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规疫苗一般指的是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是指人体必需接种的疫苗,也是国家传染病防治计划的一部分。这些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五种类型。
通过接种这些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百日咳、破伤风、白喉、脊髓灰质炎和麻疹七种疾病。这些疫苗通常在医生的操作下,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接种,需要根据孩子的月龄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这些属于免费接种疫苗中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后可以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性,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此外,这些疫苗在体内还会产生大量的抗体,能够增强体液免疫力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可以有效预防病毒和细菌入侵体内,并减少病情的发作次数
疫苗是啥?
疫苗是一种主动免疫制剂,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灭活、减毒或基因工程等方法处理而成。当今预防接种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医疗干预措施,目前可用于对抗30余种微生物的疫苗约超过70种,全球每年通过预防接种可减少儿童残疾达75万,减少约300万儿童死亡。
我国免疫规划的发展和战绩
1978年9月, 我国卫生部 (原) 正式提出了计划免疫的概念,开始了我国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IP) 的新篇章。
首先纳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就是我们俗称的“四苗防六病”。儿童预防接种需按照国家规定,遵循严格的程序接种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免疫效果。
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6]中明确指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概念。2007年,卫生部下发《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6],将免疫规划疫苗扩展为14种,可预防15种传染病,其中儿童常规接种是11种疫苗预防12种疾病,免疫规划程序进一步优化。
在14苗中,出血热疫苗只在重点地区16岁—60岁的目标人群免费接种;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只在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免费应急接种。
2014 年我国需要个人自费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有36种[7]。随着医学免疫学的发展,新的疫苗不断被研制出来,传统疫苗的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扩大免疫规划实施至今,预防接种工作对象已从儿童扩展到了全人群,以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护为目标。乙肝、麻腮风、流感、肺炎、HPV、带状疱疹、戊肝、霍乱、破伤风等越来越多的成人可接种且建议接种的疫苗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201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免疫规划制度,致力于均等地为每一名适龄儿童提供健康保障,促进健康公平可及。有效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遏制疫苗可预防疾病暴发流行,对于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通过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有效控制了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如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并一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至今;2014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已降至0.32%,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制定的阶段性防控目标;通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白喉、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有效地控制了疫苗可预防疾病的传播。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诊断识别
疫苗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一般反应主要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通常在1-2天之内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无法自行评判严重程度,应及时就医处理。
一般反应常见症状:发热、皮疹、局部红肿、全身不适、食欲缺乏、腹泻、乏力等。
异常反应主要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罕见发生,如全身性过敏反应等急性严重过敏反应等。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救治处理
一般反应的处理
➤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直径15-30mm硬结,热敷,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直径大于30mm硬结,建议前往医院处理;
➤发热:一般出现在接种疫苗后48小时内,以低中热为主,如果发热伴不适可予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皮疹:少可先予观察,皮疹较多伴瘙痒可予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抗过敏治疗;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最初数小时可予冷敷缓解;
➤食欲缺乏、腹泻:可调整饮食,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量多次进食;
➤全身不适、乏力:多休息、适当补水。
上述不良反应都是自限性的,一般数天就能自行缓解,出现这些反应也不影响疫苗后续剂次的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