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影子子》班本课程(1)

创建于07-29
阅读 2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不负时“光”如影随行
活动缘起
“凡是儿童,都喜欢户外生活”,阳光、空气、花卉、虫鸟......自然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健康,而且能促进幼儿对性情发展、知识拓展都有很大的益处。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前往山坡区的路上时,推着小推车的段祁辰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的影子在动,我推着小推车在走路,影子也在推着小推车在动”。我把手举上去,影子也举上去了,我蹲下,影子也蹲下了,我跑影子也跑了,真好玩。”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游戏中,摆出各种造型。这时听到一个声音说:“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孩子们带着兴趣和疑问,于是我们开始了一场追寻光影的探究之旅......
《指南》中指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探究的核心。”夏日阳光充足,辰辰的发现引起了大家对影子的好奇,他们开始用自己的身体玩起了影子的游戏。
萱萱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影子,转了个圈说:“我的影子也跟着我,我转圈,影子也会转圈。”汐汐把帽子往头上一扣,说:“我的影子变胖了。”王腾逸学着裟鱼的样子边扭动着身体边说:“我的影子变成‘大鲨鱼’啦,哈哈。”晴晴蹲在地上不停地变换手势:“我把食指和拇指捏紧再打开,手的影子就变成了条蛇。”尚泽跑跑停停:“看我的影子,像不像一个木头人?”
孩子们有的和影子追逐跑,有的对着影子摆各种各样的动作,还有的和影子玩起了捉迷藏.-.-没想到平时习以为常的影子今天成了大家共同的兴趣点。
二、寻找影子
幼儿欢快的身影和惊奇的叫声充斥着幼儿园的角落。他们在认真的寻找影子。希希说,“我在太阳底下玩滑梯,影子也跟着玩滑梯,我走的时候影
子也跟着走,我跳的时候影子也跟着跳,我玩剪子石头布,影子也跟着玩剪子石头布。”阳阳说:“我把两只手伸长,发现影子也会伸长,我两只手拿着本子,影子也会两只手拿着本子,我一边手拿本子另一边手放下,影子也会一边手拿本子另一边手放下,最后我两只手放下,影子也两只手都放下了。"凡凡说:“我转圈影子会跟着转圈,我和欣莹拿着石头跑,影子也会跟着跑,我丢石头,影子也会跟着丢。”这么有趣的影子当然得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他们不时跑到阳光底下确认要记录的影子形状和位置。将近中午,太阳光照比较强烈,老师还一度担心在阳光底下做记录对眼睛不好。没想到他们如此聪明,对影子进行一番观察后再跑回树萌下
做记录,需要确认时再出去观察。不得不说,孩子们确实有“一百种”应对问题的办法。
三、“童”追光
关于影子的发现
集中分享的时候,孩子们各自分享了关于影子的发现。赵辰裕说,“我跑步,影子也跟着我跑步:我跳,影子也跟着跳,我拍节奏,它也拍节奏;我转圈,它也跟着我转圈。”晶晶说;“有太阳的时候才有影子,没有太阳的时候影子不出现。”赵辰裕附和道:“对呀,我也发现没有太阳的时候影子会消失,有太阳的时候影子才会出现,太阳越大影子就越深(明显)。”高文宣说:“太阳照到的地方有影子,没太阳的地方没有影子,小木屋两边的都有影子,中间的没有,因为中间的木屋被树荫挡住了。"晴晴说:“阳光照下来的地方是白白的,我们身体挡住的地方是黑色的,就形成了影子。”
影子是怎么来的呢?
“阳光下就会有影子,有光源的地方也会有影子”,“阳光下的影子黑黑的,影子从哪里来呢?”影子的话题从未停止,孩子们对影子也越发好奇,追随他们的兴趣,我们一起阅读了绘本故事《我的神秘朋友-影子》,从而了解影子的产生,影子在阳光下不同的变化。老师说:“我们的身体遮住了太阳光的传播就形成了影子,有光才有影子,影子和身体‘形影不离’,我们的发现真有趣。”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影子的形成和变化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而且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在户外活动中,他们有大量的机会去体验和发现各种不断变化的科学现象,这些体验可以生动地阐明各种各样看似“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比如光学现象、光的传播等。
平日里随处可见的影子竟引发了如此有意思的探索,影子能不能成为孩子继续深入研究的话题呢?我们决定试一试。
老师说:“除了自己的影子,你们还能找到其他影子吗?”
孩子们立马四处寻找影子,有的蹲在草地上研究起了各种玩具、器械的影子,有的去观察周围的大树、房子和木屋的影子,有的从材料箱里拿起了各种材料去探索影子.....
小滕很快就有了满满的收获:“我发现了好多好多影子,有松果的影子、树枝的影子、桶的影子、叶子的影子、手推车的影子;佳琪说:“我找到了大树的影子,道路指示牌的影子,植物架的影子,还有小木屋的影子。白纸的影子是黑色的,透明塑料袋的影子是浅浅的,拿起来的时候我感觉它没有影子了,有点像阳光照在水里的样子。我把它们(白纸和透明塑料袋)叠在一起,影子就变成了平常我们看到的黑黑的影子。'
书妍说:“我找到了不一样的影子,透明变色纸的影子是彩色的,镜子的影子是黑色的,透明塑料袋的影子是浅浅的、透明的。”瑶瑶说:“我拿着透明彩纸,地上就有透明彩纸的影子,它的影子是彩色的。”
老师说:“哦,原来影子是有颜色的,有黑色,还有彩色的,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
哲涵拿起彩色塑料纸放在太阳下又试了试,说:“老师你看,我拿着彩色透明变色纸时,如果有大太阳,它的影子也会有颜色。因为它是透明、彩色的,会透光,所以它的影子有颜色。"
阳阳说:“透明塑料袋的影子很浅很浅,是因为它能透光。”
辰裕补充说:“其他影子黑黑的是因为它们(材料)本身就不透光,你看把白纸和透明塑料袋叠在一起,影子就是黑的,因为白纸不透光。”说完,他们将白纸和透明塑料袋叠在一起放在太阳底下,果然影子是黑色的。
我说:“所以透光性越好的材料,影子越淡;如果材料既透光又有颜色,那它的影子就是有颜色的,真是有趣的发现。”
老师用再次“找影子”的游戏拓宽幼儿的体验。从影子形成到材料性质与影子关系的探索,他们能很好地运用观察、对比的方式验证和解释自己的发现。孩子们总是能自由自主地通过亲身感知、实际操作去获取实际的经验。而这也让我们更坚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不一样的“影子”
童童在研究镜子的影子时有了不一样的发现。她晃动镜子,将镜子反射的光反射在黑色卡纸上,说“你们看,镜子的‘影子’是光亮光亮的。”
尚泽被童童的发现吸引了过来,他拿起一个镜子也研究起来:“孙老师的裤子上有镜子的影子,哈哈。”原来尚泽用镜子把光反射到了我的黑色裤子上。恒锐也加入进来,他将镜面对准阳光,镜子反射的光照亮了他的脸。小腾说:“你的脸被照亮了,哈哈哈。”恒锐马上用手把镜子捂住,这时打在恒锐脸上的光消失了。恒锐说:“把镜子捂住,镜子就反射不到光了。”相比告知他们光的反射原理,我们更愿意让他们对光的反射现象有充分、真实的感受和直接体验的机会。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一些看似复杂、
深奥的光学原理和现象也成了他们可发现、可研究的问题。
嘿!嘿朋友—嘿!艺术
下午户外活动时,乌云遮住了太阳,影子没了踪影。萱萱和阳阳建议说:“太阳不出来的时候我们的影子也不见了,下次有太阳的时候不如我们把影子画下来吧。”我说:“这倒是一个很新奇的想法,等太阳出来的时候你们可以试一试。”乌云慢慢消散,太阳终于出来了,孩子们四处跑开尝试用自己的办法把影子画下来。有的拿了太子对照着自己的影子仔细地绘画,有的一起合作用粉笔沿着影子的轮廓进行了描绘:还有的请老师站在阳光下,然后拿来了石头和木棍沿着影子的轮廓填充。最后他们都用自己的办法把影子画了下来。在户外开放的环境中,孩子总会进发出一些看似奇奇怪怪的想法,不管他们的想法有多么天马行空,老师总是愿意认真倾听、鼓励并支持他们大胆尝试。阴天限制了孩子对影子的探索,却引发了新的兴趣点一如何把影留下来,老师及时捕捉这一兴趣点引导孩子思考“保留影子的办法”并亲自动手尝试。在户外,这种联想生发正是有意义学习发生必不可少的部分。
五、神奇的放大镜
找影子变成孩子们户外活动时最感兴趣的事。第二次户外半日活动,寻找和研究各种影子仍然热度不减。
1.意外发现
泽奇在研究放大镜的影子时有了意外的发现:“太阳透过放大镜会有一个白色的光点。”他的发现吸引了其他小伙伴的关注,纷纷加入了进来。
光轩拿着放大镜饶有兴致地照照石头、照照草地、照照树枝,然后说:“我发现放大镜照在草地上、石头上、木头上、小树叶上,破掉的气球上都有一块亮亮的光点。”
殷铭朗说:“放大镜照在本子上也会有光点,但是没有太阳的时候,光点就会消失。”
思麒说:“太阳光先照到放大镜上,再照到草地上就会有光点,阳光强的时候光点就强。”
瑶瑶说:“对啊,太阳出来的时候放大镜照到的地方有光点,太阳被乌云遮住的时候光点就消失了。’
汐汐说:“斜着放放大镜的时候光点就变得很小、很亮,平着放的时候光点变成了三角形的形状,我再次斜着照的时候光点会变成圆形。放大镜是凸透镜,当太阳光透过放大镜时光线会向中间聚集,变成光点。孩子们
对这个光点充满了好奇。
2.用故大镜真的能点火吗?
老师找来一些树叶、白纸,和孩子们一起利用放大镜的聚光性做起了试验。杨润光说:“放大镜点不着火,我们都没有见过。
3.放大镜真的可以点火!
午点过后,孩子们又跟着老师来到草地上,这时阳光明媚,是再次进行实验的好机会。汐汐说:“我们要把放大镜的光都集中在同一个地方才有用。”晶晶说:“应该要将放大镜斜着放,最亮的光点照在同一个地方。”晶晶平日里也很喜欢研究科学实验,他似乎知道放大镜聚光的焦点是热量汇集的地方。孩子们蹲在草地上聚精会神地做起了实验。几分钟后白纸和树叶还是没有动静。天气炎热,阳光强烈,实验进行到3-4分钟的时候,有的孩子就开始坚持不住了,纷纷说:“天气太热了!”“用放大镜肯定是点不着火的!”“光点很刺眼,看得我的眼睛很累。”“太阳太晒了!”瑶瑶一直坚持拿着放大镜将光聚焦在纸片上,五六分钟之后,卡纸开始冒烟,他激动地说:“冒烟了!我看到冒烟了,快要点着了。”五分钟左右,卡纸开始燃烧起来,就连下面的小花也烧黑了。
小朋友们激动的跳起来原来放大镜真的可以点火!回到教室后,他们还将自己的实验过程认真记录了下来。当孩子对“用放大镜能不能把纸点着”产生好奇时,老师鼓励他们通过亲自尝试、实际操作等方式获取答案。尽管过程中天气炎热、阳光暴晒,但是最后他们还是成功地完成了实验,体验到了科学实验的好玩与有趣。从记录的图上可以看出,他们对放大镜的聚光原理有了正确的理解。
六、活动反思
幼儿注意到身体的影子和周围事物的影子时,他们的激动和好奇心现使着一系列有意思的探索行为出现。从找影子开始,探索便展开了,还不断拓展着、变换着角度。幼儿在其中充分地调用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去观寒、思考和直量行动,运用自己的智慧解释所发现和理解的现象,引导自己不断感知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他们全神贯注,自主的、自我引导式的学习,令人折服。正是通过这样的探索,幼儿和自然、和世界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而教师的关键作用,便在于倾听和支持一一倾听以发现问题;组织分享和讨论以支持探究的深入和拓展。教师和幼儿这
“默契”关系,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尝试逐渐稳定形成的。
科学深深根植于真实的、有意义的和生动的情境之中。正如故事中幼儿关于“影子”的表征和记录,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关于“光和影”关系的概念已经牢固建立在其脑海之中。幼儿的科学学习离不开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而户外半日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为幼儿发生有意义、有深度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在户外半日活动中,学习随时随地在发生着。教师的“退”带来了孩子的“进”:他们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待在自然的怀抱;可以主导自己的活动,与可以自由选择玩伴和游戏;可以大胆去探索、去想象、去尝试新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学习回归了本能与天性。
阅读 2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