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2024年7月13—21日,结合课题调查,从重庆万州出发,经乐山、峨眉山、眉山、峨边、汉源、石棉、冕宁、西昌、泸定、雅安,返回万州,历时9天,完成了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每到一地,都被伟大祖国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光辉灿烂的红色文化所感动。本人认为,除调研外,还应“带点东西回去”,一是出于自己爱好,二是分享给有兴趣的朋友,或许,在这个赤日炎炎的季节带给一丝清凉和增添一份美好。由此,写下《川西记事》组诗。在此,也感谢恩师、著名诗人、重庆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黄濂清老师,我的老领导、著名新闻记者、报告文学家钱犁先生的鼓励!
川西记事(组诗)
章权
一、乐山大佛
七十一米身高
与凌云山齐平
面对岷江、青衣江、大渡河
拥抱后的
不可一世、行凶作恶
他神情肃穆、泰然自若
突然一声喝令:“你敢祸害百姓!”
以宝塔镇河妖的气势
镇住了水鬼
二、苏稽古镇
峨眉河上
一座一千四百年的老桥
牵起了苏稽古镇的南北
青光油鉴的石板路
土坯、椽木砌成的墙和
那些看似陈腐破旧的飞檐凌阁
无言地讲述着
这里的很多“养在深闺人未识”
屋檐下、楼阁里、廊桥上
米花糖香味飘逸
跷脚牛肉仙气缭绕
豆腐脑灵波荡漾
甜皮鸭醉意弥漫
古镇里人来人往
街道上摩肩接踵
年轻人说:“古镇很老”
老年人说:“古镇很年轻”
三、眉山纱縠行
一条小巷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慕名而来
他们找呀,找呀,找!
找到了千年的记忆
程夫人卖嫁妆换来的纺车和织布机
“吱嘎,吱嘎”欢唱不停
那是“夜来幽梦忽还乡”的快意
那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
那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险”......
勉夫教子的佳话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传奇
从小巷传出
飘洋过海
四、西昌朋友
夏夜的西昌
清凉如春
与西昌朋友喝酒
不分东西南北坐位
那些与皱纹一起生长的故事
让沐浴着爱情光芒的安宁河
灵动起来了
西昌朋友的热情
比烧烤盆的火焰还高
香猪肉、上好的牛肉、荞麦饼
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美食
巴不得让客人一夜间全部品尝
热情高涨中
大凉山清泉酿成的美酒
一杯又一杯
跨越世纪的美好
就像,想你的风
吹来了
西昌,你好!
我还要来的
因为这里
有你们
五、安顺场
同样是这条大河
同样是在五月
有人在这里留下了悲剧
有人在这里创造了奇迹
演悲剧的人
一代枭雄石达开
掩没在黄尘古道
写奇迹人
熊尚林、罗会明、刘长发……
十七位红军战士
闪烁在历史的天空
六、泸定桥
十三根铁链和稀疏木板
搭起的桥
悬在大渡河上
桥下激流汹涌、涛声澎拜
以一泻千里之势
永无休止地
奔腾咆哮
飘摇不定的桥面
很多人每一步
都在胆战心惊中挪动
一片惊惧声中
1935年5月29日
22位勇士的壮举
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心中只有一个念想
向前、向前,再向前!
@重庆三峡学院申载春教授认为:这组诗有情、有理、有趣,形象生动,情感真挚。一句“你敢祸害百姓!”写出了乐山大佛的神威。年轻人说:“古镇很老”
老年人说:“古镇很年轻”,写出了苏稽古镇的意蕴。“夜来幽梦忽还乡”等三句古诗,写出了眉山的底气。《西昌朋友》的闲情与《安顺场》《泸定桥》的豪情交相辉映,真情感人。
@《川西记事》组诗,显示出两个方面的诗意特质:一是凸显出作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敏锐,让事物自身言说;二是彰显出汉语本身的诗性特征。我曾经说过,一个汉字就是一座城堡,一座宫殿,其自身就拥有诗性的建构力。作者在这组记事作品中,放纵汉语自身的诗性魅力。或者可以说,这组诗是汉语的旅行记,作者是汉语旅行中的诗意发现者和捡拾者。
(作者系诗人、艺术批评家、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正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