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颁布《黑龙江省幼小科学衔接规范管理与综合整治指导意见》、《《黑龙江省家园共育工作指导意见》等要求,我园秉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办园思想,为助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和“双减”工作有效落实,全面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大力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组织教师定期学习文件内容、指导思想及先进经验,并组织教研,将“去小学化”工作、幼小衔接内容结合家园共育、安吉游戏等教育理念,更新保育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带动园本整体教育理念迈上新台阶。现就学习教研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一、组织开展教师理论培训
我园围绕《黑龙江省幼小科学衔接规范管理与综合整治指导意见》、《《黑龙江省家园共育工作指导意见》、安吉游戏理念等内容共组织教师开展3次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围绕:
(一)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纠正和治理幼儿园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按规定创设多种活动区域以及不能提供充足 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和图书的行为;严禁以机械背诵、记忆、抄 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不得提前教授汉语拼 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布置幼儿完成小学 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等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和认知特点的“小学化”倾向行为。
(二)严格规范小学招生和教学行为。严禁小学起始学年不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 教学方法单一,唯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等不规范行为;严禁招生入 学中面向适龄儿童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纠正以适龄儿 童参加有关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等行为。
(三)强化校外培训行为规范。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以学前班、 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开展学科类培训等行为; 严禁对 3-6 岁儿童以课堂集中授课为主要形式组织安排教育活动,不得开展以知识技能为主的强化训练;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以加盟连锁、受托经营、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幼儿园,超审批项目范围开设培训内容;严禁发布虚假广告宣传及合同违法行为;严禁幼儿园、中小学在职教师组织、参与或挂名参与学科类培训。
(四)建立家园共育长效机制 融入家园工作实践,将家园共育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探索幼儿园、家庭、社会合作的形式和途径,建立平等互信、开放共享的工作机制。积极宣传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发展愿景,引导家庭和社会理解认同幼儿园工作,积极参与并支持幼儿园工作,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通过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等不同渠道,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交流,充实家长教育资源,丰富家长教育活动,提高家园社共育水平。
(五)完善家园共育活动内容 建立畅通的家长沟通渠道,及时与家长进行双向互动,促进幼儿园和家庭互相理解、形成合力,提升育人实效。在家园共育工作中,要坚持幼儿发展主体立场,坚守教育理念的正确导向,在安吉游戏推广、幼小科学衔接等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家长参与、体验幼儿园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家长认识游戏的独特价值,了解游戏中的学习与儿童后期学习之间的关系,认识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的危害,了解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科学性;在新生入园等重点环节中落实主体责任,多形式、多专题有针对性做好幼儿入园前家长培训工作,宣传、解读《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让家长系统了解幼儿发展相关知识,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引领家长树立科 学育儿观,发挥家园共育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利用访谈、座谈、电话、网络和信箱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了解家长的困惑问题和意见建议,回应家长的需求。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课堂、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 家长体验日、亲子活动等方式,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办园理念、管理制度、保教工作、发展规划等,全面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学习、健康等情况,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六)构建家园共育服务体系
1.健全家长委员会。幼儿园按照一定民主程序,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组织家长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出能体现全体家长意愿的幼儿家长代表组成家长委员会,从实际出发,确定家长委员会的规模、 成员分工,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幼儿园日常管理,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家长委员会要在幼儿园指导下履行参与幼儿园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幼儿园与家长的职责,发挥在家园共育工作中的桥梁作用。家长委员会每学期至少举行 1 次会议,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民主议事、民主监督以及对幼儿园实施科学保教的促进作 用。
2.关注特殊家庭指导服务工作。摸清特殊家庭、特殊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建立特殊家庭、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台账,及时掌握儿童的家庭监护情况、成长发展状况等,并逐步建立登记报告制度。根据不同家庭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提供指导服务。
3.加强家园共育队伍建设。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家园共育教育理念,创新开展家园共育活动,不断优化家园共育方式。将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强化园本教研与培训,指导教师掌握家园共育的知识与方法,了解家庭教育指导的规律,不断提高教师家园沟通、协同、指导能力。
4.强化家园共育科学研究。幼儿园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家园共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进行家园共育课题立项,开展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集中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促进教师家园共育,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全面推动家园共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5.搭建家园共育资源平台。加强家园共育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搭建家长读书会、家长论坛、家长沙龙、家长经验分享会等资源服务平台,引导广大家长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拓展线上、线下沟通渠道,面向社会和家庭宣传推广家园共育活动、工作经 验、优秀成果、家教指导案例等资源,密切与家庭的联系,增强 服务功能,共同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十)安吉游戏理念及落实 安吉游戏作为一种本土化的游戏模式继承了中国传统游戏的优秀基因,借鉴了世界积极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以下特点:
1.利用场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园制宜,利用在地文化资源开展游戏。环境是除了父母和幼儿教师以外的第三任教师,在国家统一标准基础上的游戏,可以利用幼儿园地理环境的在地性,充分发挥幼儿教师的教育智慧。安吉游戏是一种不排斥“在地性”的游戏模式。将当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游戏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在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可以促进地区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创造性转化,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2.教师角色的“去高控化”。安吉游戏反对幼儿教师的过度干预和僭越,以幼儿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管理和集体教学为便。教师也并不完全置身事外,而是在游戏中渗透行为观察,理解、支持、帮助幼儿。看似是一种弱干预,实际上是教师充分观察儿童、信任儿童、研究儿童、理解儿童和支持儿童。
3.放手让幼儿共同参与、反思和复盘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开展以幼儿为中心的,启发幼儿探索实践的生成性课程。在幼儿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注意授课形式“去小学化”,环境创设“去主观化”,游戏规则“去干预化”,放手让幼儿参与到评价游戏、复盘规则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来,对保护安吉游戏理念和幼儿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价值。开放的幼儿游戏教育环境。
4.开放的幼儿游戏环境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环境生态,包括中观的家庭、幼儿园层面,也包含具体班级的游戏环境,甚至每一次游戏活动。从一次具体的游戏过程来说,游戏是开放的,不仅包含材料的丰富投放,也包含师幼互动、幼儿交往、教师之间的敞开,营造安全、温馨、和谐的互动关系。
5.安吉游戏的落实类型包括:充分利用闲置空间;依据幼儿基本动作发展需要设置户外环境;固有设施转化为游戏区,如:矮墙可以用于加固、区隔、涂鸦,也可以用来让儿童走迷宫、玩皮球;方便面桶可以用于搭建建筑模型,加固后可以让儿童跳跃、涂鸦、角色游戏;农村资源和废日物品转化为可移动的游戏器械;开发和累积了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多功能游戏材料:如竹筒、梯子、箱子、石头、树墩木条、轮胎(废旧内外胎)等等。用这些材料,幼儿可以搭建、涂鸦或角色游戏,甚至可以制造出攀爬、平衡、建构所需要的一切。这些在结构上不成熟的就地取材的东西,却恰恰能够启发幼儿想出大量有创造力的游戏来。
二、组织教师去小学化工作开展
(一)幼儿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又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二)加强家园互动,从幼儿园和家庭两个主体环境出发,加强家园沟通,提升家长对于去小学化的重视。
我园举办了中秋国庆双节家长会,家园共育,家长和幼儿动手制作食品,以幼儿为主,家长为辅,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培育家长对于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视。
我园举办“我和爸爸妈妈共养一盆花”的活动,让家长辅助幼儿开展植物种植,培养幼儿对自我的物品的责任感,学习照顾事物的方式方法。
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
三、安吉游戏引领幼儿创造性水平发展
我园教师结合安吉游戏理念学习,着手为幼儿准备符合安吉游戏要求的多种游戏教程,使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充分发展创造性水平。
(一)爆米花游戏
充分利用爆米花桶让幼儿自行搭建简易建筑,教师观察全程,发现幼儿动手特点并在随后的教育中予以融入。
(二)跨栏训练
提供多边形及圆形工具,幼儿自行动手搭建出跨栏用具并开展跨栏运动,根据幼儿自行搭建的不同高度栏杆,逐渐提高跨栏难度,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运动能力和敢于挑战的心态。
(三)开放式安吉游戏,充分利用身边道具
接下来,三鼎红幼儿园将继续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部门指引,加强学习,完成好幼儿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和“去小学化”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