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儿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宣讲进社区活动

创建于2024-07-27 阅读441

  7月26日,我校心理辅导站的老师们联合教体局、县政协委员、县城区街道办西城社区等走进县金三角公园广场开展“家校携手共育 护航学生成长”家庭教育宣讲活动。

  家庭教育宣讲围绕“家庭教育”主题,通过典型案例、故事分享、情景互动、现场交流等形式,为广大家长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同时,向群众、学生发放家庭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明白纸。

      对孩子心理疏导的十个方法

      1、建立有效的沟通
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非常重要。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向他们传达支持和理解的态度,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建议和指导。
       2、倾听和鼓励表达感受
给孩子安全的空间,让他们表达他们的感受和困扰。倾听他们的问题,并确保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被认真对待。鼓励他们分享,以便你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3、允许孩子自然地表达各种情绪
孩子的情绪、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是不加掩饰的。他们敢爱敢恨,敢说敢笑。这是孩子心理的一个优势,能让孩子及时发泄各种情绪能量。他们自然流露这些情绪并不可耻。只要不打扰别人的正常学习生活,不伤害别人,就没有对错。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这样做。
       4、提供情感安全
创造一个安全、支持和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可以随时依靠和倾诉。通过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和明确的规则,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并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感受是被接纳和尊重的。
       5、让孩子戒骄戒躁
骄傲浮躁都是一种不好的心理状态。经常自我感觉良好的孩子,总自以为是。原因是很多孩子都是被父母奉承的,这样的孩子容不得一点点批评。连对错都听不清了。所以家长要及时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骄傲和自信是两个概念,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批评和表扬。
       6、促进积极的自我形象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非常重要。鼓励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发展,并认可他们的成就。避免给予过多的负面评价,而是关注他们的优点和进步。
        7、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事情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家长可以通过媒体上一些有用的故事、电影、电视片段来分析剧情中所蕴含的道理,让孩子看到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提高自己承受困难和挫折的防备能力,培养心理平衡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8、强调积极心态
教导孩子积极思考和看待事物的方式。鼓励他们关注和培养积极的方面,学会从困境中学习和成长。强调努力、毅力和逆境中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9、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
为孩子提供稳定和有秩序的日常生活环境。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提供稳定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可靠的生活。
  10、家长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让自己先快乐,再把这种心情传染给孩子,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让孩子身心快乐的成长。孩子有些心理问题是由于家长行为不恰当或情绪不健康造成的。这时家长要教育自己,以自己的心理健康带动孩子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是一场美丽的旅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是心灵的触碰,是共同成长的过程。每一个微笑、每一次鼓励、每一份理解,都是塑造孩子未来不可或缺的力量。  

  家庭教育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它需要耐心、智慧和持续的努力。但请相信,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滴汗水都会浇灌出希望的花朵。让我们一起加油,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阅读 44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