基础上接着带领我们怎么读《老子》和《大学》,陈老师认为《老子》是训练理性思考力的首选读本,她以《老子》中的几章为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挖掘老子智慧中的理性内涵。剖析精详,条理分明,引领众人开启思考之门。循循善诱,激发思考,让大家在聆听中不断锤炼理性思考力。在陈琴老师的解读下,《老子》犹如一座理性思考的宝库,为众人带来无尽启迪与成长。

      最后陈老师简单解读“四书之首”——《大学》。《大学》是君子的修炼手册,陈老师从儒家的人才观、教育观的五个层次和境界逐一解读,为我们展现出君子的修炼之道,让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循序渐进的成长脉络,引领着我们踏上追求至善的征程。

      素读乐山群贤至,典耀中华智慧行;七日共读今日毕,经典之光来日长;齐携智慧以行远,共乘经典而翱翔;他日重逢续书缘,同谱素读之华章。

06:04

附:

学员广西南宁 冯秀萍感言


      “道一声珍重,那一声声珍重里,有我万千的祝福。”今天上午课快要结束时,陈琴老师在带着大家吟诵徐志摩诗之后,带着我们吟诵她写的一首离别诗。当陈琴老师在台上深情吟唱,并对着台下的我们做拱手礼时,猝不及防,离别的伤感忽然排山倒海般涌上我的心头,那一瞬,我的眼眶是湿润的。

       短短七天的学习,与经典素读初相识,与陈琴老师结书缘,与学霸书友相伴读。从来没有哪一次学习,让我如此惶然,因为作为八十年代的中师生,这么些年来,我们直面的国学经典的确少之又少;从来没有哪一次培训,让我们如此痴迷,每天徜徉在那些唇齿留香的文字中,流连忘返。每天,特别喜欢和陈琴老师及其弟子们一起读书,一起吟诵,在每一次酣畅淋漓的诵读声中,纯净自己的内心,安放躁动的灵魂。

       感恩自己读书经历中,有陈琴老师的加持。疫情期间曾参加过陈老师的读《论语》活动。而这一次是真正近距离走近陈老师——一个满身书卷气,温暖而亲切,有着悲天悯人情怀的读书人。走进她的课堂,走进那一篇篇令人回味的文章,在酣畅淋漓的诵读中,感受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我想,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而陈琴老师,她的使命一定是唤醒更多的读书人,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那些唯美的文字一直熠熠生辉,流芳百世。

       乐山之行,不虚此行。我这次带出来的团队很特殊,8个年龄在5到7岁的孩子,由8个家长陪同,基本上是已经退休的奶奶或者外婆带着。这几个孩子都是我亲朋好友的孙儿们,我带他们读了两年书,我们读《弟子规》,读《三字经》,读《声律启蒙》,背成语接龙,背古诗接龙。但在学习长一点的古文,遇到了瓶颈。于是,我们一行十八人,跨越千山万水,共赴这场读书盛会。几天下来,孩子们有些不适应这么大的强度,不断有大人孩子生病,但欣慰的是,大家都能坚持了下来,孩子们崇拜陈琴老师,崇拜每一位给他们上课的老师们,特别膜拜昨天分享的两个学霸姐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有了质的飞跃,能快速跟上节奏读书,几个孩子能背下《洛神赋》和《岳阳楼记》,这是在这之前我想都不敢想的。

       七天学习,转眼就要结束。忽然生出一种不舍,不想说再见,好想继续跟着陈琴老师,就这么读下去,直到天荒地老。

附:

河北石家庄 学友感言


      随着沙扬娜拉悠扬的旋律响起,典耀中华.经典素读2024读书会七天的学习即将成为美好回忆,千言万语无表达此时的心情,惟有感恩、感谢、感激!我想对优秀的诵读团队的老师们道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乐山之行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满满的爱!


      首先感恩陈琴老师的大爱无疆,为让更多的孩子和低收入的老师们能参加这次活动,会费数次下调压低,甚至还给经济困难的李老师免费学习机会,看到台上李老师哽咽着表达感激之情时,我的眼泪也悄悄从脸颊滑落。


      爱,贯穿我们整个学习过程,陆游的家国情怀,李密的忠孝深情,《诗经.周南.汉广》中谦谦君子之爱,林徽因先生的细腻之爱。还有陈琴老师外婆给讨饭人的一块救命红薯,无处不体现我们经典素读团队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是知识,更多的是爱而且是博爱!还有不胜枚举的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给小朋友们的鼓励、褒奖、拥抱……


      看到群里有老师的孩子生病,马上就有老师给提供帮助,还有无数次物品招领通知,都默默的体现着师生间的关爱。


      其次,感谢陈琴老师带领的优秀团队,大到读书选址,优雅学习环境,小到房间小小蚊香器垃圾袋、精心甄选每篇作品都融入到我们学习地域四川。无处不体现我们团队的严谨、智慧、细心、精心。


      再次,感激我们后勤保障:是多么给力!先说说我们的居住环境;虽然是学生宿舍,校园安静优雅设施设备齐全,管理井然有序,房间内一尘不染,生活方便!再夸夸我们的伙食,我们一天几十元生活费,饭菜却色香味俱全,花样繁多,特别是餐具消毒一丝不苟(可能职业原因格外注意这些)这些足以说明素读团队老师在会前对食堂的要求的是多么细致。还有我们使用的嘉祥礼堂,几乎没有因为话筒,投影影响我们的学习,每次看到陈琴弟子团队老师们前前后后忙忙碌碌的身影,既心疼又感激!默默的为每位老师喝彩鼓掌!就连礼堂门口那辆车是应急预案,是我们几百人的重要保障之一!


      我不擅输出,但是有些话又不吐不快,参加读书会之前,远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几次打电话给我说:“妈妈,您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太好,住在简陋的学生宿舍怕您身体吃不消”,然而探究陈琴乐读方法,去见仰慕已久的陈琴老师我心心念念许久!因为每每跟着薛老师的歌诀乐读读书时我都欲罢不能,感觉自己不是即将步入花甲之年,而是16岁…我辗转9个多小时高铁来到乐山,每天孜孜不倦,不仅学会了乐读方法,更多是收获了满满的爱!

阅读 41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