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还是教师对待学生,我们应该多展现关爱,而非评判;多考虑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下意识地认为孩子是在胡闹或是错的;以关心与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表示你在纵容孩子,不设界限。
给予关注
无论年纪多大,每个人都需要被关注。如果一个孩子本来就能够获得足够的关注,也相信他需要关注时,那些关注一直都在,他就没有必要用夸张的方式来吸引关注。
行为纯粹是一种沟通。人尤其是孩子之所以会以不得体、惹麻烦的方式行事,是因为他们还没找到其他更有效、更方便的方式来表达感受与需求。有些孩子的行为并非罪大恶极,他们只是给别人添了麻烦。
我们要做的是解读孩子的行为。与其把孩子分成“好的”与“坏的”,不如去问一些问题。孩子的行为试图表达什么?你可以帮他以更得体的方式沟通吗?他想用身体、声音、言语告诉你什么?你也应该问自己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他的行为是如何与你的行为共同产生的?
关注当下
在父母教育孩子或者教师管理学生,如果孩子做出和你设定的行为不一样,你会大发雷霆,然后扭转他的行为,否则你认为孩子是“为所欲为”或者我们在“妥协迁就”,如果我们非得坚持非赢不可,最后根本没有赢家。这只是操纵,毫无相互理解。
这种处理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失败往往令人感到羞耻,羞耻并不会使人变得更谦卑,反而会让人恼羞成怒。那种愤怒会向内转向自我,导致抑郁,或向外转向外界,导致反社行为。
所以,不要在意结果,我们要采用当下可行的方式(因为当下是基于现实),不要担心未来可能发生什么(未来是基于幻感),如果当下可行的方法不再管用,那就改变方法,但尽可能追求双赢,或至少不分输赢的结果,灵活应变可以让事情变得更顺畅。
给予理解
有很多父母或者老师说:孩子快把我逼疯了,这时候我们不能把它想成那是孩子的选择,孩子希望得到你的关注,即使是获得负面的关注,也总比得不到关注好。所以我们要安抚与接纳他们,帮助他们进入下一阶段。并且想到孩子面临得挑战太大,尤其是孩子成绩太差,付出努力却得不到认可,或者努力之后仍遭到老师或家长的抱怨指责,这时候的他们是最脆弱的,孩子发脾气并不是乐在其中,有其他选择时,没人愿意那样。
当孩子出现和你预期不一样时,或者你想阻止孩子做某事时,孩子需要一个明确的提醒,他们需要一些理由和时间,而不是威胁孩子,或者是发号施令,如果你的步调太快了,你不用语言来表达感受,不事先提醒他你的想法,不让他参与任何工作,你会发现你省下来的时间都用来责备孩子了。我们要试着找出孩子面临的挑战,并以一种孩子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还要示范如何运用语言来描述感受及行为,那样会更有帮助。
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四种技能:抗挫折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他人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
合作型管教
合作型管教是指你和孩子一起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你更像辅导员而不是独裁者。如何运作合作型管教呢?
1.借由定义自己来定义问题
2.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
3.确认那些感受
4.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思考解决问题
5.坚持下去,必要时重复这几个步骤
这种合作型管教有助于培养社会化行为的基本技能,也就是抗挫折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同理心。
做好示范
孩子发脾气时,我们可以这么说:“我很抱歉让你这么难过,你真是一个可怜的家伙”。孩子看到你理解他,你能保持情绪稳定,包容他的感受时,他也会学着控制自己的感受。
如果他发脾气把你逼到了极限,切记,你应该反思,而不是立刻反应。
树立规矩
1.设定有效的界限
不要发出空洞的威胁。在孩子意识到你的威胁很空洞之前,那听起来太可怕了,很容易破坏孩子的思考流程,而不是帮他学习思考。而且,一旦他知道你的威胁可能是空话时,他就不会把你当一回事。所以,你需要说到做到,不要心软退缩,你可以同情他但同时要坚守你的界限。
2.不要用负面的话语来设定界限
与其说不要上课睡觉,不如说课堂不是用来睡觉的地方,你可以回家再睡。
3.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
不要评判孩子,给孩子贴上无能、冲动、不值得信任或不成熟的标签,这无法帮他们进步。设定界限是好事,例如“在我对你更有信心之前,我不希望你出去”,但是采用惩罚的方式会使人变得更加固执,也无法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你应该让对话持续下去,坚持下去,并检查解决方案的效果。切记:你想设定界限时,应该界定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以你自己的感受作为理由,因为你的感受才是真正的理由。
总之,成年人必须在孩子身上投人大量的时间,而且不管我们投注多少心力,结果也是没有保证的。我们不要因为孩子的成功而邀功,因为这对孩子没有帮助,也不要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推卸你的责任。
良好的关系提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基础,所以即使他在途中迷失方向,他也有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可以折返,为他提供援助和安慰。即使你已经不在那里(因为我们都是凡人,终将离世),孩子也会在内心找到那个与你共同建立的安全基础,可以帮他回归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