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四川一女子在农业银行的一家营业网点办理定期存款,大堂经理热情接待。当引导客户至超级柜台操作时,客户发现界面上定期存款的标识显示为“购买”。这一表述让客户产生了误会,他认为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定期存款,而是某种具有风险的理财产品。客户当即向大堂经理提出质疑,认为银行存在误导行为。大堂经理试图解释,但客户情绪激动,坚信自己受到了欺骗,拒绝听取解释,并与大堂经理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在争吵过程中,客户拿出手机拍摄了视频,并将其上传至网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舆情。
处理过程及结果:
1. 银行内部应急响应
银行在第一时间监测到了这一舆情事件,立即启动了应急处理机制。相关负责人迅速召集会议,成立了专门的处理小组,包括公关部门、客户服务部门和涉事网点的管理人员。
2. 与客户沟通和解释
通过客户在银行预留的信息,银行工作人员及时与该客户取得了联系。由一位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的管理人员亲自与客户进行深入沟通。向客户详细解释了超级柜台标识的设定原因,强调虽然显示为“购买”,但其实质就是“银利多”定期存款,享受国家规定的存款保障,本金和利息安全有保障。同时,对于给客户造成的误解和困扰,表达了诚挚的歉意。
3. 发布公开声明
银行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了公开声明。声明中对事件的经过进行了客观陈述,解释了定期存款标识为“购买”的技术原因,同时承诺将对相关标识进行优化,以避免类似误解再次发生。强调银行一直以来坚守合规经营,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4. 加强舆论引导
安排专人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动态,及时回应网友的关切和质疑。对于一些恶意传播和不实言论,通过权威渠道进行澄清和辟谣。同时,积极与主流媒体合作,发布正面报道,引导舆论走向。
经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舆情逐渐得到控制和平息。客户最终删除了上传的视频,并在网络上发表了声明,对银行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同时承认自己当时过于冲动。银行的形象和声誉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有所提升。
法律分析:
1. 消费者权益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在本案例中,客户因为超级柜台定期存款标识的不清晰而产生误解,其知情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侵犯。银行有责任提供准确、清晰、易懂的产品信息,确保消费者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2. 网络传播相关法律
客户未经银行同意拍摄视频并上传网络,如果视频内容存在歪曲事实、恶意诋毁等情况,可能构成对银行名誉权的侵犯。同时,网络平台也有责任对这类可能引发不良影响的内容进行审核和管理。
3. 银行的合规经营义务
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确保业务流程和产品标识的合规性、合理性。对于可能引起误解的表述,应及时进行整改和优化,以防范潜在的法律风险。
案例启示:
1. 优化产品设计与标识
银行在推出金融产品和服务时,应充分考虑客户的认知习惯和感受,确保产品名称、标识和说明清晰、准确、无歧义。定期对各类业务界面和标识进行审查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
2. 提升员工服务能力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不仅要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和应急处理能力。使员工能够在面对客户的质疑和不满时,保持冷静、专业,有效地进行解释和安抚,避免矛盾升级。
3. 加强舆情监测与应对
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掌握潜在的舆情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舆情应对预案,在舆情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果断地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维护银行的形象和声誉。
4. 强化客户教育与沟通
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点宣传、线上推送、客户活动等,加强对客户的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提高客户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同时,建立良好的客户沟通机制,鼓励客户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与银行进行沟通,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5. 完善内部管理与监督
银行内部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对业务流程、产品设计、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总之,这起由“购买”标识引发的舆情事件给农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也为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通过积极有效的处理和深刻的反思总结,银行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提升客户满意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