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红色教育基地,
培养孩子的爱国热情!
探访红色教育基地,培养孩子的爱国热情。濮阳市油田第五小学五年级八班的同学们带大家探访红色教育基地。
八公桥战斗纪念馆
八公桥战斗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八公桥镇史家寨村,是在八公桥战斗指挥部旧址基础上修建的。该纪念馆是为了纪念1943年11月16日发生的奇袭八公桥战斗而建立,这场战斗是冀鲁豫边区抗战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于冀鲁豫边区的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八公桥战斗纪念馆的主要展陈内容包括战斗的历史背景、战前形势、战术策略和战后成果等历史资料,以及一些珍贵的实物展示,如杨得志使用过的铅笔、毛笔、呢子大衣、背心、手套,段君毅使用过的铅笔、毛笔,潘焱穿过的军装,马本斋用过的指挥刀以及缴获的伪二方面军参谋长甄纪印的日本战刀等。这些展品不仅记录了战争的激烈和战士们抵制敌寇的英勇,而且生动地展示了当年指战员们在这里指挥夜战挂灯的老枣树等场景,让人们仿佛穿越回那个英勇的年代。
除了展陈物品外,八公桥战斗纪念馆还通过展示历史照片、遗物和相关资料,向人们展示了八路军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八公桥战斗中所展现的英勇牺牲精神和坚定信念。这个地方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红色历史的活教材,一个警示和激励后人的地方。通过参观纪念馆,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抗日战争的艰苦和牺牲,以及那段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激励着我们在困难时期坚持信念和追求正义。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八公桥战斗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可以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其中包含了详细的介绍和珍贵的历史影像: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更加勇往直前。感红色记忆,传革命薪火。
濮阳市烈士陵园
濮阳市烈士陵园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城关镇挥公大道东段,占地43.9亩,是市级烈士纪念设施。该陵园始建于1956年,1986年进行重建扩建,2014年5月由濮阳县烈士陵园改为现名。陵园按照园林式设计,主要建筑设施包括大型浮雕、神道广场、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展馆、烈士纪念墙、烈士公墓等。烈士纪念碑高19.47米,隐喻濮阳全境1947年获得解放;大型浮雕象征着濮阳人民在解放战争中的丰功伟绩,也寓意着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人民将继续建设更加美好的新濮阳。烈士纪念馆是陵园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
濮阳市烈士陵园不仅是一个纪念设施,也是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承担着烈士资料、遗物的收集整理、事迹宣传及烈士迁葬、烈士墓的管理等工作,同时也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及社会各界祭奠、悼念等相关工作。陵园通过其建筑和展览,向公众传达对烈士的敬仰和对历史的记忆,是濮阳市乃至河南省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