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qi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只“薯”于我的快乐—中五班班本课程延续

创建于2022-06-29 阅读1

         通过上学期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走进了种植园,走进了番薯地,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对比,了解到了要用金属的铲子更好着力挖番薯;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个性品质。在看到孩子们的表情时,可以感受到挖番薯这一劳动给他们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孩子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

教师反思:

         虽然收获番薯有限,但在活动中,教师给足孩子讨论、思考、施展的空间去支持他们全程参与,幼儿期是劳动教育的关键期,因劳动而获得的那份生活经验、感受、激情和快乐,我想是从别的活动中感受不到的,这正是我们顺应孩子的兴趣与意愿,也是开展班本课程的初衷。

话题讨论

         孩子们看着挖出来的番薯,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教师思考:

         番薯的种类有很多,我该用什么方法支持孩子们去认识、学习呢?对于孩子们来说,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番薯探索的兴趣,使孩子直接感知、亲身体验、自主的学习,大于说教来得深刻,培养孩子们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更有意义。于是,我决定让孩子采用多种感官参与的方法去认识番薯。

识番薯

         放到水里, 用手搓一搓,洗掉番薯上的泥土,就能看到番薯皮的颜色了。

  用手摸一摸,摸起来硬硬的,还能感受它的大小及光滑的皮。

  用眼睛看一看,去观察它的颜色及形态各异的番薯。

用鼻子闻一闻,味道香香的。

引发讨论:

幼儿收获:

         在挖出番薯后,亲自去洗干净并摸一摸番薯的外皮、闻闻番薯的味道……通过多种感官参与的方法,知道了番薯的外皮摸起来有光滑的、粗糙的,外皮颜色有紫色的、黄色的等等……。切开后发现番薯里面也有不同的颜色,发展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思考:

         番薯是特别美味的杂粮食物!可以蒸熟了吃,还能和水果一样生吃,这是在孩子们的认知里是头一回。即使是平凡的食物,只要是自己劳动所得,那就是美味佳肴。番薯可是孩子辛苦挖来的果实,怎么能不尝尝呢?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番薯有不一样的做法。于是,我发放了亲子调查问卷,请孩子的爸爸妈妈带领孩子一起去展开番薯美食的调查。


番薯大调查:

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做个调查吧!

幼儿收获:  

        通过亲子小调查,增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情感;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和表征能力。在班级分享调查环节,孩子大胆表述着自己的记录。番薯可以蒸熟做番薯米果;番薯可以做番薯粉;同时通过自己的聆听与学习,去发现、去总结番薯的种类、美食,养成尊重他人、安静聆听的良好习惯。

教师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主动去调查与学习的良好品质,又增进了家园之间的合作;给孩子一个培养大胆自信的表述平台,他们会自己去发现、梳理,番薯的种类,番薯可以加工制作成美食,有些他们听都没听过。因此,激发了孩子们对番薯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我也将跟随孩子的欲望一起往前行。

尝薯味

1、品尝番薯

        生吃番薯,吃起来脆脆的、甜甜的,真好吃~

         剥开蒸熟的番薯,皮就像一层薄薄的纸,闻起来有一股清香,尝一尝,香香甜甜、软软糯糯享受一场舌尖上的美味~

引发讨论:

记录表单投票决定:

教师思考:

         孩子们都愿意去体验晒番薯干,说明孩子之前与家长做调查表是非常认真参与的,采取记录表单投票的形式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跟随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我们开始在幼儿园做番薯干啦。

2、制作番薯干

引发讨论:

实践操作:

番薯干晒好了,我们一起来尝尝吧!

幼儿收获: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知道切薄片更容易晒干;发现、了解番薯干长霉这一物理现象,感知长霉的原因是没晒足阳光;晒太久了容易硬不好咬,他们对晒番薯干这件事进行比较观察和连续性观察。下次晒要看看时间多长比较合适,这些生活经验都在本过程中得到了积累。

教师思考:

         生活中有许多的现象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未解之谜,我们应创造机会促使他们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初步尝试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孩子其他领域的学习奠定基础。


话题讨论:

教师思考:

        了解事物的本质是需要孩子们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的,我们要做的是支持他们想法、与发现,并与他们共同学习。《指南》科学探究建议中提到,应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的活动,制作番薯粉的过程正符合这一教育建议,更符合孩子继续探究愿望。接下来我们和孩子们一边尝试制做番薯淀粉,一边探究番薯粉的奥秘。

制薯粉

1、制作番薯粉

记录表征制作过程:

番薯粉制作过程:

我们的体验与发现:

换个电动榨番薯汁就是快!

引发讨论:

幼儿收获:

         他们亲自参与每一个环节并积极思考,善于观察。了解到榨汁机电动的榨汁更轻松,手动的更缓慢;了解到番薯汁氧化后会变色,和苹果切开后没有及时吃一样的原理,感受了番薯粉湿湿、滑滑的,用力一抓会成一团,松开又会流动的特性。

教师思考:

         在番薯榨汁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由浅入深去思考个人力量、工具及外界的影响因素。在榨汁后我并未立即把过滤的步骤直接告诉孩子们,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发现。我的“退位”,实则是给孩子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机会。 

   番薯粉的提取过程对于成人并不复杂,对于孩子:是体验、是游戏、也是学习的发生,操作中感知物体,亲历间比较、提取、过滤、沉淀的科学探究,萌发孩子喜欢参与活动的兴趣。


话题讨论:

2、番薯粉调查

         根据孩子们填表意愿,我找到了他们最想尝试制作三种美食的视频,播放给孩子们看,最后通过举手投票的方法,为选择人数最多的番薯芋圆,来准备制作的材料。听说老师宣布他们要自己动手做美食,全场都兴奋了起来。

3、番薯粉制作美食

吃芋圆咯~芋圆真好吃,甜甜的、软软的!

引发讨论:

幼儿收获:

        通过投票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她们充分的尊重。在制作芋圆中学习了制作的方法,体验了制作美食成功与乐趣。即使制作番薯芋圆失败了也没关系,让孩子找到放番薯粉多与少,是直接影响做番薯芋圆成形的原因,这种探究精神更为重要,只要找对方法依然可以重新开始。

教师思考:

         我们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让孩子在经验总结和不断探索中成长,这样的过程是弥足珍贵的。从制作到品尝,有成功、有失败,在感受中、实践中获得成长。整个过程老师始终坚持以孩子实际操作为准,既不干预孩子操作,又能适时给予探究助力。孩子们经历猜想、验证、体验了失败,总结了经验,在实践中学会了成长。

教师总结:     

         教师作为孩子课程的引导者、支持者,我要紧紧抓住每一次契机,围绕孩子的兴趣点,为孩子的课程延续做好十足的准备。

          一次种植园的谈话,看似只是平凡的偶发事件,没想到正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探究兴趣。我们的班本课程《只“薯”与我的快乐》,从秋天开始,经历了冬天和春天,推动了从小班到中班如此深入久远的探究行动!追随着这份兴趣,孩子主动自发地经历猜测—劳动—触摸—品尝,观察—探索——实践——体验——反思——总结的一系列探究路径,深度学习也因此自然发生。

阅读 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