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助河教促发展,齐研共思谱新篇

2024年河源市基于新课标的中小学教研员素质能力提升研修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充分发挥深圳市教育资源优势,深化教研机制创新,提高教研效率,以更好地胜任新课改及教研升级的要求,助推河源市教育事业发展进步,河源市中小学教研员在深圳市龙岗区进行为期12天的教研员素养提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了解当前教研工作的形式及策略;了解教研员思想政治建设策略;研究新课标课堂教学改革案例和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范式探索;掌握新课标引领下的高质量教研活动的设计及实施办法,总结交流教研经验等。

2024年河源市中小学教研员素质能力提升研修

专家引领,深化理论

Part  One

       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何功兴院长的《新时代教研员专业发展路径研究》专题讲座从“新时代、新使命;新挑战、新思路;新方式、新路径”三个方面阐述了教研员的使命担当: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何院长还结合河源教研现状与河源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开展高质量教研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他谈到近年来河源市的教研力量在不断加强,发展趋势不断向好。河源市在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教研队伍,探寻高效运行的教研机制,以及以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他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教研员,要不断加强调研、研究、指导、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教研员要做到“四有”:有课题(项目)、有基地、有团队、有成果。他期待全体学员能充分发挥教研员示范引领作用,当好学科“总教头”,引领学科教师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发展。

 何功兴院长《新时代教研员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Part  Two

       深圳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叶文梓院长作《“三新”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变革》专题讲座。叶院长围绕时代的转型发展、教育的转型发展、课程变革的主要内容、课程变革的主要举措等几方面,提出大胆探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叶院长认为,教研员要转变思维方式,应具备未来思维、阶段思维,明确未来社会的形态、需要的人才类型、教育的目标。新时代是转型时代,教育的转型发展任务是建设教育强国,教师应以培育综合素养宽广深厚、个性特长鲜明的创新人才为目标,激发人才发展内驱力。

       叶院长提出,推动“三新”背景下的课程教学变革,一是要求教师担当起品德教育的责任;二是要拓宽与深厚学生综合素养;三是要强化实践课程与教学;四是要重构美好课堂;五是要创新教研方式;六是创新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七是激发培养学生强大学习动力;八是引导学生持续广泛阅读。

       最后叶院长勉励教研员们要把握时代背景,把握“三新”目标,推动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变革、评价变革与学习空间变革,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我们的教育能成为孩子一生的美好记忆!

叶文梓院长《“三新”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改革》

Part  Three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钟守权主任为我们带来《新时代教研职能重构与教研方式转型》的专题讲座。他从新时代教研的价值和作用、根植学校的教研体系、教研方式的整体转型三个方面向我们详细阐述了新时代应如何进行教研职能重构与教研方式转型。

       钟主任从国内外的视角和自身的实践经验给我们指出了教研机构系统重构的五项任务,即目标重构、系统重构、制度重构、队伍重构、方式重构。他还着重给我们分析了教研队伍、教研力量、教研内容的转型具体方式与策略。钟主任的授课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广度,让大家受益匪浅,为我们今后的教研工作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指导意义。

钟守权主任《新时代教研智能重构与教研方式转型》

Part  Four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陈伟红主任的《义务教育课标解读与落地实施策略》讲座以其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义务教育新课标的修订背景、核心理念、主要变化以及落地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讲座让学员们清楚认识到:新课标落地是基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更新育人理念;要从“教”向“育”转变,从教“知识”到探索“实践活动”模块,为学生搭建新的学习场域;要教师加强学习,拥有新理念、新思维和新视野,寻找育人新路径。

       陈伟红主任第二个讲座《单元学历案的案例分析与学习》指出新课标下大单元问题,重点讲解如何设计单元学历案。

陈伟红主任《义务教育课标解读与落地实施策略》

陈伟红主任《单元学历案的案例分析与学习》

Part  Five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一教授为我们带来《新时代中小学教研员的思想政治建设策略》的专题讲座。马教授围绕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研员思想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着力点”,深入阐述了中小学教研员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他强调,教研员作为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师德风范。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才能确保教研工作的正确方向,提升教育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他提出,教研员需要持续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明确新时代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同时,要加强师德修养,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成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湛、育人能力高超的教研员。

马一教授《新时代中小学教研员的思想政治建设策略》

Part  Six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肖建芳教授带来专题讲座《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案例研究》。开课伊始,肖教授带来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复盘活动。她从复盘“元认知四卡”带领参训学员分小组复盘前几天专家的讲座知识。各小组从Aha收获/顿悟、Yi疑问/追问、Ping触类旁通/新知联系旧知、Now最小行动计划四个方面来展开自己的复盘汇报。在复盘收获环节过程中,小组成员回顾自己所学到的主要知识点和感悟。这些收获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积累,内化,也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一次肯定。在复盘疑问环节,学员们现场将疑问和不解抛出来,肖教授引领着现场成员一起思索、讨论,让大家在深入思考中找到答案。疑问是推动我们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解决它们将帮助你更全面地掌握知识。 在复盘触类旁通环节,学员们分享了自己教研中的故事,精彩不断。在这些触类旁通的故事分享中也既帮助大家深入地理解了新知识又借鉴了一些好的经验。         

       肖教授第二个讲座《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范式探索研究》从问题+、输出驱动、五育融合跨学科、成果导向型四大方面展开分享。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范式首先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及明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地位,其次,理解范式是基于一种理论体系、理论框架,在该体系框架之内的该范式的理论、法则、定律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肖教授认为“问题+”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清楚如何提问,更要掌握提问的技能,变“教知识”为“启思维”,变“热闹的课堂”为“思维的课堂”。什么是五育融合跨学科?怎么做?为什么?肖教授一一为参训教师进行详细阐述,注重五育融合跨学科旨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育人。成果导向型要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个性化教学,为每一位学生都能提供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肖建芳教授《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案例研究》

肖建芳教授《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范式探索研究》

Part  Seven

       石军博士结合自身的经验以及大量的课题论文实例,为学员们带来题为《中小学教研员教育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的专题讲座。在论文写作方面,石博士完整地介绍了论文构成七要素以及论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同时他还重点强调了选题要新颖、内容要有意义、框架要对仗工整且有学术性。他说:“写作是教研员最有效的成长方式之一,因为通过写,反思与实践研究,方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快。”在课题研究方面,石博士从选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到课题框架、研究意义、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等步骤进行了详细和规范的指导,并给予学员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参考案例,让大家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课题研究的框架与撰写。最后,他殷切劝勉全体学员:“教研工作者要专注自己的研究领域、深耕细作、持之以恒,做理论与实践的融通者!”

       石博士带来第二个讲座《从教走向学:新课标引领下的新结构教学评设计》。他认为新课标引领下的有效教学策略与艺术关键要在“读懂新课标、研究新课标、落实新课标、活用新课标、创新新课标”五个方面下功夫。他侧重介绍了有效教学的八个基本组成要素,分别包括“情境、个性、动力、选择、建构、应用、计划和评价”。

石军博士《中小学教研员教育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石军博士《从教走向学:新课标引领下的新结构教学评设计》

Part  Eight

       韶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廖圣河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例研究》专题讲座。

       一、秉要执本讲课例研究

       讲座中,廖教授告诉我们教师要树立“为核心素养而教”的理念,实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接下来,他从“课例研究的意蕴、课例研究的流程、课例研究的组织和保障、课例及其研究的评估”等方面,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课例研究在课题实施中的应用策略,为老师们梳理了课例研究中各个环节的难点和困惑。课例研究就如同教学道路上的指明灯,为教师们照亮前行的方向。它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教育教学精益求精的追求。

       二、思想建设助教师成长

       廖教授还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特别强调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并指出“搞研究要敢于凑热闹”,即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抓手。只有将课例研究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才有助于促进个人专业发展。教师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课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在反思与改进中不断进步。

廖圣河教授《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例研究》

外出实践,拓宽视野

合作研讨,汇报成果

研讨花絮

      课题研究的写作框架包含以下内容:1.研究选题2.研究背景3.立论依据4.研究综述5.研究目标6.研究思路7.研究方法8.研究创新点9.研究过程与步骤10.研究的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实操演练

指向学生国际理解教育培养的初中英语项目式阅读教学研究

      跨学科项目学习流程包含以下内容:1.驱动性问题2.项目开展3.拟定目标4.学科活动开展5.作品形成6.学习评价体系

客家情—客家黄酒我酿造

跨学科项目式设计

课堂笔记,加深理解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会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教育之花会愈发灿烂!

撰稿:小组成员

编辑:徐春红

一审:

二审:

三审: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