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病毒性肝炎防治意识,我们一起来学习肝炎的相关知识吧。
一、肝炎的种类 肝炎可以分为非病毒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危害性最大的病毒性肝炎。 根据病毒类型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都具有传染性。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癌发生的主因,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80%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导致肝脏慢性感染的病毒之一。
二、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得了病毒性肝炎可能会出现全身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皮肤巩膜发黄、尿色加深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肝脾肿大、肝区疼痛等。慢性肝炎还可能出现腹水、肝掌、蜘蛛痣等。部分慢性乙肝或丙肝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不易察觉。三、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病毒性肝炎有较强的传染性。不同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即粪-口传播,如患者误吃误喝含有病毒的食物或水。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包括血液传播。乙肝患者较多,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输入不干净的血制品、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输入传播、静脉吸毒传播、医源性传播。丁型肝炎病毒极少单独感染,多与乙型肝炎病毒等DNA病毒共同感染。戊型肝炎既往以水型流行最为常见,具有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且多见于有不洁饮食史的人群。
四、病毒性肝炎的危害 急性期感染可导致肝损伤,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肝衰竭甚至死亡。乙肝和丙肝会慢性化,不及时发现和规范抗病毒治疗,可导致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婴幼儿期感染乙肝慢性化风险大于90%,将长期携带病毒。乙型肝炎因其患病基数大,成为肝炎中危害最大的一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病毒性肝炎每年导致130万死亡。五、防治乙肝取得的成效 王富珍研究员介绍,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全程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有效降低乙肝感染的风险。尹遵栋研究员介绍,2020年我国1-6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为5.86%,1-4岁儿童乙肝流行率降低到0.3%,估算我国现存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500万。六、肝炎预防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专家认为保护肝脏健康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不熬夜,不暴饮暴食,多吃绿色食物;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要长时间在电视、电脑前工作;减少酒精应酬。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不饮生水、家居厨房保持清洁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 (2)接种疫苗。我国目前有针对甲肝、乙肝和戊肝的疫苗。其中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供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分别间隔1个月和6个月注射第2和第3针疫苗。戊肝疫苗适用于≥16周岁易感人群的接种,推荐用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点高风险人群,如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学生或部队官兵、育龄期妇女、疫区旅行者等。 (3)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不明来源血制品,避免剃须刀、指甲剪等个人器具混用,不在无资质的医院及诊所进行修牙、拔牙、洗牙、胃肠镜、外科手术、分娩等医疗行为,不与他人发生不洁性行为,远离毒品,可预防乙肝、丙肝、丁肝的发生。对于经常接触乙肝患者但自身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的人,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获得对乙肝病毒的持久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