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气:别让担心和爱转化为“气”

艾米亲子园
创建于07-27
阅读 3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每个妈妈在怀孕之初,都希望未来的宝宝聪明健康,也都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温柔、出色的辣妈。但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有自己的脾气性格,孩子不再是那个曾经听话可爱的宝宝,妈妈也渐渐失去了耐心,成为孩子心中的“河东狮”。 

       爱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别让训斥、指责掩盖了你对孩子的爱。

1.自己首先要有平稳的情绪

       大人的世界充满了烦恼的事,遇到不开心、不顺心或者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难免会情绪失控。妈妈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会让孩子感觉莫名其妙,心中充满委屈,也会让孩子感到畏惧,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压抑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可能会和妈妈一样,易怒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之为“仿同”心理,孩子会把妈妈的欲望、个性特点不自觉地吸纳为己有,并表现出来。这极其不利于孩子后天健康性格的形成。

       孩子“搞破坏”这种事多不胜数,很多妈妈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怒不可遏,愤怒地教训孩子一顿。但换个角度想想,这些“事故”,也许是一个可以让他变得更好的机会。

       教育孩子不能以暴制暴。当妈妈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教育孩子时,又怎么能指望孩子会相信从一个脾气不好的人的嘴里说出的“要做个不乱发脾气的人”之类的话呢?

       想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首先自己要成为一名情绪平和的妈妈。妈妈是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角色,她既可以使家庭成为一个温暖的、让人乐于回归的所在,也可以使家庭成为一个充满压力和焦虑的地方。只有妈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和丈夫、孩子住的那间屋子才能成为真正的家,一个舒适、温暖、让人心生向往的地方。

2.孩子愤怒的时候,妈妈要理智

       不管是看到别人发火还是自己感觉气愤,愤怒总是令人感到不舒服,而看到自己的孩子生气更加令妈妈们难以忍受。为了缓解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妈妈通常会要求孩子“别哭”或者说“没什么好哭的”之类的话。正是在这些时候,孩子心中种下了不良的宣泄愤怒的种子。 

      妈妈让孩子压制愤怒情绪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在长大后因为这些被压抑的情绪而爆发。害怕自己愤怒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倾听愤怒所要传递的信息。所以,与其告诉孩子愤怒是不对的,“幸福的家庭”从不会发火,或者怒火最终将导致暴力与恐惧,不如教育孩子愤怒没有错。愤怒是自然的,是普通的,我们要以健康的方式体验它、表现它。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身的需要,他们也需要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所以,妈妈要先学会接纳孩子的愤怒,容忍孩子发脾气的行为,让孩子的不满得到更多的宣泄,这和毫无原则地溺爱完全是两码事。 

       妈妈要避免用愤怒去响应孩子的愤怒,因为那会使孩子的情绪发酵扩大。最好的做法是以平静、温和的声音响应孩子,如此,你才能引导孩子的行动,同时,你也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示范了你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行为。

3.不抱怨,养成阳光性格的小天使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一个充满抱怨的社会。    

       当孩子没有做好某件事或没有按自己的意愿去做时,一些家长便会唠叨个不停,抱怨个没完。很多家庭里都有一个爱抱怨的妈妈,可无数事实表明,抱怨只能带来负面效应。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个时候,做母亲的不能抱怨,更不能袖手旁观,而应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看到方向,看到希望。

       妈妈要想做好子女的灯塔,首先要懂得给予自己希望。希望不是回忆过去,而是憧憬未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抱怨的人,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妈妈们的责任就是让孩子拥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

       比如,孩子偶然在一次考试中失败,这个时候,妈妈要理解孩子的感受,把他从失落中拯救出来。你也可以让孩子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你温暖的言语让孩子懂得,失败有时并不是坏事,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查漏补缺,好好总结失败的教训,这样就为以后的考试增加了获胜的几率。

       无休止的埋怨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伤害。当抱怨成为一种习惯,孩子身上负面的东西会被放得越来越大,甚至孩子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可以让抱怨的妈妈浮想联翩,进而感慨孩子是多么的不成器。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百分百正确的事情。当家长不再用这样的“完美”来要求孩子的时候,也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不足,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和自己身上的缺点、不足,从而学会乐观地对待生活。 

       当孩子不小心做错某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妈妈小时候也有犯错的时候,但妈妈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之后就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孩子是在不断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的,下次的错误会成为他的一个新起点,慢慢地,他就会破茧成蝶。 

4.从容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行为

       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自觉性和创造力萌发的幼芽,只要不太出格,父母就不要对孩子限制太多。什么都看大人的眼色行事,唯唯诺诺,这样长大的孩子将来往往不会有什么出息。

       父母只是看到了孩子因“调皮捣蛋”所带来的麻烦,却没有认识到相对尊重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对孩子适度放教会带来的好处:它能激发孩子的自觉行为及创造力。孩子在“调皮捣蛋”的时候,每个精神元素都会被调动起来,而且,在孩子不守规矩的行为中,往往隐藏着许多创新元素。

        对于孩子的调皮行为给予相对尊重理解放教的基础上,应该正向引导。 

       “调皮捣蛋”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因“调皮捣蛋”在外惹了大麻烦时,妈妈一定要冷静,不能因此对孩子进行全盘否定。孩子的调皮行为伴随着整个成长过程,小的时候会多一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慢慢少下来。不要期望正向引导一次就能去掉。

5.利用孩子的叛逆心理,激发他的进取心

       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时候,在各个方面都希望独立,喜欢尝试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因为妈妈管得过于严格而不敢和妈妈抗衡,但他们会把这种渴望一直放在心里,等到自己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再与妈妈对抗。 

       妈妈们应当适时地放松对孩子的管教,这样才能让孩子慢慢地消化他们的“叛逆”心理。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很好奇,喜欢尝试新东西,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例如,有的孩子把闹钟拆开,不停地问为什么。这个时候,家长不妨细细为孩子讲解一些简单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能增强孩子的求知欲,还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这里说的顺着孩子的意愿,并不是指事事都纵容孩子,也不是对孩子叛逆的行为不予理睬,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发现做某件事的坏处,从而让他们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任性行为。对叛逆的孩子,家长要禁忌唠叨和无休止的指责。

6.生气的时候千万不要迁怒孩子

       很多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习惯拿孩子出气,不过很快就会后悔。有的妈妈打过孩子以后,又觉得心痛后悔,于是立即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孩子就会习以为常,并渐渐变得和妈妈一样“喜怒无常”。

       每个人都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精神垃圾,随时产生要随时把它排泄掉,不能让它久驻人心。有些宣泄的方式可能会对他人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迁怒于他人,尤其是对未成年的孩子,很有可能带来影响一生的心理伤害。

       有太多的案例,家庭不合,父母总是把情绪迁怒于孩子,最后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或走上不归路。悲痛的结局是没有后悔药吃的。事实告诫我们孩子是无辜的。 

       人的情绪空间是有一定量的,负面情绪侵入,正面的情绪自然就会被等量剔除;删除了负面情绪,正面情绪又会得以很好的恢复,而且精神会更加饱满,以这样的心态面对你的孩子,孩子收获的就不再是伤害,而是快乐。给孩子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吧!

7.教孩子理智面对负面情绪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产生负面情绪,他们也会郁郁寡欢、怒不可遏、无理取闹,这很正常。 

       如果妈妈希望孩子获取生活的快乐,就要从小教他学会应对负面情绪的影响。

       负面情绪只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妈妈们不需要把它想得多么严重。但妈妈们常常会说:“别这样,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其实,这样说等于否认了孩子的不良情绪,非但不会使孩子的负面情绪消失,还会助长孩子的压抑和否认,对孩子产生伤害。

       尊重和疏导孩子的情绪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无原则地满足和忍让。在恰当的事情上和时机下,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地调整情绪,特别是当他一直沉浸在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时,更需要父母的激励。 

       作为家长,应该清晰认识到合理释放、转化负面情绪的重要性,只有把有利的方面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把弊端尽力压下去。 

       如何释放负面情绪?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有几种简单的发泄方式。比如哭泣,这是缓解不良情绪的好方法,不仅可以释放压力,也可以增强免疫力;再如大喊大叫、运动等,只要把孩子的身体调动起来,内心的苦闷也会随着肢体的一举一动逐渐被发泄出来。

00:35

8.有宽容心的孩子,人生之路更开阔

       由于孩子长大后面对的世界是多元化的,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父母应尽力帮助他们改变偏见,塑造具有宽容性的性格,而最好的时间是在孩子的幼年时期。 

       富有宽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受人拥护,而缺乏宽容心的人则性情怪诞,易走极端,不易与人亲近,因而人际关系往往不好。因此,教孩子学会宽容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今天能和伙伴们处理好关系,更是为了给孩子将来的人生奠定基础。

       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父母。要培养善良、宽容的孩子,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表率,同时抓住教育契机善加引导,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应对各种环境的能力,让他们拥有快乐的人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学相交,和朋友相处,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可以求同存异,只要同学和朋友的缺点不是品质方面的,不是反社会的,家长就应该鼓励和支持孩子与之正常交往。对于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我们没有必要事事计较,事事都讲究公平合理。多原谅别人一次,多给别人一点宽容和理解,也是为自己多创造一份好心境,使自己在个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 

       当然,宽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这一点必须向孩子讲清楚。必须让孩子知道,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退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坏人和得寸进尺的人是没有必要宽容的。

阅读 3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