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青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习教育家,践行教育家精神”读书分享|做理解学生的智慧教师——《陶行知教育文集》读书心得

创建于07-28 阅读226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9日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首次提出、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颂他是“万师表”。今天,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想用“生活教育家”来形容陶行知先生。

        一、“学做真人”,时时有教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先生众多名言中流传最广的两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作为人民教师,首先我们要做“真人”,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榜样;我们要教育学生做“真人”,教学生独立、向上、质疑、求索。

        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做“真人”,关爱每一个孩子,特别是要关爱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要学会等待,不能期望一次教育就能成功。实际上,这些孩子也有优点,只是因为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他们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我主张用“放大镜”去寻找这些孩子的优点。这种方法不是不实事求是地夸大他们的优点,而是要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帮助他们以长补短,学做“真人”。

        我曾带的班,有一女同学身体素质不太好,再加上初中时受到过老师的伤害,从此她以一种敌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老师,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一次该生迟到了,我关心地问她是否不舒服,她用“你管不着”来回答,我压制住怒火将该同学叫到办公室,以朋友的身份从以下几方面同该生进行了长谈:“第一,你身体不太好,一定要注意,千万别气坏了身体;第二,老师相信你不会无缘无故地迟到;第三,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保持精神的愉悦。”经过了类似的几次“交往”,该同学含着眼泪主动找老师谈心。她说,“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这世上有老师真正关心着我”。借此,我又引导她用理解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每一个人。教育在她身上发生了“效力”,后来该同学不仅能乐观地看待发生的每一件事,而且能主动帮助老师解决班里的一些事情。

        “学做真人”,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

         二、“教学做合一”,处处有教育

        陶先生说:“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知行合一,行是做,即实践,做是第一;知是第二,它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弊端,把单纯传授知识、死教书的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的轨道上来,转移到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上来。

        有人说,教育学生主要是班主任的工作,作为任课老师,我只要把我的课上好了就万事大吉了。我个人觉得,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正如陶行知先生教导我们的“生活即教育”,如果在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我们忽略了时机,很可能忽略的是一次师生共同成长的机会。

        我想起了一件“生活即教育”的例子。我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张同学起立后,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很严肃地对我说:“老师,一会儿课间操时间,咱们班有六个同学要参加冬季长跑比赛,能不能让他们趴在桌上歇一会儿。”不回答课堂问题,却提出貌似“无理”的要求,怎么办?我迟疑了一下,对全班同学说:“看来张同学集体荣誉感很强啊,这样吧,咱们先认真上课,等我们探讨完这几个问题,咱们全班为这六个同学加加油,鼓鼓劲,如何?”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我的看法。张同学也满意地坐下来,那节课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离下课还有两分钟,我及时收住讲课内容,全班起立,为六位参赛同学唱班歌助威,还让周围的同学与“队员”握手鼓励为他们“加油”。下课了,同学们群情激奋,大家要拉着我一起去操场,看他们跑步。一个女同学悄悄走到我跟前,把她的羽绒服递给我,我在同学们的簇拥下来到操场。场上孩子们坚持着,场下拉拉队员扯着嗓子奋力呼喊。

        也许有的人说,耽误两分钟的课堂时间,换来学生的一时激动,值得吗?我个人觉得很值得。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有时候心结打开了,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上某门课。也许这就是“教学做合一”的体现吧。

        陶行知先生是一本书,是需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读一辈子的书。我会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教育自己和学生做一辈子的“真人”。

        读书,是与智者的对话。每一本书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他们将人生的经验、感悟和思考凝聚在文字之中。读于漪老师的作品,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自我成长的契机。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为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借鉴。云小的老师们将以于漪老师为榜样,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阅读 2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