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量感”——第八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交流分享

.
创建于2022-05-26
阅读 166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2版数学课标在原2011版数学课标10个核心词基础上新增加了一个核心词“量感”。小学阶段的量感内涵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景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我们组老师对新课标中增加的核心素养“量感”这一核心词进行了深入的学习。

  “量感”是学生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等“量”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并且会运用相应计量单位对“量”的大小进行计量的态度与意识。“量感”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大量的体验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依赖于感知经验的积累。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经历计量单位的产生过程,感受计量单位在度量活动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建立相应的计量观念。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生活感知,建立量感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化的感知,能够建立学生的表象,为学生建立量感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形成参照比较,能够对物体的量进行估测,从而提升学生的直觉判断。

  二、多层体验,丰富量感

  小学生量感的培养离不开经历体验和操作,层层的体验、层层的铺垫,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所形成的“量感”精确化、精准化、精细化。例如我曾经上过的《认识千克》一课中,我设计了多个层次的环节让学生反复的体验“1千克有多重”。

体验1:一个小袋子装了1千克的砝码,另一个大袋子装了1千克的米。先让学生观察猜测重量。

体验2:让学生实际掂一掂大袋子和小袋子的重量重新猜测。

体验3:再让学生实际称,发现都是1千克。再次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体验4:“抓大米”比赛,比一比谁抓的大米更接近1千克。

通过多层次体验,学生对于1千克的认识从“不准确”到“比较准”到“准确认识”,1千克质量的标准量在学生的大脑深处渐渐由模糊到清晰。学生的量感也逐渐得以培养。

  三、整体教学,深化量感

  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的,关于“测量”“计量单位”的教学也是如此。对计量单位教学进行结构化处理,有助于学生把握计量单位之间的关联,拓展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比如教学《体积单位》,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行教学,深化学生对体积单位的认知。如“长度单位是一根线,面积单位是一个面,体积单位是一个空间”;“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因为分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所以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的平方,也就是100,所以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的立方,也就是1000。这样的教学,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计量教学串联、融通起来,既深化了学生对计量单位之间关系的认识,也促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了计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当然,教学不能只是对学生测量技能的单纯训练,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发现。只有学生自己发现、归纳与整理而得到的知识才会理解透彻,刻骨铭心,以致伴随一生。在组织测量时,让学生经历“学测量——会测量——说测量”的过程,既加深对测量意义的理解,又让学生体会选用适当“计量单位”进行测量的重要性,以及进行计量单位之间相互改写能力的提高,这样就能逐步发展量感。

                       第八小学    姜林林

  在刚刚颁布的新课标中,“亮感”作为数学核心素养被重点提出。让我重新认识了“量感”这一概念,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生活感知,建立量感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化的感知,能够建立学生的表象,为学生建立量感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形成参照比较,能够对物体的量进行估测,从而提升学生的直觉判断。比如在今后《周长与面积》一课中,可以进行生活化感知,让学生对于抽象的周长与面积的概念认知产生需求,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二、多层体验,丰富量感

小学生量感的培养离不开经历体验和操作。层层的体验,层层的铺垫,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表现,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所形成的量感精确化,精准化,精细化。比如在之后教学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画一画等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亲身体验感知量感。

    “量感”作为“数感”的一个分支,经常会被忽略掉,在培养学生“量感”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对物体的观察体验和探究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

                       第八小学    吴秋鹏

  对目前我所教授的年级为一年级,对于第一学段量感的要求为“体验物体长度的测量过程,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量感;在主题活动中认识货币单位,时间单位,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形成初步的量感和应用意识。”

     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首先在生活中多感知各种量,例如对程度的测量对时间货币,单位的把握,在课上多引用生活中实际所有的内容,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常使你处处有数学,关键是在课上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

对于一年级主要是形成初步的意识,所以在课上我认为可以以较多的延伸数学活动,如在程度的测量时,让每一个同学手里的学具都能测一测;对于货币单位的学习是可以让学生用手动手摆一摆,对于时间单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拨一拨。让学生在课上对于相关的量,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感受那因果变化,因此获得经验和体会会更加深刻。

其次,每一个连续的量,比如时间、长度、质量都有一个内容丰富的专题,虽然新课标的重点仍然是学习通用的计量单位、单位换算等,但我认为也可以让学生对于这个“量”有所再发现,去体悟这个过程会更有意义。

     最后,“量感”是分散于数学教学书上的各个方面,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学会整合数学知识,来具体化我们的量感的教学。同时也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学会建议学习,把原来已有的知识来迁移到之后学习的数学知识上。。

     综上,这就是我的一些浅薄的想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以后可以对课标领悟的更深,且积极的付出实践。

                          第八小学    孙欣

  根据2022年新课标中对于“量感”的界定,其指出量感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只要学习量,就必须要渗透量感。量感最重要的载体便是对度量的意义,即对“度量单位”的理解,虽然定义中强调是直观感知,但我们要从直观感知走向度量感知。

     那么如何将“量感”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呢?读了课标之后我又上网查询了相关资料,在陈银萍、刘世清、张娟三位老师发表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的《小学数学“量感”及其培养策略》中,学习到培养学生的“量感”既能帮助学生区分数与量的概念,又能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还能有利于学生发展其他方面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阶段量感的主要形式:一是区分同一类型中不同的度量单位表示的量与生活中的哪个量相吻合,例如区分长度单位中的1dm和1m分别表示多少长度;区分不同类型度量单位表示的量与生活中哪个量相吻合。二是“对量的推断”。

     在实际教学中,可运用度量知识类比迁移的方法,要注意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一维度单位的基础上构建二维乃至三维度单位的概念,形成空间图形度量单位的概念体系,并在这个过程明确度量的本质是通过数度量单位的个数来人为规定量的大小以及度量单位的本质是人为规定的某人固定的标准量。也可用具身体验学习过程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部位进行度量活动,体验度量单位和工具产生的过程,以获取对各种量的体验。还可通过“估测+实测”积累经验的方法,在实际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先依靠已建立起的度量单位的表象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对生活学习中的量进行估测,再借助度量工具进行精确实测或用度公式进行准确计算。例如,学生不借助直尺剪出一张面积约为4平方厘米的纸片,再利用尺子剪出一张标准的纸片进行对比。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量感”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在“度量知识“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多角度思考,以促进学生养成较为精准的“量感”。

                       第八小学    徐婷婷

  “量感”归根到底是一种感受,它是对物体的大小、重量、规模、快慢等的感受。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

    “量感”的主要特征是:一、是一个较长期的、反复体验、不断矫正的过程。学生起始阶段对量的感性认识可能是片面的、不稳定的,需要通过反复体验来积累具身经验。二、与学生的个体经验有关。有的学生生活经验丰富,感受理解的就会更容易一些。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人民币的理解,有的学生由于家长平时给他钱买东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那么在学习元角分的问题时就会容易解决。

     在今后教学中怎么落实“量感”,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联系生活,提高估算和概算的能力。小学数学教材在编排时常常也会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让学生感悟量的大小。例如,天安门广场的面积,青藏高原土地的面积等等。但这些例子往往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远,学生难以获得真实的感受。这时,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如教室、足球场地面积等等,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量的大小。在教学单位时,让学生选择一些参照物进行比较,比如1平方米可以让学生对照地砖的大小。

     二、在真实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单位量的感知,形成单位量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感知量感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每一个单位量的大小。例如,在教学时间单位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分钟有多长的活动,让学生在指定的一分钟里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能写多少个字,能做多少道口算,能跳几下跳绳等。在一次次的测量活动中学生,无形之中就加深了对量的意义的理解。

     三、在真实的活动中加强学生对叠加量的感悟,建立不同量感。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纯粹对单位量的估测是比较少的,多数是对叠加数量的估测,如如学习“米”这个单位后,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1米,建立1米的单位量感,还要逐渐叠加数量,让学生去建立2米、3米、5米、10米、20米、50米、100米等数量的量感。当学生建立了这些叠加量的量感后,在进行一些长度估测时,就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的数量作为参照点进行估测了。

    

                          第八小学    林鹏

  总之,教师不仅要对“量感”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借助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切实让学生的“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研修组全体教师还会继续钻研新课标,将数学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中,全面提高我们教育教学质量。

阅读 16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