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压力 把握成功——2106班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讲座

冰海文佳
创建于07-27
阅读 36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优化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阶段教育不容忽视的责任。

        在学校的指导下,杜老师以《正面压力 把握成功》为主题开展了家庭教育讲座,引导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掌握科学的心理知识。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1.狭隘: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2.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3.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失败感。

5.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6.叛逆: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杜老师围绕亲子沟通的主题,通过幽默生动的语言、典型案例和良好的现场互动,剖析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常见问题。同时,他还为家长们传授了实用的沟通技巧和心理疏导方法,让家长们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正确表达关爱与期望。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

1.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2.与外界环境持续输出

3.保持个性完整和谐

4.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5.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6.有限制地发挥自己才能和兴趣爱好

7.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

8.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9.充分的安全感

压力来源——外在因素

1.考前焦虑症

来自考试的压力。

2.来自学业的压力

学习负担加重,表现为科目增加,难度加深,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

3.来自同学的竞争力

害怕别的同学超过自己,不能正常思维,长期紧张,焦虑过度,思想不能集中。

4.来自家庭的压力

父母的辛勤付出、父母的殷切期待,也让孩子无形之中倍感压力,怕自己成绩考差对不住父母,对不住全家人。

压力来源——内在因素

1.个人追求成就目标要求过高。

2.自我概念差,很多同学因为这样在学业上自暴自弃,说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学不学都是无所谓的,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别的事物,如上网、谈恋爱等,甚至误入歧途对社会造成危害。

释放压力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压力会使人变懒散、会堕落的。其实,压力无处不在。所以不能消除,只能勇于面对。

        很简单的一个事实是:人都生活在大气中,一呼一吸就是压力在发生作用,你说这种压力能消除吗?

        所以,人活着就会感受到压力。没有人对压力是可以免疫”的,不管你喜欢与否,压力每天都会陪伴生活、陪伴你我。

        既然不能消除它,又该如何面对它呢?

作为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3.对他人的期望不要很高,避免失望感

4.不盲目地处处与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6.加强意志锻炼体质的乐观的“正性情绪”

7.不为自己寻找一切借口

8.倾尽全力做一件事

        讲座过程中,家长们认真倾听并记录所学,表示今后将重视教育方法,注重与孩子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把从这次讲座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家庭教育实践,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小学阶段是人生长发育初期,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校家合作,齐心协力,关注孩子的性格、情绪、意志、品格、兴趣爱好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们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校家共育的路很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借助彼此之力共同点亮孩子的心灯,照亮他们未来的漫漫长路!

阅读 36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